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饮料喝完后,瓶里为什么总会剩几滴倒不出来? | No. 485

0
分享至

口好干

去买瓶饮料喝喝吧

嘿?

这瓶底怎么老有一点倒不出来呢?


问答导航
Q1 电影里拍镜子的镜头为什么没有拍到摄像机?
Q2 “水宝宝”泡在水里为什么会变大?
Q3 所有人都可以学会弹舌音吗?
Q4 和麻酱的时候为什么会越和越多呢?
Q5 电影里为什么喜欢说“超光速”能穿回过去?
Q6 固体怎么将热量传给气体?
Q7 卫星是如何将陆地拍这么清晰的?
Q8 透明胶带为什么能粘住纸张,但不会黏住自己?
Q9 身上有静电时摁插座地线孔可以无痛释放静电吗?
Q10 饮料喝完后,瓶里为什么总会剩几滴倒不出来?

Q1 电影里拍镜子的镜头为什么没有摄像机的像?

by v^v嘉豪

答:

先说结论:摄像机并没有学会“隐身术”。我们在电影里看不到它,是因为制作团队利用了一系列精妙的拍摄与后期技术,像魔术师一样把它从观众眼前“变走”了。这背后主要有几种核心的“障眼法”。

最基本的方法是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就像打台球计算反弹角度一样,摄影师会把摄像机放在一个极为刁钻的位置,使其反射影像刚好落在画面之外,而演员的影像则被完美捕捉。这个“理论死角”在实践中对机位与走位的计算要求极高,通常用于镜面面积较小或镜头固定的场景。

如今最主流的是视觉特效。拍摄时,摄像机可以直接出现在镜子里,随后再拍一条没有摄像机的“干净背景”。在后期中,特效师会像做数字手术一样,用干净背景精准覆盖掉反射影像,并通过动态追踪技术让画面在运动中依然无缝。有时还会用绿幕代替镜面,后期再合成反射画面,为导演提供更大的创作空间。

还有一种经典的“空间魔术”。所谓“镜子”,其实是一个开口的窗洞,另一侧布置着对称的“镜像房间”,由替身演员模仿主角动作。摄像机透过窗洞拍摄替身,就能制造出逼真的镜像效果。《终结者2》中便使用过这种手法。

因此,完美的镜子镜头背后,凝聚的是光学原理的巧妙运用、布景设计的精密计算与后期技术的精湛配合。摄像机从未消失,它只是被隐藏在观众的视线之外,忠实地记录着银幕上的一切。

参考资料:

  1. Van Hurkman, A. Color Correction Handbook: Professional Techniques for Video and Cinema. Second Edition. Peachpit Press, 2013.

  2. Field, S. The Filmmaker's Handbook: A Comprehensive Guide for the Digital Age. Plume, 2013.

by 柠七

Q.E.D.
Q2 “水宝宝”泡在水里为什么会变大?

by 狩猗

答:

水宝宝在水中变大的核心物理原理是一种叫做渗透作用物理现象。水宝宝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叫做聚丙烯酸钠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的分子是一条长长的链,而且有很强的吸水性。在干燥的水宝宝里面,这些链就像一团杂乱地缠在一起的毛线。当我们把水宝宝放进水里后,由于渗透作用,外面的水分子会沿着缝隙钻进这团“乱毛线”里面的空间,把这毛线撑开。但是,每条“毛线”又和其他“毛线”之间以化学键的形式“粘”了起来,所以这团“毛线”并不会解体,而是变成了一个被撑开的网状结构,如下图所示:


除了能用来制作水宝宝之外,聚丙烯酸钠还有其他用处。由于聚丙烯酸钠具有很好的吸水性,所以也可以用来制作纸尿裤。食品级的聚丙烯酸钠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可以当做面团改良剂,让包子、馒头的口感更加柔软有弹性;可以当做保水剂,加入火腿、面包、香肠等食品中可以锁住水分,保持鲜嫩多汁的口感;也可以当做当做稳定剂,加入果汁里面可以防止果肉沉淀,这样你喝果汁之前就不需要摇匀了!

