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20号疑似遭太空碎片撞击推迟返航,全球目光紧盯东方!
对接在天宫空间站上的神二十载人飞船被太空碎片撞击新闻震惊了全世界。
![]()
幸好是在对接空间站时被发现撞击,还能以空间站为大本营作进一步检查,以评估被撞击造成的破坏到底有多大。
神舟22号8-10天可应急发射,不得不让人感叹中国太空救援的硬实力。
![]()
太空从不是浪漫净土,而是大国博弈的“高边疆”,这里的安全规则从来都是靠实力说话。
此次神舟20号疑似遭遇碎片撞击,不过是太空风险常态化的缩影。
![]()
随着各国加速太空军事化进程,轨道碎片已达数千万件,航天器遭遇撞击的概率更是逐年飙升。
这正是在考验着每一个想要在太空领域站稳脚步的国家,他们应对危机的能力,直接关乎一个国家的太空战略主动权。
![]()
太空的未知性让人类对其的探索之旅充满了冒险性,更不要说我们的探索本身也会产生危险。
就比如说散落在各处的太空垃圾,每一次的探索不仅对太空造成了影响,也影响到了继续探索的人们。
![]()
争夺主动权背后的核心矛盾也再直白不过:太空探索的高风险程度与人类应急救援能力是不对等的。
这次被微小碎片撞击后,可能需要检查飞船两舱气密性,以及推进舱的管线发动机是否正常,甚至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太空行走,从而进行外表的确认。
![]()
如果轨道舱和返回舱出现漏气会直接威胁到航天员安全,如果推进舱动力系统出现故障,则可能在分离后姿态失控,不能按预定轨道再入大气层降落预定位置。
而中国用一套“全链条备份”体系,给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
天宫空间站现在有2艘神舟载人飞船停靠,二十号和二十一号,遭空间碎片撞击的是今年4月份发射上去,已经运行了半年之久的神舟二十号,而不是空间站本身。
我们的神舟系列飞船,从神舟12起,已经采取滚动发射和待命模式。
![]()
前面一艘发射后,后一艘已经完成了飞船和火箭总装并封存,理想状态下1-2周即可解封,完成船箭组合以及测试进入发射状态。
比如神12上天,神13在地面封存待命,作为神12的备用船,遇到故障可以1-2周发射上去进行替换救援。
![]()
让天舟飞船暂时分离,然后腾出对接口对接无人的神舟飞船进行人员转移,救援船和故障飞船都分离后,天舟再回来重新对接。
但现在神21刚发射,如果把神22从封存转发射状态并打上去的话,1-2周内即可接回神20的三名宇航员。
![]()
但刚刚上天的神21乘组,会面临至少1-2月内没有备份飞船的风险,神23最新消息还在进行单舱总装,应该还未进行整船组合和测试,并且还没有加注燃料。
因此这么看问题不是很大,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二十号乘组使用二十一号飞船下来,后续地面再想其他办法维修或者更换神舟二十号,然后再恢复到正常的上行下行节奏。
![]()
回望近年两场太空噩梦,更能凸显中国方案的含金量。
2022年俄罗斯联盟MS-22号飞船,被直径仅0.8毫米的碎片击穿了散热器,冷却剂泄露殆尽,舱内温度飙升至50摄氏度。
![]()
两名宇航员顶着这样的条件,在这个“太空蒸笼”里煎熬了两个多月才勉强获救。
2024年美国波音“星际客机”更是离谱,氦气泄露和推进器失效导致两名六旬宇航员滞留太空286天,原定8天的任务就因为太空中的这点意外,硬生生变成了9个月的“太空漂流”。
![]()
等宇航员返回时他们的肌肉萎缩,体重暴跌,本以为马上就能返航,结果差点没能活着回家。
这两场事故暴露的,正是美俄太空应急体系的致命短板,要么缺乏快速救援的备用载体,要么各系统兼容不畅,最终只能让宇航员用生命赌运气。
![]()
因此,这次神舟二十号被曝出疑似遭到碎片撞击的时候,全球的目光都在紧盯着我们,想看看这次我们能拿出什么应对的手段。
而中国早就跳出了这种被动应对的困境,神舟22号的应急待命,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发一备一机制的常规操作。
![]()
每艘执行任务的飞船都有一艘一模一样的备份,在发射场24小时待命,从设计、生产到测试全程同标准,最短8天就能完成应急发射对接救援。
更厉害的是,这只是中国太空安全体系的冰山一角。
![]()
甘肃东风着陆场已完成全系统夜间搜救演练,5架直升机+上百台救援车组成空地一体网络,3架系留照明无人机能覆盖300米范围,医监医救随时保持25摄氏度恒温,确保“舱落机临人到”。
空间站本身就是“太空堡垒”,物资储备足以支撑航天员长期驻留,哪怕飞船完全失效,也能守住最后一道安全线。
![]()
当美俄还在为单一故障头疼时,中国已经构建起“发射-在轨-返回-搜救”的全流程安全网,这正是大国军事体系化思维的延伸,放到全国太空军事化的大趋势下,中国的这套操作更具战略意义。
现在美国正搞“军商融合”太空作战体系,推动商业卫星参与军事侦察、通信对抗,还几乎部署“金穹”天基导弹防御系统。
![]()
日本捣鼓出宇宙领域防卫指针,把太空列为独立作战域,要搞“保镖卫星”“军事卫星星座”,实质上就是在发展自身的反卫星武器和全球监控能力。
中国航天则表现得很低调,早就备好的安全机制,直到危机来临才被世界看见。
![]()
但这正是中国军事安全观的核心,不惹事,但绝不怕事,不搞太空霸权,但必须守住自己的太空安全底线。
对此你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