当钢铁之城唐山因非遗焕发温情,当千年技艺与旅游场景碰撞出火花——刚刚在河北唐山落幕的非遗旅游融合创新交流活动,以“使命、内容、温度”为基石,打造了一场覆盖全国、影响深远的文旅盛宴。活动由中国旅游协会、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和唐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吸引非遗旅游融合案例代表、中国旅游协会“会员学习营”会员单位代表、各地文旅厅局等主管部门负责人、文旅企业代表及媒体记者共240余人现场参会,线上直播超2万人持续关注,20个“2025非遗旅游融合年度创新案例”集中亮相,尽显非遗旅游活力。

一
使命领航:
非遗旅游融合,助力文化强国、旅游强国
“非遗是活着的文化,旅游是向往的生活——二者融合,是让非遗重焕生机、让旅游突破同质化的关键路径。”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葛磊在开场中道出活动的初心使命。受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委托,中国旅游协会开展2025非遗旅游融合年度创新案例征集工作,并以“发掘案例、推广经验”为己任,自9月启动案例征集以来,共收到132个案例,涵盖景区、街区、民宿、演艺等多元业态,最终遴选的20个案例,全面展现了我国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的多元格局。
![]()
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以“树”为喻,擘画融合蓝图:深扎传统之“根”,让漳州布袋木偶、大理白族扎染等技艺筑牢文化自信;舒展创新之“脉”,用抖音流量、数字科技激活传承活力;生发融合之“枝”,像南海龙超“龙舟+体育+商业”般拓展产业边界;绽放美学之“花”,让《无界·长安》用秦腔与科技点亮民族精神;结出共享之“果”,如湖南十八洞村以苗绣带动千余人返乡就业。这份使命,不仅是推动非遗保护与旅游发展,更是为文化强国、旅游强国建设注入鲜活动能。
![]()
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

二
内容扎实:
20个年度案例,打造干货满满的文旅“学习营”
“活动最大的明星,是一线实践者的经验分享!”为让内容更具权威性与实用性,协会打破会议的一些常规动作,将全天时间留给案例精讲,20个项目带来多元实践分享:
城市焕新样本
唐山宴与河头老街一年吸引1400万人次游客,90%为外地客群,用非遗美食、盛唐演艺让钢铁之城变身“温情旅游目的地”;上海豫园灯会以《山海经》为魂,融入AR科技,年接待400万人次,文创提灯登上春晚,成为“国潮IP标杆”。
乡村振兴典范
浙江林栖三十六院用蓝印花布激活空心村,流转353间闲置房屋,年营收4500万,带动500名留守妇女年增收1万元;陕西留坝县打造非遗民宿集群,80%民宿由村民自营,让“秦岭深处的民宿”成为“非遗会客厅”。
业态创新标杆
广东南海龙超以“龙舟+醒狮”非遗为核,端午期间斩获70亿全网流量,带动消费3.45亿元,“水上F1”叠滘漂移赛吸引撒贝宁沉浸式体验;安徽宣纸小镇用《只缘身在纸山中》微演艺让“纸寿千年”技艺变可体验项目,国庆单场观演超1000人,二次消费占比达40%。
![]()
![]()
![]()
每个案例都满载干货而来:从吴桥杂技节“回归街头”吸引50万人次参与,到新疆约特干故城“非遗+研学”预计年接待17万学生;从自贡灯会112天接待208万人、门票收入2.12亿元,到吉林延边民俗园400家旅拍店带动“一日朝鲜族公主梦”体验爆火——这些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
![]()
线上直播同样热度爆棚,超2万人持续锁定观看,实时在线峰值突破1.2万人次。弹幕留言刷屏不断,“案例太硬核了,每一个都想深入学习”等感叹高频出现,不少观众一边记录要点一边互动:“干货太多记不过来,求直播回放!”“下次活动什么时候办,一定报名线下!” 线上线下热烈互动,让这场行业“学习营”的影响力突破地域与空间限制。
![]()
活动落幕至今,受到国内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案例相关内容引起广泛传播。多家媒体对案例和活动进行了深入报道,进一步提升了活动的影响力,推广了2025非遗旅游融合年度创新案例。部分媒体报道如下:
0 1
中国文化报
![]()
0 2
人民日报海外版
![]()
0 3
中国旅游报
![]()
0 4
中国青年报
![]()
0 5
央广网
![]()
0 6
经济参考报
![]()
0 7
文旅中国
![]()
0 8
河北第一旅游
![]()
0 9
河北广播电视台
![]()
10
唐山劳动日报
![]()
11
劲旅网
![]()
12
品橙旅游
![]()
13
搜狐新闻
![]()

三
温度暖心:
细节见诚意,让每一位参与者感受被在意
这场盛会的暖心之处,藏在考察行程的细节里,体现在对案例的充分重视与尊重中,更渗透在每一个参会体验中:
在意每一点细节
活动发布了20个“2025非遗旅游融合年度创新案例”并为案例颁发证书,案例证书设计的细节,让在场者动容。每一张证书都独一无二,证书边缘的皮影纹样,来自唐山皮影戏非遗传承人的匠心雕刻,它呈现的样子会随着时间流转展现出更加丰富的色彩,将这些年度案例点亮。
![]()
关注每一场体验
活动前,唐山宴、河头老街两大景区考察,让嘉宾提前感受“非遗赋能城市转型”的鲜活实践。来自中国旅游协会“会员学习营”的参会嘉宾们纷纷点赞,“行程规划太用心了!没有走马观花,每个考察点都有明确的学习重点,还预留了充足的交流时间。”
![]()
![]()
搭建合作的桥梁
活动同期举办的河北省非遗和旅游融合重点项目投资专题对接活动上,河北省文旅厅编制《河北省特色非遗项目产品图册》和《河北省非遗和旅游融合重点项目投资专题对接活动供需信息手册》,为合作搭建桥梁。
![]()
传递每一声关怀
段强会长妙语点评2025非遗旅游融合年度创新案例的短视频切片截至目前观看量已达13.5万。中国传媒大学杨红教授点评时动情说:“文旅人其实是最会讲中国故事的文化人,非遗在当代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最好的翻译的人、设计的人、策划的人、有心的人、实干的人,我们共同来推进这项事业走向未来。”
![]()
凝聚每一份力量
活动期间,不少参会单位主动咨询协会会员申请流程,还有多家文旅企业和地方文旅局表达了承办意愿:“这次活动办得太成功了,无论是规模、内容还是服务,都堪称行业标杆,我们希望下次能承办协会的相关活动,把好经验带回当地。
![]()
热潮不散,融合之路再出发
正如葛磊秘书长所说,非遗人与旅游人,终将深度融合成为“一家人”,用文化为旅游铸魂,用服务让体验暖心。
这场盛会,不仅是一次交流,更是中国旅游协会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以使命凝聚人心,以内容赋能行业,以温度传递在意。未来,协会将持续搭建融合平台,让更多非遗走进旅游场景,让更多旅游目的地成为文化传承的舞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