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面图片 加雪球核心交流群 ↑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小豪只投创新药
来源:雪球
我们需要接纳泡沫的形成,也要以平常心对待泡沫的破裂。
这段时间,创新药经历了不小的回撤。众所周知,今年这轮行情由 BD 驱动。我选取了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作为典型:博*、益*、诺*、信*,分别对应“竞品被 BD引发的下挫”、“BD迟迟不落地引发的下挫”、“BD不及预期引发的下挫”“即便 BD符合预期也下挫”。这四种“崩塌”的并列,本身就说明了当下市场预期的脆弱与放大。
![]()
作为医药研究员,我并不排斥“赌 BD”。在我看来,所谓“给 BD 定价”,本质上是借助可比交易,对同类管线做一个直观、具象的定价(传统的 DCF估值法离真实世界差别太大,而 PE 又无法给暂未创造营收的在研管线定价),而非押注某个纯粹的或有事件。
6 月 12 日我在《如何押注创新药的BD》一文中,详细阐述了将「N」业务视为或有 upside 的完整逻辑。然而其后三个月,“赌 BD”一路飞升,“赌 BD”逐渐从合理化变成妖魔化:从猜测最有机会的交易,到子虚莫有、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交易,都被市场提前计价;“可比交易定价法”逐渐异化为“预告式定价法”、“MNC 名片定价法”、“晒聊天记录截图定价法”。
当预期明显被透支时,我在 9 月 6 日《后BD时代》中明确警告,我们应把焦点移回 BD 落地后公司能够沉淀的长期价值,而不只是追逐短期的交易刺激。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自 9 月初开始,以“赌 BD”为主线的整个创新药行情,普遍来到阶段性高位。“赌 BD”的公司率先大幅回撤,甚至波及到其他“已 BD ”的公司。
这类预期若长时间未能通过实际BD落实验证,就容易滋生估值泡沫。一旦BD进度不及预期,相关公司的股价可能面临剧烈回调。
——后BD时代
为什么“赌 BD”会被妖魔化地炒作?我们应该理解其合理性:故事简单、易传播、见效快。一笔海外授权往往涉及数亿美元的首付款,动辄总金额上看十亿乃至几十亿美元,给投资者以公司“一夜之间估值飙升”的直观印象。
相比晦涩漫长的新药研发过程,BD交易的新闻通俗易懂,非医药背景的资金也能“一听就懂”其中利好逻辑。此外,有些公司有意将BD当作市值管理的催化剂,用一纸公告便撬动二级市场上涨,这是任何其他手段都难以达到的捷径。
然而,如果创新药行情完全被 BD 左右,就像吸食**,容易上瘾、不够健康。首先,大药的潜在BD机会有限,“题材真空期”难免来临。一家公司可用于对外授权的优质管线是有限的,每成交一项BD,就少一项可供讲故事的弹药。
当存量题材消耗殆尽时,板块将面临题材真空期,于是市场高低切,去到科技、半导体、稀土等新的热点板块。其次,BD的性感表象下暗藏很高的退货率,大部分交易其实都难完整兑现。那些总额十几亿美元的BD,真正落袋的可能只有两成。当投资者回过神来,理性认知这些交易对公司长期业绩的实际帮助有限,股价泡沫就难以为继。
这期间市场上有不少专业人士提示风险,甚至从 5 月 20 日创新药行情启动起就不断高声告诫“过高”“泥沙俱下”。我并不反对善意提醒,但也要承认:市场从来不是完全理性的,从来都是贪婪与恐惧交替出现。用自己期待的完美走势去要求市场,并据此嘲讽或鄙夷泡沫,并无意义。一个产业在边际方向发生改变时,泡沫往往是伴生物,自古以来皆如此。与其指责,不如理解;与其抗拒,不如利用。
今年这波由 BD 驱动的创新药热度使得市场忽略了一个更本质的事实——业绩。我对医药 14 个子板块25年中报梳理显示:无论从营收、净利润,还是扣非净利润的表现看,在我统计的样本中,创新药是唯一同时实现三项指标显著提升的分支,其他板块大体持平,几乎没有边际改善。
再看港股创新药龙头百济神州、信达生物扭亏为盈与 A 股艾力斯等黑马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的高增更加明确。我们应当意识到:创新药真正的变化,在于业绩,而不在于“谁有 BD”。今年“炒 BD”的行情,实则掩盖了创新药板块业绩明显转良的基本面变化。
所有公司的长期价值将忽视牛熊、无视周期,最终回归其本质的内在价值,而长期的内在价值将回归其长期业绩。这是所有市场中亘古不变的定律。
![]()
因此,当下的“泡沫出清”反而令我更乐观。那些基本面薄弱、借题材起舞的“妖股”可以涨 300%-400%,而真正踏实、有大 BD 背书、能在财务报表中兑现的公司只涨 100%-200%——这种相对涨幅结构,本就难以持续;这种与基本面南辕北辙的背离,本身就是非常荒谬且戏剧化的。
泡沫出清的过程里,劣质标的会被市场打回原形;优质公司也难免遭受错杀,但优质公司的承接能力比前者更强。历史经验证明,正是这种泡沫消退后的“无差别回撤+错杀”的阶段,为未来十年把握产业格局的人提供了最好的上场窗口。
![]()
资料来源:Wind,统计截至 10 月 27 日
我们因为长期经历低谷,所以牛市时不知所措;我们因为长期经历极度悲观的β,所以在一致乐观时惶恐;我们经历过太多次腰斩,所以对于突如其来的大涨幅杯弓蛇影。
但抛开刻舟求剑的尺度不谈,我们在大涨大跌之余,很难不忽略产业变化的根本事实:四年前的“牛市”里,PD-1 单抗的生物类似物撑起信达的 1600 亿,而四年后的今天,百亿营收、利润转盈,PD-1单抗、玛仕度肽和已出海的 IBI363 以及多款 ADC、TCE 共同撑起信达的 1500 亿,还未达到四年前的高点。
四年前,中国创新药是“PD-1 四小龙”在同一靶点的“高端仿制药”的价格大混战,抢占的是国产替代的国内院线份额,四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承认:尽管仍然鱼龙混杂,尽管还有乱象丛生,但中国创新药已是各种全球 FIC,BIC 靶点的百花齐放。
雪球三分法是雪球基于“长期投资+资产配置”推出的基金配置理念,通过资产分散、市场分散、时机分散这三大分散进行基金长期投资,从而实现投资收益来源多元化和风险分散化。点击下方图片立即领取课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