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山东烟台一个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藏着一位能解哥德巴赫猜想的"扫地僧"。
当大多数人70岁时都在含饴弄孙,李培盛却依然在九平米的陋室里与数学公式痴缠...
![]()
地下室的数学王国
九平方米,这是李培盛的全部生活空间。墙上挂着的不是装饰画,而是密密麻麻的数学公式;桌上摆着的不是生活用品,而是写满推导过程的演算纸。
这位72岁的老人白天是穿着破洞解放鞋的保洁员,晚上却化身为执着追梦的数学家。他用捡来的茶叶盒当"保险箱",小心翼翼地保存着数十年的研究成果。
"放下就是快乐"——写在茶叶盒上的警言透露着老人的矛盾与挣扎。
每当他想要放弃时,那些未解的数学难题总会重新将他拉回这个充满数字的世界。就像他说的:"数学就像我的呼吸,停下来就会窒息。"
![]()
四十七年的执着坚守
从25岁开始接触高等数学,李培盛已经在数学的世界里探索了整整47年。没有名师指导,没有专项经费,甚至没有一张像样的书桌。
他靠自学啃完了十几本高等数学教材,研究出近百个课本上没有的数学公式。
"我主要研究课本上没有的问题。"这句朴实的话语背后,是一个民间数学爱好者对知识的纯粹热爱。
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仍坚持每天挤出时间演算推演。
那些被同事们视为"天书"的手稿,记录着他跨越半个世纪的数学长征。
![]()
网络带来的意外转机
命运的转折来得如此突然。当小张把老人钻研数学的视频发到网上,这个感人的故事在24小时内就收获了2000万次围观。网友们的热情回应让李培盛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自己的坚持如此珍贵。
"活着的时候没几个人理解我的研究,没想到网络让这么多人看见了。"老人抚摸着那个贴满胶带的茶叶盒,眼中闪烁着泪光。这个装满梦想的容器,终于等来了被打开的时刻。
生命中最美好的风景,往往来自于平凡中的坚守。李培盛用七十年的岁月告诉我们:梦想不会因为身份卑微而失色,热爱不会因为环境艰苦而消亡。
当2000万人为这位保洁老人的数学梦点赞时,我们点赞的何尝不是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个不愿放弃的自己?
在这个速食时代,或许我们都需要这样一份"不合时宜"的执着。就像老人茶叶盒上那道被反复撕开的胶带——有些热爱,注定无法轻易"放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