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与短视频中那个语速飞快、表情夸张的她不同,《再见爱人》的观察室里,Papi酱总是眉头微皱,点评时话不多却句句扎心。网友很快把她的这些片段做成表情包,“冷漠吐槽型嘴替”也成了她的新标签。
现象级情感综艺《再见爱人》折射出的婚姻、亲密关系、原生家庭等社会议题,也常出现Papi酱的短视频里。于是当她坐在节目中开口,那些言之有物、带着一点讽刺的表达,总能直戳痛点,让人拍手叫好。
尽管并不从事脱口秀,但Papi酱显然十分懂得戏谑的艺术:那些带有棱角的发言,哪怕只是出于单纯的幽默,也常被读出批判意味,正如她的每次亮相都被观众放大审视,但仍能留在浪潮中。
![]()
![]()
长期在短视频中磨练节奏、表情与镜头感,让Papi酱天然具备综艺感。在她的自媒体新栏目《Papi热烈欢迎》中,这种能力得到了延伸:每期邀请不同有梗的嘉宾分享好物,通过即兴互动和幽默调侃,让节目观感轻松又带着一点犀利感,长达三四十分钟仍让人意犹未尽,仿佛回到了当年追更《康熙来了》的日子。
![]()
![]()
![]()
![]()
![]()
![]()
最早走红时,Papi酱对于商业化非常犹豫,并不愿意为了变现而牺牲内容的趣味与质感。随着多年摸爬滚打,她逐渐找到一条平衡之道:在保持创意和表达自由的前提下,通过更优质的内容引发观众的共鸣,让商业服务于内容,而非压制内容。
![]()
《Papi热烈欢迎》便是实践成果,Papi酱和她的团队把大众感兴趣的“好物分享”巧妙地与嘉宾日常生活趣事结合,无论嘉宾是什么咖位,在她这里都变得接地气。再加上Papi团队的群像互动,更是产出了不少互联网热梗。
《Papi热烈欢迎》的短视频综艺式带货,比“三、二、一,上链接”的喊麦式直播自然得多,也更容易让人买账。这条巧妙的路径,不仅让短视频展现出更多玩法,也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
![]()
![]()
每逢社会新闻或热搜事件,Papi酱的古早作品总会被网友重新翻出,那些年,她嘲讽网络键盘侠、吐槽娱乐圈、玩明星人设梗……敢说会说之程度无人能敌。甚至网友还发现早在《再见爱人》播出之前,Papi酱就预测过“分手综艺”会爆火,简直是互联网神算子。
![]()
职场、娱乐、年轻人精神状态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赛道看似已经饱和,但Papi酱总能解构出新鲜另类的视角。比如近期她拍“油腻求职者”,让现实中的卑微打工人变成古早偶像剧男主;她讲追星,就把抢演唱会门票类比成孩子高考择校。你永远不知道Papi酱会以怎样清奇的角度,切入观众最熟悉的话题。
![]()
![]()
高频产出和超高播放量背后,是Papi酱独特的思维方式闪闪发光。Papi酱凭兴趣挑选创作题材,总是比时代快一步觉察问题,这种Papi式吐槽就像精准投出的回旋镖,多年后仍能“命中”作为观众的我们。
![]()
例如在女性议题还未成为互联网显学的那些年,Papi酱已经展现出“女性如何思考”而非“女性该成为什么样”。她聪明而有共情力,始终带着清晰的主体意识,而第三视角的叙事也让人总能在她的内容中看到自己。
![]()
从2015年发布第一个短视频至今的十年间,Papi酱始终以近乎“长期主义”的方式输出内容。她的锋利从不带戾气,能在吐槽中保持分寸;那些常见于严肃文学、影视或艺术创作的超前思想,她也能在短视频里以精炼的方式呈现。正因如此,她才能在不断洗牌的浪潮中始终站稳。
![]()
![]()
从自媒体到娱乐圈,再到出演《繁花》这样的影视大IP,Papi酱的形象始终保持着亲和力与“活人感”。她没有被流量裹挟,也没有被名气同化。更难得的是,无论身处哪个舞台,她始终和观众站在一边。
![]()
于是我们看到的Papi酱不仅仅是个遥不可及的“网红神话”,而是在复杂和快节奏的语境中保持清醒而自洽的个体,能够十年如一日地持续输出好内容,让人在刷屏时忍不住点赞、又会心一笑。
撰稿:s.t.
图源:ELLE、微博、芒果TV、腾讯视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