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海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底,喜茶门店数为3977家,而2024年底为4477家,10个月净关店500家,门店总数同比下降约11.2%。短短一年,喜茶从“再扩张”转向“主动降速”,这场突如其来的“刹车”引发业内关注。
![]()
喜茶一度代表了茶饮的金字塔顶端。据镜像工作室报道,2021年,其单店估值达7500万元,远超同期星巴克的2700万元,深刻改变了茶饮行业的格局。但彼时喜茶正遭遇严峻经营压力:单店销售额较2020年下滑超50%,净亏损超过当年净亏4.61亿元的奈雪的茶。
这当然是因为喜茶门店多位于一二线城市商场,易受疫情封控影响,且直营模式建店成本高达每平米一万元,“酷”与“禅意”的品牌概念也限制了下沉市场拓展。2022年初,创始人聂云宸未经内部商议便决定全线产品降价,直至8月内部动员会宣布开放加盟,大家才理解这一铺垫,而股东直到11月正式开放时才得知消息。
当时,成为喜茶加盟商门槛苛刻:需缴纳50万以内开店费用、提供100万以上资产证明,区域代理还需定存300万资金一个月。即便如此,开放申请24小时内后台收到超一万份申请,2023年全年开出2300多家加盟店,加盟业务贡献超五成营收。喜茶创下最快开店速度,多款联名新品在下沉市场销量屡破新高。
但快速扩张背后,内部基因冲突被放大,直营与加盟成为相互牵制的平行力量。加盟团队收集的下沉市场门店问题,难以获得直营团队支持,双方业务视角差异明显。
供应链方面,喜茶过往依赖高端原料、设备与物流,转向低价加盟模式后,供应链成本控制成为难题,且这一核心业务由聂云宸直接负责。更关键的是,喜茶下沉市场布局为时已晚,古茗、茶百道等品牌已完成渠道布局,通过升级门店形象、启用代言人等巩固消费者忠诚度,喜茶的高端光环逐渐褪色,品牌差距不断缩小。
或许是察觉扩张风险,喜茶调整战略方向,不再追求规模竞争,转而强调差异化。2025年初,喜茶全面停止招募新加盟商,收紧加盟政策。这一举措既释放了管理压力,也为品牌形象校准留出空间,避免门店快速扩张稀释品牌光环。
今年以来,喜茶将重心放在出海与新品研发,调整产品定价,新品价格基本在20元以上,联名活动与新店装潢重新强调高级感。这一调整基于内部判断:年轻客群在悦己消费上更愿投入,涨价具备外部消费环境支撑。
对加盟商而言,暂停扩张或许意味着缓冲与机会。总部可将资源更多投入现有加盟商支持体系,通过优化培训、物流、促销、物料等提升门店盈利能力,稳固双方关系,为未来可能的开放奠定更稳健的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