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以“守正创新 智引未来”为主题的咸宁市青少年科学文化交流活动在市温泉中学与市实验小学同步拉开帷幕。活动吸引全市1880余名师生同场竞技,共赴这场科学盛宴。
本次活动设置了数字绘画、创意编程、机器人、无人机、数理文化等11个竞赛项目,涵盖科创与人文多个领域,参赛规模创历史新高。赛事注重创新性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充分体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育理念。
比赛现场,科技与创意激情碰撞。机器人竞赛区内,一台台智能设备精准完成物品抓取、识别与投递;无人机赛场上,一架架飞行器腾空而起,流畅完成绕桩飞行、定点悬停等高难度动作;编程区域里,学生们全神贯注,用代码编织出一个个充满巧思的数字世界。
今年赛事特别增设“创游咸宁”创新赛项,将通城药姑山、三国赤壁古战场等本土文旅地标巧妙融入竞赛任务,让科技探索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这一创新设置,既考验了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同步进行的中学数理文化活动同样精彩纷呈。数学、物理、化学三个学科的课堂竞赛别开生面,选手们通过现场抽签确定讲授顺序,围绕特定知识点展开教学展示。他们或巧妙设问引发思考,或结合生活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展现出对学科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
活动现场的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区,成为最受欢迎的互动空间。从创意十足的智造作品、屡获殊荣的科创成果,到酷炫的模拟飞行体验、未来感十足的“未来太空车”,丰富多样的展示项目让同学们在比赛之余,能够近距离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激发探索未知的热情。
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近年来,我市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将青少年科技教育摆在突出位置,通过举办科普讲座、组织科技实践活动、开展各类竞赛等多元化途径,有效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与探索欲,为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活动不仅是知识竞赛或技能比拼,更是一场科学盛宴、一个文化交融的平台、一个激发梦想的舞台。”活动开幕式上,市教育局局长王丽君深情寄语广大青少年,希望他们永葆对科学的好奇与热爱,勇于提问、敢于探索;拓宽科学视野、开阔文化胸襟,培养开放包容的品格;锤炼科学精神、提升人文素养,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不失温情的关怀。
作为我市精心培育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品牌,本次科学文化交流活动成功搭建了展示才华、交流互鉴的广阔平台,也是我市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实践。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化科学教育改革,汇聚优质社会资源,优化创新教育生态,为培养更多具有科学家潜质和创新精神的青少年贡献力量。
咸宁日报记者 谭宏宇 通讯员 谢文君 余冬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