当然,只有食品级的聚丙烯酸钠的可食用的。工业级聚丙烯酸钠(即制作水宝宝、纸尿裤等产品的原料)并不纯净,含有有毒杂质,不可食用!

by Vendox

Q.E.D.
Q3 所有人都可以学会弹舌音吗?学了好久发不出来弹舌音是先天不足吗?

by 学姐不社恐

答:

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学会颤音!!!只有舌系带天生过短的人才有可能没法弹舌。作为一个平平无奇但是在17岁经过邪修喜提逆天弹舌技能的成功人士,我要在这里介绍一下我的学习历程。

先说原理,弹舌实际上是一种自激振动,也就是说,在舌头足够灵活的情况下,通过轻轻向上顶舌头,将舌头贴近上颚,然后吹气。气流会试图从舌头上方冲出,就会把舌头压下去冲出来,此时因为我们在轻顶舌头,舌头会很快回正到贴近上颚的位置,气流再次聚集直到下一次冲出。大多数人都是因为没有做到轻顶上颚,所以气流没有受阻。

解决方法是这样,先练习尽可能快的“teletele”和“deledele”,这一步旨在练习弹舌的基本感受和舌头的灵活程度。但是注意,这不是真正的弹舌。然后邪修来了:坐在椅子上,把头向下探,脑袋倒过来,把舌头向前探,“停”在上颚的一个相对靠前的位置,不要使劲,想象成一块肉搭在上颚上,然后向舌头上方吹气。这一步原理在于让重力充当这个“轻顶”的力,让你的舌头尽可能贴近上颚并提供一个持续的回复力而无需你自己控制。这时你多半就弹舌成功了,你能够感受到你的舌头在振动,并且发出弹舌的声音了。记住这个感觉,把你的脑袋回正,你立马就会弹舌了。

大概就是这样,回正之后记得还是要把舌头轻顶在上颚上,就去舔上牙背面的后面到一条“棱”左右那个位置是最好弹的。因为你的舌头有感觉了,你自然就会怎么去发力来促成弹舌了。以上。

by zbl

Q.E.D.
Q4 和麻酱的时候为什么会越和越多呢?

by 乔小鱼

答:

首先声明我非常爱吃麻酱(

没有加水的麻酱,是一种非常“内向”的混合物。它主要是由芝麻油作为连续相,并紧密包裹着研磨后的固体颗粒,比如蛋白质和多糖等。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由油脂主导的、高度拥挤的致密物。

加入水并施加搅拌后,麻酱中的蛋白质和多糖分子,都是天然的“吸水海绵”,亲水性很强你爱我我爱你。它们原本被油脂紧紧压制,但一接触到水,便开始与水分子进行水合作用。分子都想抓住尽可能多的水,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带着水层的水化凝胶体

持续搅拌提供了必要的动力,将致密物强行拆散。蛋白质和多糖充当了乳化剂,在水膜下迅速占据油滴的表面,形成一道坚固的屏障。 在机械力的推动下,原本的“油包固体”体系,被重组为一种“水包油”的乳液结构。它是一个立体的、充满空隙的分子大厦。水分子不再是自由流动的液体,而是和分子相结合

此外,在剧烈的搅拌过程中,微小的空气泡也被卷入并固定在了这个凝胶网络中。

最终麻酱的整体体积就增加了!这时候就可以沾着吃了,味真足!

by ipeatam

Q.E.D.
Q5 在科幻电影里为什么喜欢说“超光速”就能回到过去?再怎么跑也是沿着时间轴正方向跑的吧?

by cosmos

答:

首先介绍一下超光速会出现哪些违反我们认知的事情发生:

在相对论中经常出现 这一因子,其中v是物体运动的速度,c为光速。大家可能知道高速运动的物体会产生尺缩,钟慢以及质量变大的效应,这一因子就是这些物理量改变的倍数。当我们带入大于光速的v,很显然根号里面就会出现负数。高中的同学可能知道对负数开根会出现虚数。这就导致了我们观测的时间,长度,质量等物理量出现虚数,这是我们不能理喻的事件。

