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半年下降10亿、一年关停5600家店,曾经风光无限鸭货三巨头,似乎来到了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下班夜晚,你熟门熟路地走进灯火通明的卤味连锁店,随手夹了几根鸭脖、两对鸭翅、一小盒藕片。在心里估摸着,顶多三四十块钱吧。
![]()
然而,当收银员报出“您好,一共88元”时,你的大脑瞬间宕机、瞳孔地震。你看了眼袋子里那几块孤零零的骨头,又看了看自己手机里刚发的工资条,一种被“抢劫”的荒谬感油然而生。
这种被“背刺”的体验不是你的错觉。曾几何时,鸭脖作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市井小吃”,是普通人用十几块钱就能换来满嘴流油的快乐源泉。
如今,它却摇身一变成了餐饮界的知名“刺客”,价格直逼正餐、分量令人心酸。
更讽刺的是,当消费者因高昂的价格在柜台前望而却步时,柜台另一边的“鸭王”们日子却过得比消费者还惨:
带头大哥“绝味食品”因为一通“会计魔术”的骚操作,股票简称直接被冠以“ST”,市值从巅峰跌去80%,堪称A股“跳水冠军”。
曾经高傲的“鸭界爱马仕”周黑鸭,2025年上半年营收12.23亿元、同比下降2.9%;“万年老三”煌上煌同样凄惨,营收9.84亿元、同比下降7.19%,业绩与销量双双“稳定”下滑。
![]()
千亿市值的卤味江湖仿佛一夜之间天翻地覆,时代的神话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塌。鸭脖三巨头曾经为什么赚得盆满钵满?现在咋又都卖不动了?仅用“消费降级”,能解释一切吗?
今天,咱们就来看看这盘曾经价值千亿的“鸭子”,到底是怎么飞不动的。
绝味、煌上煌,加盟模式的致命黄昏
要理解绝味和煌上煌的困境,我们必须先了解他们赖以封神的“大规模加盟”模式。在过去的黄金十年,这套体系简直就是一台无情的“印钞机”。
它本质上不是To C的零售生意,而是一个面向加盟商的供应链生意。很神奇吧,这些品牌不直接从我们口袋里拿钱,而是先从加盟商身上“拔毛”。
那要怎么操作呢?
首先是卖“门票”,加盟商要想加盟,必须要先向品牌支付2-3万元的加盟费,这就成了品牌的第一笔稳定收入。
![]()
第二个收入来源,是向加盟商卖“装备”:开店的装修、货柜、甚至收银系统,都得从总部统一采购。
这些费用没有公开的标准,加盟商只有通过初审、复审和面试后才能知道具体数额,品牌因此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间。
第三个最核心的收入,是卖“原料”。所有加盟店的鸭脖、鸭翅等核心产品必须从总部进货,总部通过巨大的采购规模压低上游成本,再以“保护价”卖给加盟商,赚取稳定的差价。
这套模式简直是天才设计,公司是“轻资产”运营,开店的房租、人工等成本和风险由加盟商承担,品牌本身只需要专注于供应链管理、营销和开更多的店,就能实现利润爆炸式增长。
靠着这一处左手倒右手,绝味在巅峰时期开出了1.5万家店,门店数量比麦当劳和肯德基在中国的总和还多。
在彼时的资本市场眼中,这是一个完美的、可以无限复制的童话故事,门店越多、营收越高,股价就越坚挺。
![]()
不过任何指数级增长都有尽头,当“跑马圈地”的时代结束,这台“印钞机”开始暴露出“绞肉机”的狰狞面目。
因为市场饱和,这些门店陷入无止境的内卷。一条街上可以没有银行,但不能没有一家鸭脖店。当同一品牌的门店开始打架时,单店的客流量和营业额就被无限稀释。
不少加盟商辛辛苦苦跟同行智斗一天,却发现流水还不够付房租和员工工资。
另一方面,商铺租金和人力成本持续上涨,两座“成本大山”直接压在了加盟商身上。而总部为了维持利润率,供货价格也居高不下。
加盟商被夹在“高成本”和“低客流”之间,利润空间持续挤压,最后只能选择赔本赚吆喝。
这就导致了两个后果:
