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的张大爷,有10年高血压病史,平时不爱运动,退休后每天除了吃饭就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睡觉。
3天前,张大爷晚上睡觉时觉得左腿有点发麻,以为是压到了,没在意;到了第二天晚上,左腿突然肿了起来,按压的时候特别疼,连翻身都困难,遂来就医。
医生进行体格检查,发现左小腿明显肿胀,皮肤发红,温度比右腿高,按压小腿后侧疼痛;测量腿围,左腿比右腿粗了4厘米。
结合张大爷的病史和症状,高度怀疑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立即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左腿胫后静脉、腓静脉内有血栓形成。同时,进一步做了肺动脉CTA,排除了肺栓塞。
与家属和患者沟通后,制定了治疗方案,先静脉输注低分子肝素抗凝,防止血栓扩大;3天后改为口服抗凝药,同时抬高左腿,促进血液回流,避免剧烈活动。
经过3个月的治疗,血栓基本溶解,血管通畅。
⚠️ 医生提醒:
血栓并非突然形成,血管内血栓从萌芽到堵塞血管,通常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不过血栓早期多有症状预警,一旦发现异常表现,务必及时检查。若延误治疗,血栓可能会脱落流至肺部引发肺栓塞,轻则胸闷咳嗽,重则呼吸困难、咯血,甚至猝死。此外,血栓还会堵住冠状动脉,易诱发冠心病、心梗,堵住脑动脉则可能造成脑栓塞、脑梗等危险情况,严重威胁健康。
血栓是指血液中的成分在心脏或血管内凝固形成的固体块状物。
正常情况下,血液是流动的,但在某些条件下,如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壁损伤等,血液会异常凝固,形成血栓。
血栓可以堵塞血管,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组织缺氧和功能障碍,甚至威胁生命。
01
日常出现这4种表现,可能是血栓在“报警”
01
单侧腿肿、疼痛,按压更明显
如果突然发现一条腿肿了,尤其是小腿部位,比另一条腿粗,按压的时候有明显疼痛,甚至影响翻身、走路,很可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信号。
这是因为下肢深静脉是血液回流到心脏的“通道”,如果血管内形成血栓,会堵塞通道,导致血液无法正常回流,淤积在腿部,就会出现肿胀;同时,血栓会刺激血管和周围组织,引发疼痛,尤其是按压时,刺激加重,疼痛更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肿胀通常是“单侧”的,因为血栓大多只堵塞一侧血管,很少同时堵塞两侧。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千万别按摩、热敷肿胀的腿。按摩可能会让血栓脱落,脱落的血栓会随着血液流动,堵塞肺部血管,引发肺栓塞,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平躺,抬高肿胀的腿,高于心脏水平,然后拨打120就医。
02
手脚发麻、发凉,活动后不缓解
如果经常觉得手脚发麻,比如手麻得握不住拳头,脚麻得没知觉,同时手脚摸起来比其他部位凉,即使活动一下,麻木、发凉的感觉也没缓解,可能是动脉血栓的信号。
动脉血栓是血管内的血栓堵塞了动脉,导致血液无法正常输送到手脚等末梢部位。血液能携带氧气和热量,一旦供血不足,手脚就会因为缺氧、缺热量而出现发麻、发凉的症状。
活动后虽然能让血液流动稍快,但因为血栓堵塞了血管,供血仍然不足,所以症状不会缓解。
如果不及时治疗,动脉堵塞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手脚缺血坏死,严重时甚至需要截肢。
03
睡觉时突然憋气、胸闷,坐起来才缓解
有些人睡觉时会突然觉得憋气、胸闷,好像胸口压了一块石头,呼吸困难,必须坐起来或者靠在枕头上才能稍微缓解,这种情况可能是“肺栓塞”的早期信号,而肺栓塞大多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发的。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如果血栓脱落,会随着血液流动向上,经过心脏,最终堵塞肺部的血管(肺动脉),引发肺栓塞。
睡觉时身体平躺,血液流动速度慢,血栓更容易脱落。而且平躺时肺部的血液回流增多,一旦肺动脉被堵塞,肺部的气体交换会受到影响,就会出现憋气、胸闷的症状。
坐起来后,肺部血液回流减少,憋气、胸闷的症状会暂时缓解,但这并不代表危险消失,反而说明血栓可能已经开始移动,随时有致命风险。
![]()
04
睡觉时频繁抽筋,尤其在小腿部位
很多人觉得睡觉时抽筋是“缺钙”,其实除了缺钙,血栓也可能导致频繁抽筋,尤其是小腿部位的抽筋,而且这种抽筋通常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按摩后也很难缓解。
小腿部位的静脉血管比较细,容易形成血栓。血栓会影响血液回流,导致小腿肌肉缺血、缺氧,肌肉在缺氧状态下会出现不自主的收缩,也就是抽筋。
与缺钙引起的抽筋不同,血栓引发的抽筋大多是单侧的,而且会伴随小腿肿胀、按压疼痛等症状。缺钙引起的抽筋通常是双侧的,按摩、补钙后会明显缓解。
如果平时不缺钙,却突然在睡觉时频繁出现小腿抽筋,尤其是单侧抽筋,别只想着补钙,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下肢血管,排除血栓的可能。
![]()
02
这5类人,一定要多注意
01
长期久坐、少动的人
如办公室白领、司机、退休后不爱运动的老人,长时间不活动会导致血液流动变慢,容易形成血栓;
02
有基础疾病的人
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房颤患者,这些疾病会损伤血管内皮,让血管变窄,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03
手术后、长期卧床的人
手术后身体活动减少,血液流动慢;长期卧床会导致肌肉收缩减少,无法“推动”血液回流,容易形成血栓;
04
孕妇和产后女性
孕期体内激素变化会让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防止分娩时出血过多),加上子宫压迫血管,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形成血栓;
05
肥胖、吸烟的人
肥胖会导致血管内脂肪堆积,影响血液流动;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血栓形成。
血栓不是 “突然来的”,它在发作前会通过睡觉中的异常迹象 “报警”,以上这些迹象千万不能忽视。尤其是高危人群,更要做好预防,多活动、多喝水、调整饮食、定期检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