第二个就是问题中提到的时间倒流。具体原因是两个事件在不同参考系下的空间距离以及时间间隔都不相同。说人话就是两个人如果有很大的相对速度,就会发现同样的两个事件,比如我写回答和某一个同学阅读回答,他们测量出来的空间距离不一样,时间间隔也不一样。这并不是一个同学测量有误,而是对这两个同学而言这个数值本身就不一样。如果其中有一个同学运动的速度超过了光速,就会发现有一个同学先阅读了我的回答,一段时间之后我再写下了这篇回答,造成了先后顺序的颠倒。这就是同学提到的时间倒流。

但是,这种逻辑顺序,因果关系的颠倒是科学不能接受的。不过好在目前的科学理论下任何没到光速的物体都不可能被加速到超光速,因此虽然我们说如果超光速就能倒流时间,但是这个命题的前提是不可能被达到的。不可能的前提造成任何不可思议的后果都是不必杞人忧天的。

by 灵境

Q.E.D.
Q6 热空气使冷空气升温在于气体分子间的相互碰撞,那固体是如何将热量传递给气体的呢(还是固体分子与气体分子的碰撞吗)?

by Colin

答:

总的来说,关于“分子间碰撞”的理解是正确的,但它只是个起点,之后还有更加复杂但有趣的过程。

在微观尺度上,固体向气体传热的起始步骤确实是分子、原子级别的碰撞。一个热的固体,其表面的原子在晶格位置上剧烈振动。当一个动能较低的气体分子撞击到这个剧烈振动的固体表面时,它会通过碰撞从固体原子那里获得能量,然后以更高的动能反弹回去。这个过程在物理上被称为热传导(Conduction)


然而,聪明的你凭直觉也会感到,如果只靠气体分子一个一个地来碰撞传热,效率会非常低,因为气体本身很稀疏,是热的不良导体。这种纯粹的热传导仅仅加热了紧贴固体表面的一个极薄的气体层。真正做贡献的是随后被触发的宏观机制:热对流(Convection)。当边界层中的气体被加热后,它会膨胀,密度随之降低。在重力作用下,这团变轻的热空气会受到浮力而上升,而周围更冷、密度更大的气体则会下沉来补充它的位置。这些新来的冷空气继而被加热、上升,形成一个持续的宏观循环。正是这种气体的集体运动高效地将热量从固体表面搬运到整个气体空间中

此外,还存在第三种机制:热辐射(Radiation)任何热的物体都会以电磁波(主要是红外线,一般看不见的 doge)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这些辐射不需要任何介质,可以被气体分子直接吸收而升温。对于高温物体,辐射也是一种非常快速且重要的传热方式,烤火就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热辐射传热现象


因此,总结来说:固体确实是通过与气体分子的碰撞(热传导)来开始加热过程的,但这个过程本身效率很低。真正让整个气体空间快速升温的主导因素,是这种碰撞加热所引发的宏观“热对流”(气体循环)以及并存的“热辐射”(电磁波)。

参考资料:

  1. 刘扬, et al. “纳米光学辐射传热: 从热辐射增强理论到辐射制冷应用.” 物理学报 69.3 (2020): 036501.

by 一毫

Q.E.D.
Q7 卫星是如何将陆地拍摄的这么清晰的?

by 匿名

答:

先说结论:卫星能够将陆地拍摄得如此清晰,其核心原因在于它集成了尖端的光学技术、精密的卫星平台和强大的后期数据处理能力

首先,我们都知道,衡量一个相机性能如何的其中一个关键指标就是分辨率。类似地,衡量卫星成像性能最关键的指标之一就是“空间分辨率”,即图像上一个像素点所代表的地面尺寸。卫星能将陆地拍摄的这么清晰的原因之一正是卫星空间相机的空间分辨率极高,而这依赖于卫星所携带的、口径巨大的精密望远镜镜头和数亿像素级别的传感器。不仅如此,卫星还通过多光谱成像技术,同时记录可见光、红外线等不同波段的电磁波信息,这使得图像不仅清晰逼真,更能揭示出植被健康、水体污染等肉眼无法看见的隐藏信息。


