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内暖意融融、笑语不断。临渭区曙光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在老师陪同下,受邀走进这里,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古老技艺与纯净童心在此相遇,奏响了一曲动人的文化交流乐章。
![]()
光影与丝线 点燃好奇的双眸
活动在一场非遗视觉盛宴中拉开序幕。合阳提线木偶戏的经典剧目《卖杂货》率先登场,木偶在艺人手中借丝线而“活”起来,举手投足间既诙谐又生动,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随后,大荔的同朝皮影戏接连上演《三打白骨精》《猪八戒背媳妇》,白色幕布后皮影翻飞,打斗场面紧张又富有趣味,人物形象憨态可掬,传统故事的光影魅力让孩子们既惊奇又欢喜。
![]()
![]()
![]()
![]()
![]()
![]()
![]()
指尖传承 体验非遗的魅力
演出结束后,孩子们不仅收到了色彩鲜艳、图案各异的非遗剪纸礼物,更迎来亲手体验的机会。在大荔同朝皮影非遗传承人的耐心指导下,他们握住操纵杆,尝试让“孙悟空”“猪八戒”动起来。看似简单的动作却需要巧妙协调,尽管略显生涩,孩子们仍全神贯注,通过亲身实践感受传统技艺的精妙与不易。非遗的种子,正悄然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
![]()
![]()
![]()
![]()
![]()
![]()
以心换心 回赠最真挚的谢意
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手工作品作为回礼,充满了稚嫩却真诚的情感。在向文化艺术中心工作人员和非遗艺人表达谢意时,这件手工作品温暖了在场每个人的心。对成年人而言,这不仅是一份礼物,更是一座跨越年龄与身份的情感桥梁。
![]()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观演与体验,更是一场润心的艺术之旅。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负责人表示,让特殊儿童近距离接触家乡非遗,旨在以艺术打开他们的心扉,增强文化认同与自豪感。对孩子们来说,这既是一次新奇有趣的游历,也是一次有效的艺术疗愈与社会融入实践。
![]()
渭南青年网 朱旺龙 摄影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