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14时53分,D8216次“桂马专列”从广西桂平站驶向桂林站,载着到桂平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或观赛的旅客返程。这趟专为赛事定制的列车,不仅串联起“奔跑”与“山水”的旅程,更以“体育+交通”的创新模式,为“秋日经济”注入强劲活力。
精准配速,把准节奏脉搏,让出行更省心。当下,各地体育赛事密集举办,从马拉松到骑行赛,从水上运动到山地户外,涌动的参赛与观赛人群需要更精准的运力支撑。铁路部门“算准”时间,“精准”开行专列,并提前协调接驳专车,实现赛事场地到车站“点对点”的无缝衔接,有效解决了“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专列还通过“全跟进”的服务模式,专门开辟的绿色通道大幅提升通行效率,增设的专属候车区配备充电、餐桌等便民设施,让民众体验感、幸福感更足。
定制适需,满载情绪价值,让服务更贴心。一场赛事、一场演出的“仪式感”,不只在现场,更延续在往返途中。“马拉松专列”全程安排专人引导,从购票、进站到乘车,全流程各环节相互搭建,让群体旅程不再忧愁;列车上乘务员化身“氛围引导员”,观赛的喜悦弥漫整个车厢,让群体情感持续高涨;列车下用横幅、广播等方式打造“移动后援团”,沉浸式体验伴随整个旅途,群体服务不断升级,让参赛者在紧张的赛事之余感受到城市的温暖,让观赛游客在旅途中提前融入目的地氛围。
活力传接,催生消费新场景,让发展更有力。一趟专列不仅是交通线,更是激活“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发展的纽带。近年来,特色专列成为“爆款”,相关部门通过对接景区、酒店,将“点状出行”转化为“线性体验”,盘活“票根经济”,让赛事流量、自然风光变成实实在在的发展增量。不论是“桂马专列”串联起桂东南至桂北的沿线城市风光,将“奔跑的人流”化为区域文旅融合的“催化剂”;还是“林都号”专列深入东北林海雪原,用“快旅慢游”将小小的车票化为美景“邀请券”;又或是“悠享龙江·银旅号”跨境专列解锁三十余个景区,将列车化为文旅合作交流的新场所。铁路正不断用“高铁+赛事”“高铁+旅游”等新兴模式打开区域消费市场,推动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
火车向着需求开,心有热爱赴山海。当铁轨与热爱相拥,当速度与温度相融,铁路运输服务正以蓬勃向上的姿态,在民生需求的赛道上跑出属于自己的“好成绩”。(蒋书琳、张彦博)
来源:中国日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