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从今年向全球征收“对等关税”,到后来对中国收取“船舶停靠费”,不难看出美国总统特朗普非常固执地认为,当今世界必须要“围着美国转”。
最近一段时间,西方在研究“中国如何在贸易战中把美国逼上谈判桌”的时候,发现中国这些年正在全面布局“去美国化”,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中国目前的运行规则里,美国已经不再是重要角色了。
![]()
从31号中美会晤的结果来看,外媒认为特朗普已经同意和中国进行“阶段性妥协”,他对华准备的三大“杀手锏”统统不起作用。
在对等关税问题上,中美从5月份一直延期到11月,这次谈判直接推迟一年;
特朗普筹划的对中国船舶征收“停靠费”也被迫推迟,该手段是为了打击全球客户购买中国货轮。
另外在对中国企业“穿透性制裁”的布局上,美国也做出暂时搁置一年的决定。
到底是什么迫使特朗普取消了这些“有力措施”?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把最大功劳归咎于中国建立战略储备问题上。
![]()
他们早就注意到,在特朗普第一次上台时候突然对华发起贸易战,中国的应对显得仓促而且紧张——
当时中方虽然马上对美国进行反制,停止进口美国大豆,对美国农业等产业进行报复性关税等等。
但因为豆价上涨等原因,中国豆粕、大豆油出现大幅涨价,也影响到了中国的经济。
所以在过去几年时间,中国已经建立了一整套非常完善的战略储备方案,建立石油、大豆、天然气等关键储备。
而且中国还积极采取了“备用方案”,寻找到了比美国更加“靠谱”的供应市场。
![]()
一组数据显示,中国食品、工业原材料进口一直在增加,即便是2023年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也增长了16%。
天然气十年内翻了6倍,大豆储备在特朗普上台前已经达到4200万吨以上。
这些储备在今年关键时候发挥作用,顶住了和美国断绝贸易的冲击。
时隔8年后特朗普第二次对中国进行贸易战,中方的准备已经游刃有余了,即便是和美国“三位数关税”的一个月时间里,也没有受到很大影响。
反而是美国此时暴露了“轮换政府”的短视性,就拿美国稀土举例,中国管制供应,美方才发现自己的库存早已经见底了。
![]()
![]()
包括大豆问题上,美国也根本没有提前寻找替代买家,中方停止进口之后大豆卖不出去,导致芝加哥大豆指数狂跌不止。
最近财联社的一篇报道中,也提到高盛中国专家付思的观点:
中美贸易发展的趋势是“中国逐步降低对美国的依赖,中国出口商品越来越高端,而且利润率正在水涨船高”。
这同样是中国能在今年对美贸易战中不落下风的关键原因。
甚至让特朗普“刮目相看”,采取了一种美国官方之前从来没有认可过的“G2”来组合形容中美关系,足以说明美国对于中国的实力有一定认知了。
![]()
付思的观点有据可依,中国这些年降低对美国的依赖,不只是做了农产品、能源等方面的储备,最关键的是高新科技领域的追赶。
因为美国还有别的国家无法替代的东西,就是高科技产品和知识产权。美国手握这张底牌,杀伤力比传统农产品要大得多。
但过去十年时间,中国科技领域追赶速度不仅快,还在多个领域达到了“自立”的程度。
英伟达CEO黄仁勋之前表示,中国现在的芯片水平和美国尖端水平差距已经非常小,中国足以自给不依赖美国了。
高盛专家所说的“中国出口商品越来越高端,利润越来越多”,正是美国和西方国家现在的痛点。
![]()
之前中国一直出口低附加值产品,包括给日本、韩国、欧盟和美国企业代工,收取产业链上最低的一层利润。
这些年中国已经不再靠着西方产业,提前走上自我创新出口的发展道路,比如近年来中国汽车、造船业和绿色能源出口量等多个产业跃居全球第一。
这些已经超过西方一直想向中国充当“世界工厂”,出口低价值产品的预期了,所以欧美也在担心被中国抢走饭碗,联合起来进行打压和“反倾销遏制”。
反观中国的“出路”,可以说是在西方的围堵和贸易壁垒之下杀出一条重围。
美国和欧盟之前是中国排名最高的两个贸易伙伴,但现在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已经变成了家门口的东盟。
![]()
除此之外,中国这些年通过“一带一路”政策,加大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出口贸易,建立多元化的出口市场。
2024年中美货物贸易总额为6882.8亿美元,占比只有11.1%左右,比2018年下降了3.1个百分点。
这也证明了高盛那句话:美国对于中国而言正在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在中美谈判结束后第一时间,高盛就做出了一个非常注目的举动:
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及出口预测,预计中国在2025年的GDP增速将达到5%,仍然保持“高增长经济体”。
这也说明一场“关税战”下来,中国和美国保持高压状态半年时间,中国的经济根本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
反观早些时候IMF给美国GDP年增幅预测只有2%,特朗普上台第一年可能要交一张很不理想的答卷了。
当前美国业界担忧的是,中国的经济重心正在“远离美国”之际,美国却无法反方向做到同样的事情。
现在美国各行各业对中国制造仍然非常依赖,尤其是涉及工业领域的中低端半导体、零件和稀土这些原材料,已经达到“离不开中国”的地步。
比如今年贸易战之后,特朗普虽然喊着要“多元化稀土原料进口”,还和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签署稀土技术协议。
美媒最后却给出了需要几十年才能摆脱依赖的悲观预测,到时候中美竞争可能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
参考资料:
《高盛上调中国2025年实际GDP增速预测至5%》新浪财经
《高盛报告:中企深耕新兴市场成果显著》参考消息
《美将取消对华10%所谓“芬太尼关税”》济宁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