然而,仅有强大的相机还不足以在高速运动的太空中拍出稳定清晰的照片。为了避免拍出来的照片糊成一片,这就需要对卫星平台本身提出极高的要求。高分辨率卫星通常具备超高的稳定性和敏捷的机动能力。通过反作用轮和精密推进器,卫星能够消除自身抖动,保持姿态的稳定。同时,它还可以在太空中快速调整姿态和角度,使得其能对同一目标长时间进行成像。此外,一种名为“推扫式”的成像方式,让卫星能够像扫描仪一样,在飞行过程中连续获取地面的长条带影像,从而高效地拼接出大范围的无缝高清画面


最后,经常摄影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拍完照之后还需要进行后期处理,才算正式出片。同样地,从卫星下传的原始数据并非我们最终看到的成品,它必须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精修”处理。专业软件会首先进行大气校正,消除云层和尘埃对光线造成的散射与变色影响;接着进行几何校正,修正因地球曲率、地形起伏和卫星姿态造成的图像扭曲。随后,计算机会将高分辨率的全色(黑白)图像与富含色彩信息的多光谱图像进行融合,并运用算法进行锐化,最终生成既纤毫毕现又色彩真实的完美影像。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光学卫星,还有合成孔径雷达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卫星,它们能主动发射微波,穿透云雨和夜色,通过合成较大等效天线孔径雷达的原理,同样能实现高清晰度的成像,做到了全天候、全天时对地观测


正是这些技术的综合运用,才让我们得以透过卫星的“天眼”,如此清晰地俯瞰和认知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

参考资料:

  1. 张乐. 基于控制力矩陀螺的遥感卫星敏捷姿态机动鲁棒控制方法[D]. 吉林大学, 2025.

  2. 徐丞隆. 对地观测卫星任务调度方法研究[D].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3.

  3. 杨军. 小卫星 SAR 子孔径成像技术研究[D].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4. Li X, Li Z, Feng R, et al. Generating High-Quality and High-Resolution Seamless Satellite Imagery for Large-Scale Urban Regions[J]. Remote Sensing, 2020, 12 (1): 81.

  5. Zhao Q, Yu L, Du Z, et al. An Overview of the Applications of Earth Observation Satellite Data: Impacts and Future Trends[J]. Remote Sensing, 2022, 14 (8): 1863.

by LogicMoriaty

Q.E.D.
Q8 透明胶带的粘性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它能粘住纸张,但不会黏住自己?

by 杜镇涛

答:

透明胶带通常是在基材(比如BOPP膜)上涂胶粘剂制成。胶粘剂通常是压敏胶,顾名思义,它对压力比较敏感。当你把胶带用力压在物体表面时,胶会填充物体粗糙不平的表面,胶带就和物体粘在一起了。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提供黏性的是范德华力,这是一种短程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本质上是一种电磁力。两个物体接触面积越大,越紧密,这种力就越大。胶填充物体粗糙不平的表面,提供了极大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紧密地粘在一起。

而胶带不会粘住它的背面,这是因为胶带的背面经过特殊处理,一般是使用了表面能很低的材料(比如硅油),这也会使范德华力的强度变弱;或者是胶带的正面经过特殊处理(电晕处理),让胶与正面的粘附力更强。不论是哪种处理,目的是让你撕开胶带时,中间的胶水会更倾向于留在胶面上,而不是撕不干净残留在背面上。

by 可去奇点

Q.E.D.
Q9 身上有静电时,用手指摁一摁三孔插座的地线孔,可以无痛释放静电吗?

by 匿名

答:

