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当地时间11月4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迈入第35天,追平史上最长停摆纪录的同一天,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穆罕默德·阿里国际机场附近传来巨响。一架机龄34年的波音MD-11宽体货机从53米高空径直坠落,满油状态下的剧烈爆炸让现场瞬间沦为火海,周边仓库被烈焰吞噬,黑烟在逆温层作用下攀升至3000英尺高空,远在印第安纳州新奥尔巴尼的居民都能清晰望见这条狰狞的黑色烟柱。机场周边散落着飞机残骸碎片,消防车的警报声彻夜未歇,警方紧急划定五英里避难区,要求居民就地滞留。
截至11月5日,这场空难的死亡人数已升至9人,仍有16个家庭报告亲属失踪,路易斯维尔市长格林伯格坦言遇难人数可能还会增加。救援人员天亮后重返火场,法医通宵鉴别遗体,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调查人员才姗姗来迟。诡异的是,面对如此惨重的伤亡,美国政府主管部门全程保持沉默,这种沉默背后藏着难以启齿的真相——这架早该退役的老飞机,因美国货运体系资金短缺迟迟未能更新,美联邦航空部门长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政府停摆导致空管人员无薪上岗、监管体系彻底瘫痪,最终将隐患酿成惨剧。
![]()
谁能想到,全球最发达的国家会让34年机龄的货机继续执飞?要知道MD-11这类宽体货机的设计服役年限通常不超过25年,超期服役的机身结构、老化的航电系统本就暗藏风险,再加上空管人员在无薪状态下的疲劳工作,这场灾难从政府停摆的那一刻起就埋下了伏笔。更讽刺的是,当普通民众为生命安全担忧时,美国政客们仍在为权力博弈乐此不疲。副总统万斯公然宣称“停摆将持续至11月下旬”,特朗普在14次谈判无果后直言“不打算妥协”,言外之意就是让政府继续关门,让民众的苦难成为两党斗争的筹码。
这场停摆的根源早已不是简单的预算分歧,而是两党在《平价医疗法案》补贴问题上的死磕。参院民主党人坚持要“加强版”补贴,共和党则坚决反对该法案,加上11月4日恰逢多项关键地方选举,双方都不愿在选举前夕退让,导致参院14次投票都未能通过临时拨款法案。有趣的是,无论两党吵得多凶,总统和议员的工资受宪法保护照发不误,受苦的永远是普通民众:4200万低收入人群面临食品援助中断,70多万联邦雇员无薪上班或被裁员,320多万民航乘客因空管短缺遭遇航班延误,早期教育中心濒临关闭,疾控和药监部门工作放缓,联邦相关诉讼审理大面积延后。
![]()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早有预警,持续停摆可能造成70亿至1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关键经济数据的断档更让市场信心受挫。但这些数字似乎从未触动政客们的神经,他们一边相互指责,共和党称民主党“厚颜无耻”,民主党指责共和党“拒绝协商”,一边将民众的安危抛诸脑后。共和党参议员约翰·肯尼迪直言“看不到任何出路”,民主党众议员高野则把皮球踢给特朗普,这种推诿扯皮让停摆僵局看不到破解的希望。
最新民调显示,49%的美国人认为“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不足一成的人认可“当下是最好时代”。当政府停摆打破历史纪录,当空难惨剧揭露监管瘫痪,当两党博弈无视民生疾苦,这样的民调结果并不意外。这架坠毁的MD-11货机,更像是美国体制失灵的一个缩影——政客们为了权力争夺,可以让政府停摆,可以让监管失效,可以让民众的生命安全为政治博弈买单。
![]()
如今,美国政府停摆已进入第36天,打破了最长纪录,而空难的救援和调查仍在继续,更多家庭可能要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那些无薪工作的空管人员、失去食品援助的低收入者、因航班延误滞留的旅客,他们都是这场政治闹剧的牺牲品。特朗普们口中的“不妥协”,背后是无数普通美国人的血与泪,这样的“坚持”究竟是为了国家利益,还是为了一己私欲,答案早已不言而喻。当一个国家的政客将权力凌驾于民众福祉之上,当体制失灵导致悲剧频发,所谓的“最好时代”,注定只能停留在过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