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姆达尼当选纽约市长,并公开喊话:“我是特朗普最坏的噩梦!”
![]()
像是一记重拳,打进了美国政治深层裂痕。
这位民主党进步派候选人以50.4%对41.6%的优势击败前州长安德鲁·科莫,成为纽约历史上首位千禧一代市长、首位穆斯林市长和首位印度裔市长。
![]()
这一结果像一记重拳,狠狠砸在美国早已存在深层裂痕的政治版图上,而裂痕背后,是两种价值观、两代人、两个政党的激烈碰撞。
马姆达尼的崛起本身就是一部政治逆袭史。去年10月宣布竞选时,他还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州议员,甚至大多数纽约市民都不知道他的名字。7岁随家人从乌干达移居纽约的经历,让他对这座城市的底层困境有着切身体会。
![]()
在鲍登学院获得非洲研究学士学位后,他曾担任房地产顾问,每天帮皇后区低收入家庭与银行交涉避免房屋被收回,这段“与唯利是图的银行打交道的经历”成为他从政的直接动因。
2020年当选州众议员后,他两次连任期间推动的租户保护法案和低收入家庭医疗保障计划,为他积累了扎实的基层口碑。
这场选举从一开始就充满戏剧性。在民主党初选中,马姆达尼爆冷击败政治资本雄厚的前州长安德鲁·科莫,让整个美国政坛为之震动。
![]()
科莫不甘心失败,以独立候选人身份继续参选,使得选举形成马姆达尼、科莫与共和党候选人柯蒂斯·斯利瓦三足鼎立的局面。
此时,远在华盛顿的总统特朗普突然下场干预,他不仅在社交平台上大骂马姆达尼是“已被证实且自称的‘反犹分子’”,还呼吁选民“任何投票给祖赫兰·马姆达尼的犹太人都是愚蠢的人”,甚至威胁若马姆达尼获胜,将向“心爱的家乡”纽约仅提供“最低限度”的联邦资金。
![]()
特朗普的介入非但没能阻止马姆达尼的势头,反而激化了纽约选民对建制派的不满,连一些原本摇摆的中间派选民都倒向了这位年轻的进步派候选人。
马姆达尼之所以被特朗普视为“噩梦”,根源在于两人政策主张的根本对立。
![]()
这位年轻市长的竞选纲领直指纽约市民最关心的生活成本问题:承诺实施公交免费政策、将最低时薪提高到25美元、对年收入超过50万美元的富人加税、冻结租金上涨并设立市营杂货店平抑物价。
这些政策与特朗普任内推行的“减税法案”和“小政府”理念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对富人加税的主张,直接触碰了特朗普及其背后精英阶层的利益。
更让特朗普难以接受的是马姆达尼在外交议题上的立场,他直言不讳地支持巴勒斯坦,指控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是“种族灭绝”,甚至表示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踏入纽约市,将依据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予以逮捕。
![]()
这种与美国传统亲以政策背道而驰的表态,在特朗普看来是“背叛美国盟友”,但在纽约大量阿拉伯裔和进步派选民中却引发强烈共鸣。
这场选举的结果,本质上是美国政治极化的集中体现。马姆达尼的胜选离不开进步派阵营的鼎力支持,联邦参议员伯尼·桑德斯从初选阶段就为他站台。
前副总统哈里斯、纽约州州长霍楚尔和联邦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杰弗里斯也纷纷背书,连前总统奥巴马都在选举前三天致电马姆达尼表示“愿为其出谋划策”。
![]()
这种跨代际的支持,反映出民主党内部进步派势力的崛起。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杰弗里斯在胜选当晚就高调宣称:“民主党在全国多场选举中决定性击败特朗普和共和党人,民主党回来了。”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马姆达尼的成功模式可能成为民主党在2026年中期选举和2028年大选中的复制样本。
但表面的胜利背后,美国社会的深层裂痕却在进一步扩大。马姆达尼的穆斯林身份和移民背景,成为特朗普攻击的重要靶点。
![]()
生于纽约的特朗普多次在集会上强调“本土优先”,将马姆达尼的当选描绘成“纽约的灾难”,声称“这座伟大城市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为零,甚至都会活不下去……将完全、彻底地陷入经济和社会灾难”。
这种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攻击,在纽约的犹太社群和保守派选民中获得不少响应。尽管马姆达尼反复澄清自己反对任何形式的反犹主义,但他对巴以问题的强硬立场,确实导致部分犹太选民对他产生疑虑。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场选举暴露了美国两党政治的异化。为了阻止马姆达尼胜选,特朗普领导的共和党竟然转而支持“温和派民主党人”科莫,试图形成“抗马统一战线”。
![]()
这种跨党派的政治操作,打破了传统两党竞争的边界,也让美国的政党政治更加脱离政策本身,沦为纯粹的权力博弈。
而民主党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虽然进步派占据上风,但不少建制派人士对马姆达尼的激进政策持保留态度,担心他的当选会影响民主党在温和选区的支持率。
马姆达尼的崛起,某种程度上是纽约市民对现状不满的集中爆发。
![]()
数据显示,在布朗克斯、皇后区等少数族裔集中的区域,马姆达尼的得票率超过60%,而在曼哈顿的富人区,科莫则占据明显优势,这种鲜明的地域投票差异,正是美国社会分裂的真实写照。
对于特朗普而言,马姆达尼的当选确实是一场“噩梦”。这位年轻的穆斯林市长不仅代表着与他截然相反的政治理念,更象征着美国社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
![]()
随着少数族裔人口比例的不断上升,年轻选民政治参与度的提高,特朗普所代表的保守主义势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马姆达尼的胜选,无疑为民主党进步派注入了强心剂,也让他们看到了在2028年大选中击败特朗普及其派系的希望。
但这场“噩梦”的背后,是美国政治体制难以破解的困局。
马姆达尼的政策主张能否落地,还是一个未知数。他要面对纽约市议会的牵制,要应对特朗普可能的联邦资金削减,还要化解民主党内部的分歧。免费公交政策需要每年投入约12亿美元,对富人加税也可能引发资本外流,这些现实问题都考验着这位年轻市长的执政能力。
无论如何,马姆达尼的当选已经成为美国政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那句“我是特朗普最坏的噩梦”,不仅是对政治对手的宣战,更是对美国现有政治秩序的挑战。
参考资料:
纽约新市长上任,曾自称“特朗普的噩梦”——北京日报
![]()
国际观察丨“90后”当选纽约市长 美国政坛“新气象”?——中国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