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康拓医疗)
转自:康拓医疗
![]()
专栏介绍
从“融”自”颅”病例专栏由康拓医疗打造,旨在共同探讨增材制PEEK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病例分享,共同见证新质生产力为神经外科领域带来的变革与希望。
本期分享的是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单峤主任带来的:首次应用增材制造聚醚醚酮(4D生物活性支架)颅骨缺损修复假体为颅骨缺损患儿行颅骨缺损修补术。
一、病例简介
3岁颅脑损伤颅骨骨折后期颅骨缺损患儿。
二、病史资料
主诉: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1年余。
现病史:1年前患者因不慎从楼梯跌落摔伤至颅脑损伤,多发颅骨骨折。因硬膜下血肿于2024年04月02日于我院行右侧硬膜下积液(慢性血肿)钻孔引流术,术后恢复可,定期复查颅脑CT提示右侧颞顶骨、额骨骨折部位颅骨缺损进行性增大。于2025.8.23复查颅脑CT示对比2025.05.14日CT老片:1.颅脑外伤术后,右侧颞顶骨、额骨骨质缺损,原左侧顶骨骨折线模糊;2.右侧额顶叶脑软化灶,较前相仿;3.左侧侧脑室旁多发低密度灶,较前相仿;4.双侧侧脑室增宽,较前变化不著;5.原双侧上颌窦、筛窦及蝶窦炎较前吸收;建议结合临床。现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以“颅骨缺损、重型颅脑损伤恢复期”为诊断收入我科。近1周来患者无发热,无咳嗽,无呕吐、腹泻,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无明显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否认肝炎史,否认结核史,否认疟疾史,否认高血压史,否认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史,否血管病认脑史,否认精神病史,有手术史,有外伤史(如前所述),有输血史具体不详,预防接种史随社会进行。
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精神一般,右侧额颞顶部有大小约7cmX3cm不规则颅骨缺损皮肤凹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明显抵抗,四肢活动可,左侧肢体肌力约4级,肌张力稍低。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大致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三、入院评估
辅助检查:颅脑CT(2025.8.23)示:对比2025.05.14日CT老片:1.颅脑外伤术后,右侧颞顶骨、额骨骨质缺损,原左侧顶骨骨折线模糊;2.右侧额顶叶脑软化灶,较前相仿;3.左侧侧脑室旁多发低密度灶,较前相仿;4.双侧侧脑室增宽,较前变化不著;5.原双侧上颌窦、筛窦及蝶窦炎较前吸收;建议结合临床。
其他情况: 心肺未见明显异常。
四、诊断与治疗
诊断 :1.颅骨缺损。
2.重型颅脑损伤恢复期。
治疗方案:
于2025.9.13在口插全麻下行“颅骨缺损修补术+硬硬膜缺损修补术”,病人仰卧位,头左偏,全麻后,常规切口消毒铺巾,沿颅骨缺损部位边缘弧形切口长约8cm,可见皮下组织广泛粘连伴缺损骨缘周围致密瘢痕组织形成,分离皮下组织与脑膜组织粘连处,充分游离骨窗边缘疤痕组织,切除部分瘢痕组织,充分止血,暴露骨窗边缘,硬脑膜菲薄,释放部分脑脊液,骨窗边缘颅骨下方有大小约2cmX2.5cm硬脑膜缺损,直接修部缺损硬膜困难,给予颅骨钻孔,铣刀洗开约2.5cmX3cm骨瓣,悬吊硬脑膜。给予生物型硬脑膜补片(10.5cmX10.5cm)1片修补硬膜,将骨瓣用3枚PEEK链接板和6枚PEEK螺钉,将人工骨瓣复位颅骨缺损部位。彻底止血,清点敷料器械无误,仔细止血,逐层缝合切口,手术结束。
五、术后总结
结果:术后颅骨修补效果满意,无皮下积液,无渗血,无发热。
影像资料:1年前颅脑损伤时颅骨CT(2024.4.7)骨折缝最宽处约0.5cm。
![]()
颅脑损伤1年后(颅骨缺损进行性增大),颅骨CT(2025.8.23)骨折缝最宽处约3.0cm。
![]()
颅骨修补术中照片
![]()
颅骨修补术术后颅骨CT(2025.9.15)
![]()
六、病例讨论
患儿1年前颅脑损伤,至颅骨骨折,骨折部位颅骨缺损进行性增大,大小约7cmX3cm,因自行愈合困难,手术指征明确。儿童颅骨缺损采用PEEK(聚醚醚酮)材料进行修补术,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逐渐增多,术后总体效果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术后管理要点和并发症风险。以下是基于多篇临床研究与病例报告的术后总结:
术后恢复情况
1. 手术安全性高,恢复良好
多数研究显示,儿童PEEK颅骨修补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外观恢复满意,未出现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如颅内出血、神经功能障碍、皮下积液等。
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常见轻微并发症包括:-皮下积液(约9.7%)
-硬膜外积液(约8.1%)
-头皮轻度炎症(约3.2%)
多数经保守治疗后可缓解 。
3. 骨缝间隙扩展风险
长期随访发现,部分儿童(尤其是年龄较小者)在PEEK植入物与颅骨接合处出现骨缝间隙扩展,发生率约为11.3%。年龄越小、手术间隔时间越短(<3个月),风险越高。
术后并发症识别与处理
1. 感染
感染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修补失败。感染风险因素包括硬脑膜破裂、脑脊液漏、术区积液等。一旦发生感染,常需取出植入物并清创处理。
2. 材料外露或排异反应
虽然PEEK材料生物相容性较好,但个别病例可能出现排异或材料外露,需及时评估是否需移除或更换材料。
3. 骨吸收与畸形
儿童颅骨处于发育阶段,术后可能出现骨缘外翻、张力性骨增生等畸形,需在术前评估中充分考虑颅骨生长趋势。
术后管理与随访建议
- 术后早期:保持切口干燥,避免剧烈活动,预防感染,适当加压包扎防止皮下积液。
- 中期随访:建议术后3、6、12个月进行头颅CT复查,观察骨缝间隙变化、植入物稳定性及是否有骨吸收或畸形 。
- 长期观察:尤其适用于低龄儿童,需持续评估颅骨发育是否与植入物匹配,必要时调整固定方式或更换材料 。
总结
PEEK材料在儿童颅骨缺损修补中具有良好塑形性、生物相容性和力学稳定性,术后外观恢复良好,并发症总体可控。此次采用的最新的4D生物活性支架PEEK材料,与传统PEEK相比,应用增材制造工艺,在植入物表面形成微孔结构,有利于组织攀附和增殖,配合全新的PEEK螺钉使用,完全实现了非金属化。未来,即使采用更精密的影像检测,也不用担心金属移位、发热等问题。由于儿童颅骨尚处于发育阶段,术后需密切随访,特别是关注骨缝间隙变化与感染风险。个体化手术方案与多学科协作是确保手术成功和长期效果的关键。
图文提供:单峤主任和王迎宾副主任
专家简介
![]()
术者简介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