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叶兆言中篇小说《通往父亲之路》连载(16)当时的魏明韦可以说是前途似锦,她根正苗红,又光辉又灿烂

0
分享至


编者按:即日起,本报开始连载著名作家叶兆言中篇小说《通往父亲之路》。《通往父亲之路》是叶兆言以60多年的生命体验,直面、致敬、反思父辈的人生之书。在中外文学史中,父子关系早已成为永恒的文学母题。《通往父亲之路》这部6万字的中篇小说,延续了叶兆言一贯的叙述风格,平实客观,有如闲话家常,书写一个家庭三代知识分子的时代记忆。叶兆言说:“这是我一直以来想写的一部书。想说的意思也简单,就是向‘父辈’致敬。 ”

叶兆言,1957年出生,南京人。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主要作品有八卷本《叶兆言中篇小说系列》,五卷本《叶兆言短篇小说编年》,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煞》《别人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我们的心多么顽固》《很久以来》《刻骨铭心》《仪凤之门》《璩家花园》,散文集《陈旧人物》《陈年旧事》《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等。《江苏读本》与《南京传》《南京人》为叶兆言的人文力作。

博物院的生活相对平静,张希夷从来都是喜静不喜动,因为美国留学生的身份,很容易被怀疑成美蒋特务。审查来审查去,交代完再交代,玩到最后有点荒诞,审查的人相信他不可能是美国特务,张希夷则怀疑自己是不是真有问题。

张左的母亲魏明韦早在十四岁就参加过南京地下党领导的寒假生活营。那时候,还是汪伪时期,魏明韦还是一名初中生。在生活营里,与同学们一起,歌唱进步歌曲,阅读进步书籍。她积极向上,一直都在追求进步,在地下党组织的引荐下,十八岁时正式参加了共产党。入党的第二年,南京解放了,共产党得到天下。当时的魏明韦可以说是前途似锦,她根正苗红,又光辉又灿烂。张希夷回国,与魏明韦初次见面,她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从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来到光明的社会主义社会,你不会感到后悔吧?”

听上去很像是一句玩笑,又不太像。张希夷有些哭笑不得,不知道如何应答。事实上,这句话对于魏明韦来说,既是玩笑,又不是玩笑,既大大咧咧,又一本正经。当时是在饭桌上,张希夷去张左的外公家做客,外公留他吃晚饭,两人正喝着酒,魏明韦穿着列宁装,从外面下班回来,弄明白张希夷是谁,互相招呼,很不客气地问了这么一句。张希夷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暗想这个小妹妹怎么会变得这么厉害。说起来也是老相识,小时候见面不能算,那时候她还是小黄毛丫头,谁想多少年后初次见面,刚二十二岁的魏明韦,竟然这么咄咄逼人。

张希夷比魏明韦大十一岁,他们的婚姻有点像火星碰地球,本应该是个非常小概率的事。两人性格中有太多的不和谐,太多的难以理解。他们的结合从一开始就是错误,魏明韦热情似火,心直口快,嫁给张希夷,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改造好他的思想,要让张希夷建立工人阶级的正确立场,要让他建立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年龄虽然要小许多,然而在张希夷面前,更像一个革命的老大姐。张希夷在自述中,说起这一段婚姻,也是说他当时思想比较落后,与她结合,成为革命伴侣,更有利于自己的思想改造。

魏明韦后来承认,自己当时看中张希夷,不是因为他是美国留学生,那时候的女孩子,思想都很进步,并不觉得留洋回来的男人有什么了不起,不过张希夷人长得很精神,很帅气,女人难免会喜欢帅气的男人。她已经二十二岁,在那个年代,女孩子到这岁数,也不能算太小,关键在于张左的外公和外婆,都还喜欢张希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新婚姻法,男女婚姻自由,父母之命可以不从,媒妁之言可以不听,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个谁也拦不住。

魏明韦与张希夷之间有太多的不应该,她觉得自己与张希夷的关系,她可能更主动一些,两人很相爱算不上,很相恨更算不上,只是有些遗憾,有缘而无分,注定不能白头到老。1978年落实政策,给右派平反,魏明韦又一次回到南京,回到了市机械局,她就是在这个单位被打成右派。事过多年,仍然坚持认为当年自己是被错划,不应该把她打成右派。不是因为她当时思想有什么问题,完全是个人恩怨的打击报复,也就是说,是当时有关领导的错误决定。

婚后的张希夷和魏明韦,似乎一直都处在运动之中。他们属于不同的单位系统,各自上班,张希夷和魏明韦经常会好多天不见面。博物院的库房动不动就是搬家,一会往东搬,一会往西挪。有一段时间,张希夷上班只做两件事,搬家,为搬动过的文物写卡片,填登记表。魏明韦则是没完没了地集中学习,学习一结束,又立刻深入基层工厂,指导这个指导那个,即便已经怀孕了,仍然是这样。在轰轰烈烈的反右运动中,魏明韦突然被打成了右派,回到家中,向张希夷诉说委屈,发牢骚,张希夷安慰说:

“你应该好好地想一想,要想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犯错误。”

“我犯什么错误了?”

“你反党了。”

“谁说我反党了?”

魏明韦在婚后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她想到自己在单位里受委屈,回到家里,居然还会被思想落后的丈夫质疑,心中顿时怒火万丈。让魏明韦更加难以接受的,张希夷不仅质疑,而且还主动检举揭发,说自己的思想觉悟不够高,一直都以为魏明韦思想进步,没想到她竟然会是个反党分子。多少年以后,魏明韦成了一名离休干部,她回忆当年,说当时要离婚也是她的意思,张希夷并不想离,魏明韦坚决要离。她觉得被张希夷这样的书呆子质疑,被他检举揭发,是不能容忍的,是可忍,孰不可忍。

(未完待续)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责 编 | 孙 梦

审 核 | 张建全

终 审 | 张嘉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文化艺术报 incentive-icons
文化艺术报
西北地区唯一一份极具权威性、影响力的省级文化艺术行业综合资讯报纸。
21968文章数 48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