开头提醒一下提问问题的朋友,手指触碰插座孔是相当危险的行为;另外,插座本身的材料是绝缘体,且地线孔很,正常情况下我们的手指摁在三孔插座的地线孔上是无法释放静电的。以下回答基于手指能安全接触到孔内地线的理想情况,各位读者请勿尝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被静电“埋伏”的经历,尤其是在相对干燥的冬季,我们接触门把手、朋友间相互接触总是会感受到瞬间的电击,甚至会有点麻木的感觉,有时还能看到火花的产生,这其实就是我们的人体静电在放电。

人体的静电高达成百上千伏,在触碰很细的地线孔内部导线的过程中,手和导线头间形成了很大的电势差,在极为接近导线时,很短的距离会形成很强的电场,这个电场强到可以击穿短距离空气的电阻,从而导致了火花状的放电。在手指头与地线的接触过程中,由于放电面积很小,所以很有可能因尖端放电产生麻木,并不能无痛释放静电

那如何无痛释放静电呢?有读者可能在工厂中见过静电释放柱,将手放在这个柱子上就可以安全释放人体静电。类比一下,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直接用手掌接触墙壁,这样可将静电安全地释放到地下,不会发生尖端的放电;也可以使用手持尖锐的金属物品如钥匙等来进行尖端放电,把放电的过程转移到金属上。希望这些方法可以让大家在这个冬天少被静电“偷袭”。

参考资料:

  1. 刘尚合,武占成等.静电放电及危害防护[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

by endlesscliff

Q.E.D.
Q10 为什么买饮料喝完之后,瓶子底下总会剩几滴饮料在打转,可是倒又倒不出来?

by 匿名

答:

饮料残留确实给人一种“小亏一波”的感觉。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饮料瓶的物理形状。各类塑料瓶瓶壁上往往有大量凹凸不平、容易积水的形状或坡度,即使瓶身翻转,也会形成小水洼难以倒出。特别是瓶口处,由于瓶口直径小,这里的坡度非常舒缓,很适合水滴在此“躺平”。

但更重要的是水珠的表面张力和黏附力。表面张力指的是水滴内部相互吸引,想尽可能把水往里拉,让水珠收缩、表面积减小的力;黏附力则是水和固体瓶身的接触面上,固体和水滴之间的相互作用。大部分饮料瓶是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即涤纶)制作的,而PET是典型的疏水塑料,也就是说,它疏远水分子,对水的黏附力很小,以至于很弱的表面张力都比黏附力大。

在倒水的时候,水的厚度大,而张力和黏附力不像摩擦力那样,与重量成正比,所以重力凭借质量占绝对优势,让水大量流出。但随着水逐渐倒完,表面的水分子可以被微弱的黏附力拉住,而表面张力让它们聚集、收缩形成挂壁水珠,顽固地留在瓶壁上。水滴越小,重力越弱势,挂壁越牢固,即使你对瓶子敲敲打打,把大水滴震落,小水滴还是坚强地留在瓶子里。

接下来,当你把瓶身正放,一方面,积存在瓶口处的水从舒适“躺椅”一下子变成倒挂“攀岩”,重力指向了脱离瓶壁的方向,就会把这一部分水珠从瓶口拉下,沿瓶壁下流,沿途还能收集其他水滴,汇聚到瓶底;另一方面,你旋转瓶身的动作本身也会使重力大幅度选择,把一部分水滴甩出瓶壁,摔落瓶底,形成你所看见的喝不到的最后几滴。

by 竹铭

Q.E.D.
投票 本期答题团队

Vendox、ipeatam、灵境、zbl、竹铭、LogicMoriaty、一毫、可去奇点、endlesscliff、柠七

往期也精彩

编辑:492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财经三分钟pro
2025-11-05 13:58:59
阿莫林回应C罗对曼联的批评

阿莫林回应C罗对曼联的批评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07 12:23:43
里夫斯身价飙升!美媒晒NBA30队最大挑战:火箭队三分勇士队自满

里夫斯身价飙升!美媒晒NBA30队最大挑战:火箭队三分勇士队自满

锅子篮球
2025-11-07 21:24:45
世界大湖真稀缺啊!全球面积超过1万km²的才17个,仅5国独自拥有

世界大湖真稀缺啊!全球面积超过1万km²的才17个,仅5国独自拥有

全城探秘
2025-11-04 16:33:03
跌9.35%!上海楼市,最新数据曝光…

跌9.35%!上海楼市,最新数据曝光…

说故事的阿袭
2025-11-07 11:53:07
我们国家把公务员的数量减少三分之二,会不会好一些?