加盟商赚不到钱,谁还跟你玩?于是绝味和煌上煌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关店潮。这并非品牌的战略收缩,而是无数加盟商“幻梦都破碎”后的无奈选择。
![]()
更致命的是,那些没有关店、又赚不到钱的加盟商,为了生存会干什么?缺斤少两只是初级操作,还有部分人会绕过总部、进行违规操作,或者在食品保质期上做文章。
今年3月,西昌市市场监管局就在检查中发现,绝味鸭脖旗下某门店的22名从业人员所持有的健康证明均为伪造;
而南昌市市场监管局披露的信息显示,2021年煌上煌门店也曾因销售过期酱香鸭头被行政处罚。
由于这些品牌总部每年只有一两次检查,整个品控体系就形同虚设,成了鸭脖三巨头多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的关键。
周黑鸭的“高端”围城
如果说绝味和煌上煌的刹车始于“管不住”,那周黑鸭则困于“放不开”。它从一开始就给自己贴上了“高端”的标签,高端的秘诀就是“全直营”——所有门店都是自己开、自己管,员工都是自己的人。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品牌的装修、服务、产品品质都能做到标准化,完美维护了“干净、卫生、高品质”的形象,而且绝对的品控和定价权让全国成为“一盘棋”,降低了加盟商“作妖”的风险。
![]()
由于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产品从工厂直接到门店,周黑鸭的毛利率常年维持在60%左右的恐怖水平,远超30%左右的绝味和煌上煌。
这意味着卖100块钱的鸭脖,有60块都是毛利,简直是餐饮零售业的神话。
在消费力旺盛的年代,周黑鸭就像鸭脖界的苹果公司,独特的“甜辣”口味和高端定位让它俘获了大量城市白领和年轻消费者,靠品牌和体验赚取超额利润,活得非常滋润。
可惜当时代的车轮转向,“高端”就从勋章变成了沉重的枷锁。因为选址要求在机场、核心商圈这类高人流、高消费力的地段,周黑鸭每年都要承担高昂的租金成本。
“重资产”的运营模式,让它在扩张速度上远远慢于绝味和煌上煌。尤其是当“消费降级”成为社会共识。
大家不是没钱,只是不想再为不必要的“品牌溢价”买单的时候,周黑鸭的“高端”就显得无比尴尬。
眼看着业绩下滑、门店客流稀疏,周黑鸭终于坐不住了,2019年,它在“打脸”声中开放了加盟模式。不过这次“自救”,却让它陷入了更深的战略困境。
![]()
周黑鸭采取的是“发展式特许经营”模式,从资金实力和开店资源等多个方面对加盟商进行审核,加盟门槛极高,看上去更像是在找“城市合伙人”。
这种模式注定了门店扩张的速度依旧快不了,特许经营门店数量巅峰时期也才刚突破两千家。
这就引出了更核心的矛盾:周黑鸭的“贵族”血统跟它想搞的“平民”加盟天生八字不合,根本玩不到一块儿去。
如果维持直营店的高价,加盟商辛辛苦苦干一年,最后发现自己成了总部的“慈善义工”,毫无利润空间。
如果为加盟商降价供货,又会冲击原有的直营体系和高端定位,分分钟让“鸭界爱马仕”的人设崩塌成“鸭界拼多多”。
周黑鸭一边羡慕隔壁绝味和煌上煌在下沉市场开店开到飞起,也想去小区门口“接接地气”;一边又死死攥着自己“高大上”的偶像包袱不肯放,生怕别人说自己不高端了。
只能搞得自己像个纠结的恋爱脑,既要又要的心态让它的加盟策略显得扭扭捏捏、瞻前顾后。
![]()
结果就是它的加盟之路雷声大雨点小,没能挽救业绩的颓势,反而让自己的品牌定位变得愈发模糊。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特许经营门店已经下降至1291家,周黑鸭就这样被困在了自己亲手建造的“高端”围城里进退两难。
菜单“躺平”,信任“清零”
商业模式是导致三大巨头日益衰败的根基,产品和品牌信任则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两根稻草。
