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记者从成都市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碳达峰试点(成都)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已于近日印发。
202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发改办环资〔2025〕248号),确定第二批27个国家碳达峰试点,成都市入选。为推进试点建设,成都市在系统摸排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碳排放情况及减碳难点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及《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要求,结合成都自身实际,制定了本方案。
![]()
《实施方案》明确,到2030年,成都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绿色低碳产业竞争力处于全国前列,有条件的工业领域重点行业企业达到国家能效标杆水平,绿色低碳成为城市生活风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为全国同类城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低碳转型经验做法。
围绕这一目标,《实施方案》部署了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在能源领域,将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强化石能源安全兜底保障,积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方面,将探索建设低碳零碳园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深入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构建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城乡建设领域将提升建筑绿色低碳水平,推广应用绿色建材,逐步实施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同时统筹乡村绿色低碳建设,推动农村用能低碳转型。交通运输领域将坚持“轨道引领,公交优先”,健全绿色出行服务体系,挖掘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运输工具,构建绿色高效的货物运输体系。
此外,《实施方案》还提出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深化“无废城市”试点和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建设;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强化生态系统固碳功能,打造蓝绿交织公园体系;加大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打造高能级碳中和创新平台;营造全民参与良好氛围,完善绿色产品消费激励措施,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在政策创新方面,《实施方案》提出探索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的新机制;探索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国家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推进数字赋能碳治理,建设能碳管理平台,加快“碳惠天府”特色碳普惠机制建设;完善财税金融政策,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支持绿色低碳重大项目建设。
为确保方案落地见效,成都市将建立健全建设工作机制,由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发挥牵头作用和统筹协调职能,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年度任务清单,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加强跟踪评估。同时,将定期总结推广碳达峰典型案例,加强试点建设工作宣传,主动传播和分享“成都经验”。
![]()
红星新闻记者 方舟
编辑 张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