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基层企业中不再是“空中楼阁”?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总工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通过系统化布局、品牌化运营与创新性融合,该区成功将“大思政课”融入企业班组、职工书屋与训练营地,探索出一条让思想引领“声”入人心、“融”入日常、“创”新见效的实践新路,为数十万产业工人提供了持续的精神滋养与奋斗动力。
![]()
让职工成为主角,是萧山“大思政课”的鲜明特色。每年举办的“职工说”宣讲大赛,不仅是语言的竞技,更是人才的孵化器。大赛选拔出的优秀宣讲员,组建成约30人的基层宣讲队伍,深入车间班组开展“班前十分钟”微宣讲。更值得一提的是,大赛将“赴基层宣讲”纳入决赛评分,激励选手主动下沉。同时,区总工会联动劳模工匠协会,整合先进模范资源,形成多元化宣讲阵容,让奋斗故事与红色理论通过“身边人”的生动讲述,飞入寻常班组,引发强烈共鸣。
班组是企业最微小的细胞,也是思政教育最重要的落脚点。萧山区总创新推出“学习型、和谐型、成长型、创新型、活力型”五型班组建设机制,将宏大的思政要求转化为可操作、可考核的具体行动。通过非评比式的成果分享会进行认定授牌,激发了企业的参与感与荣誉感。
依托遍布全区的79家市级以上职工书屋,萧山区总工会打造了“悦读荟”品牌活动。自2022年起,联合专业读书会每年开展15场以上高质量阅读活动,由领读者带领深度共读。通过培育150余名基层领读员,构建了区、镇、企业三级阅读推广体系。活动中设置的“劳模工匠荐书”环节,将价值引领融入书香,有效提升了职工人文素养,营造了“工会引领、职工参与、企业受益”的良性文化生态。
班组长是连接管理与一线的关键桥梁。萧山区总工会连续三年举办“匠心学院”班组长训练营,创新设计“红色领航+管理提升+AI赋能”课程体系。首堂课参观工运史馆、聆听党课,筑牢思想根基;后续课程则注重实战,鼓励学员上台宣讲,提升其开展“车间思政课”的能力。许多班组长反馈,训练营解决了企业在内部开展思政教育的难题,实现了“培训一人、带动一班”的辐射效应,让思政课堂在机器轰鸣中真正“活”了起来。
顺应融媒体趋势,萧山区总积极建立视频号,并联合专业团队密集制作劳模工匠、先进班组等系列短视频。内容在“萧山发布”等官方平台及自有抖音号、视频号同步展播,其中抖音号在杭州工会系统内排名靠前,构筑了线上线下联动的立体宣传矩阵。此举让职工奋斗故事突破时空限制,得以更广泛、更生动地传播,持续释放出激励人心的正能量。(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邹倜然 通讯员王建辉)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