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深圳APEC峰会尚未启幕,一场围绕台湾地区参会资格的外交博弈已悄然上演。台当局近期公开宣称,若大陆不答应所谓"平等对待"和"人身安全书面保证"两项条件,将拒绝参与这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盛会。这种将国际会议当作政治筹码的操作,让人联想到2001年上海APEC峰会时类似的闹剧重演。
大陆方面的回应堪称四两拨千斤。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仅用两句话点明关键:安全问题纯属无稽之谈,核心在于必须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APEC相关谅解备忘录。这种举重若轻的表态背后,是中方作为东道主的十足底气。要知道,APEC自1991年就已确立台湾地区以"中华台北"名义参与的规则,过去三十余年这套机制运行顺畅,何以今日突然生出枝节?
![]()
台当局的这场政治表演经过精心设计。先有民进党当局在岛内舆论场炒作"大陆威胁论",搬出近期被依法调查的沈伯洋案例渲染所谓安全担忧;后有美国国务院不失时机地声援台湾"完全平等"参会权利,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更在APEC场合与台湾地区人员互动。这套组合拳看似声势浩大,实则暴露了某些势力惯用的"切香肠"伎俩。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回顾2001年上海APEC峰会,台当局曾试图派出陈水扁参会遭拒后选择抵制。如今民进党当局再度祭出类似戏码,只不过把台词换成了更具迷惑性的"安全"与"尊严"。值得玩味的是,就在去年韩国APEC会议期间,台方代表林信义主动凑近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举动曾引发关注,这种在国际场合刻意制造"偶遇"的小动作,恰恰说明谁才是真正的规则破坏者。
大陆方面的应对策略展现战略定力。国台办发言人张晗在例行发布会上不急不缓地重申:"将按照一个中国原则和APEC有关谅解备忘录的规定和惯例处理台湾地区参会事宜。"这短短三十余字的表态,既明确了红线所在,又为合情合理的参会留有余地。这种既保持定力又留有余地的处理方式,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外交智慧。
某些外部势力的介入使情况复杂化。美国国务院公开施压要求"完全平等"待遇,日本首相在APEC场合与台湾人员互动,斐济官员突然窜访台湾……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背后,藏着一条若隐若现的战略链条。不过中方反制也来得干脆利落:对斐济提出严正交涉,对日本提出严正抗议,对美国谬论直接驳斥。这套组合拳打下来,让企图浑水摸鱼者无机可乘。
APEC本质是经济合作平台,这个创立至今已35年的机制始终秉持非主权实体参与原则。台湾地区以"中华台北"名义参与历次会议,从未因名称问题影响实质参与。如今突然在称谓问题上大做文章,恰似买椟还珠的本末倒置。更值得警惕的是,台当局近期加速推进"倚美谋独"战略,连台积电这样的核心产业都成为政治交易筹码,这种赌上全民利益的政治冒险,终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大陆方面的底线清晰可见。从外交部到国台办,所有表态都围绕两个核心:一是安全担忧纯属虚构,二是规则底线不容挑战。这种既保持开放姿态又坚守原则的立场,得到APEC多数成员的理解。毕竟在地区经济复苏的关键时期,没有人愿意看到重要的经济合作平台被政治议题绑架。
台当局的算计恐怕要落空。其一方面炒作"大陆威胁"博取同情,另一方面又幻想借助外部势力施压,这套二十年前就玩不转的把戏,在今日更强大的中国面前更难奏效。真正明智的选择,是回到1991年《APEC谅解备忘录》的共识框架内,以地区经济福祉为重,而非在政治作秀的歧路上越走越远。
![]()
随着峰会临近,这场外交博弈还将继续。但可以预见的是,无论台当局如何变换戏码,APEC会场的大门始终向遵守规则的参与者敞开。问题的关键从来不在大陆设限,而在于台当局是否愿意摘下政治有色眼镜,以务实态度投身区域经济合作。毕竟,亚太地区的繁荣发展,不应也不会被任何政治操弄所阻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