我们国家把公务员的数量减少三分之二,会不会好一些?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11-07 09:54:54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很快恢复芯片供应!闻泰涨停!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很快恢复芯片供应!闻泰涨停!

中国半导体论坛
2025-11-07 21:30:45
美军航母都去了,5大迹象显示,战争阴云弥漫委内瑞拉上空

美军航母都去了,5大迹象显示,战争阴云弥漫委内瑞拉上空

晨枫老苑
2025-11-06 10:40:47
李春平死了

李春平死了

霹雳炮
2025-11-05 22:34:23
中年女人的婚外情,很难躲开这3种男人

中年女人的婚外情,很难躲开这3种男人

叶飞飞情感屋
2025-11-07 18:54:15
600745,尾盘突然大幅拉升!PEEK材料概念冲高,融资客重点加仓标的曝光

600745,尾盘突然大幅拉升!PEEK材料概念冲高,融资客重点加仓标的曝光

数据宝
2025-11-07 20:04:04
几乎全是假货!利润高达2400%,为何消费者还前赴后继争相购买?

几乎全是假货!利润高达2400%,为何消费者还前赴后继争相购买?

以茶带书
2025-09-17 14:10:04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宣称:绝不放弃武力保台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宣称:绝不放弃武力保台

青烟小先生
2025-11-07 21:22:05
瞬间暴涨3倍!上海有人立马出手:好怕抢不到

瞬间暴涨3倍!上海有人立马出手:好怕抢不到

极目新闻
2025-11-05 15:06:20
上海交大:一旦吃上降压药,6种食物立马戒掉,再吃或有心梗风险

上海交大:一旦吃上降压药,6种食物立马戒掉,再吃或有心梗风险

Kerry哲学
2025-11-07 11:14:56
差点翻车!韩鹏倒吸一口凉气 抽签晋级太奇葩了 王钰栋和队友挥别

差点翻车!韩鹏倒吸一口凉气 抽签晋级太奇葩了 王钰栋和队友挥别

刀锋体育
2025-11-07 10:08:57
7900万份!《荒野大镖客2》成为史上销量第四高

7900万份!《荒野大镖客2》成为史上销量第四高

游民星空
2025-11-07 11:10:10
人形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哽咽再辟谣:大家不敢信它来自中国公司!剪开覆盖件后露出机械件……公司美股大涨9%

人形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哽咽再辟谣:大家不敢信它来自中国公司!剪开覆盖件后露出机械件……公司美股大涨9%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6 23:18:07
普京镇压机器“向内开火” 俄罗斯开始清洗军事博主与亲战名嘴

普京镇压机器“向内开火” 俄罗斯开始清洗军事博主与亲战名嘴

兰妮搞笑分享
2025-11-07 00:19:08
在蒙古住了两个月,才知道,蒙古的艰苦,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在蒙古住了两个月,才知道,蒙古的艰苦,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诗意世界
2025-11-06 11:13:06
2025-11-07 22:52:49
中科院物理所 incentive-icons
中科院物理所
爱上物理,改变世界。
9549文章数 1363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Donna Young:美国当代艺术家

头条要闻

家长称男婴被两个不满12周岁女孩害死:拿她们没办法

头条要闻

家长称男婴被两个不满12周岁女孩害死:拿她们没办法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时尚
游戏
家居

房产要闻

全国2025唯一“开盘即百亿”在广州诞生

教育要闻

集团化办学大动作,北京这个区将打造“四纵十三横”体系

推广中奖名单-更新至2025年10月25日推广

免费升级!今年超火爆的韩国热游登Switch2:爽玩60帧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