请你回想一下,过去五年、甚至十年,绝味、周黑鸭、煌上煌推出过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爆款新品”吗?答案大概率是:没有。
它们的菜单仿佛被时间冻结了,永远是鸭脖、鸭锁骨、藕片、毛豆那“老几样”。
口味上也基本没有迭代,在这个奶茶品牌每季度都要出联名新品、烘焙品牌把“中点西做”玩出花、连方便面都在不断推出新口味的时代,三巨头的产品研发部门仿佛集体放了长假。
![]()
Z世代的年轻人是在琳琅满目的新消费品牌轰炸下长大的,他们的味蕾更刁钻、更追求新奇体验。一成不变的老产品甚至不如稀奇古怪的主理人餐厅带来的诱惑更大,也就无法吸引新受众。
而当那些曾经的忠实粉丝在十年如一日的味觉重复里“吃腻了”,所谓的“品牌忠诚”就跟每年立下的减肥Flag一样说倒就倒。
毕竟,嘴巴的背叛可比心变得快多了,今天还鸭脖“爱你一万年”,明天就能被楼下新开的炸鸡店勾走。
当然,比创新停滞更可怕的是三巨头在价格上的持续傲慢。“听劝”营销火遍全网、让一众传统企业起死回生的时候,三大巨头却坚定地“捂住耳朵向后退”。
过去几年里,它们都进行过多轮“默契”的涨价,给出的理由往往是“原材料成本上涨”。
鸭副产品的价格确实有周期性波动,但问题在于涨价从来都是“涨上去就回不来”,即便在上游成本回落的周期里,好像也从未见过它们主动降价、回馈消费者。
![]()
这让“成本上涨”的借口就显得无比虚伪,也让消费者看清了涨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持和提升公司财报上的“毛利率”,给资本市场一个好看的数据。
可当一根鸭脖的价格脱离了它作为“平民小吃”的本质,且价格涨幅远远超过了普通人的收入涨幅时,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最宝贵的“信任”就被彻底透支了。
这种“背刺感”足以摧毁任何昔日的情怀,让三巨头从“解馋神器”沦为“消费刺客”,最终消失在年轻人的外卖订单里。
绝味、周黑鸭、煌上煌的集体困境,表面看是输给了“消费降级”的时代背景,实则是输给了忽视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自己。
对于鸭脖三巨头们来说,想赢回市场需要的不是更复杂的资本运作,而是回归到产品本身,回归到合理的价格,回归到对消费者的尊重。或许只有当它们真正放下身段,让我们能再次毫无压力地实现“鸭脖自由”时,这个故事才能书写出全新的篇章。
参考资料:
- 三巨头,大幅关店!网友吐槽吃不起
- 财务违规被ST 绝味食品接下来怎么走?
- 五年少计收入超7亿元,昔日“鸭脖大王”被迫戴帽ST
- 绝味鸭脖“食安危机”背后:加盟失控、业绩失速与信任崩塌 ——一场健康证造假引发的行业地震
- 闭店近600家、减员超500人,创始人接手一年的周黑鸭“向内动刀”
- “三十难立”,喊口号救不了周黑鸭
- “卤味三巨头”半年少卖10个亿:周黑鸭卖椰子水、绝味食品卖果酒、煌上煌押宝冻干
- 江西煌上煌屡上食安“黑榜” 托辞“加盟商不好管”暴露管理短板
- 周黑鸭经营模式升级,签约首批特许经营商
- 少报7亿装修款,长沙鸭脖大佬遭罚200万、
- 江西“鼠头鸭脖”涉事企业已被注销!曾因经营污染污不洁食品被罚
- 卤味“三巨头”,被年轻人“抛弃”
- 近千家加盟店离场 绝味食品迎来下滑“拐点”
- 关店上千家,市值暴跌550亿!鸭脖三巨头,个个都发愁
- 谁让中国人爱上了吃鸭脖?卤味三巨头20年从巅峰到衰落
- “卤味三巨头”半年闭店超1700家,曾馋哭无数年轻人的鸭货,没人买了?卤味为什么卖不动了?
- 【美食与资本19】绝味为什么吊打“鸭脖界爱马仕”周黑鸭?
- 月薪1万,已经啃不起鸭脖了
EUL:/ b@A.te 01/2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