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战场有一种新的常态,俄军炮火密度、无人机偷袭和地面推进都可以维持较快节奏,补给线也不像一开始那么紧绷了,夜间袭击多到经常断电,电网跟城市供电都好几次中断,乌克兰防空跟雷达系统要长时间待命,从这些现象就可以看出来,俄罗斯工业和兵力过去两年并没有被切断,而是悄悄地在恢复,这种恢复不是因为一个原因造成的,三条外部通道一起起作用,一是中国的机床,二是伊朗的无人机跟导弹,三是朝鲜大量的人力支援还有弹药。
![]()
装备生产端是高精度加工能力,精密机床决定坦克导弹防空的外壳零件能有多快多准地造出来。2022年下半年起俄从中国进口的数控机床数量不少。官方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机床进口中来自中国的超过4成;相关研究机构估计俄罗斯从中国欧洲购买了180亿左右美元的机床,其中最大的份额在中国手中。入境货物常由电商平台或中间商下单,在宁波上海等港口坐船运走,再用铁道直达乌拉尔和其它重工业基地,早先到货设备和零配件是在西方转口管控收拢之前就存在库存里边,可以支撑一两个月的生产运转情况。
技术层面上很明显,五轴联动加工中心这种东西把以前手工修整的外壳误差降到微米级,零部件装配时间缩短了不少,有关机构估计2024年俄罗斯国防工业总体产能提高了大概60%,导弹产量由每月几百枚变成每个月超过一千枚,防空导弹生产线上的中国机床渗透率被估算得特别高,这也就使得S - 400之类系统组装速度变得更快一点,坦克还有装甲车也生产出不少,在2025年上半年俄方装甲车辆月均产出量大约稳定在1500辆上下这么一种情况里头,这个数值相较于战前时期或者说早起阶段而言要大得多些。国内不是全部依靠进口设备,苏联人一引进就直接扩建本国车间搞本土化生产转换路径,有报告指出国防工业扩张达到两三成程度。
![]()
,这些抵达后有些整机在俄境内用本地名义组装投入战斗使用,俄罗斯方面把部分型号取名Geran-2。到2025年为止,俄罗斯发射该类同类型无人机的数量大幅增多,据统计接近四万四千架,比起前一年增长好几倍,伊朗转让部分生产技术之后,俄国内也有了生产线,在某份报告中提及,到了2025年春天的时候,每个月大约能国产一百七十架这种类型的机型。 作战层面,这种低成本、长航程的无人机主要是针对后方补给点、能源设施和城市目标发起攻击。由于数量众多且价格便宜,所以饱和打击会令防空压力倍增,拦截效率无法一一对应起来,在2025年有新消息传出称伊朗答应供给俄短程弹道导弹Fath-360,第一批数百枚经由里海沿岸运送过去并在顿涅茨克方向投入使用,这又增添了俄罗斯远程打击的新手段。
制造调试方面,俄方还对无人机的电子和控制模块做了本地化改良,俄制电子命中率明显提升,基线命中率被估达八成以上,有媒体和情报机构说除了伊朗技术转让外第三方专家也加快了进程,有人报告技术人员帮忙在路径规划、自动化调试上加入了更多算法元素从而提升了突防能力。
![]()
第三条线朝鲜的,从2023年春开始给俄送炮弹和其他子弹。数量不少,情报说经多次海运往符拉迪沃斯托克等港约发运二万八千个集装箱,相当于十二点二百万发左右122和152毫米口径炮弹,这数目占了俄军对这一类常规炮弹需求的一半以上还多些,后来又供应KN-23型短程弹道导弹、各种型号多管火箭以及自行火炮这些装备,海上路线都送到远东港口再换上火车去前线地方,朝方军需品一下来就把前线上火力密度提升许多,防区的压力就变得更大,防线不断被轰击。
除了弹药,朝鲜也向俄罗斯派出人员支援。最早一批大约三千人的部队在2024年十月到达,在数月后人数持续上升,到了2025年四月份时,朝鲜方面承认派出的人员总数已经超过了万人,年底估计会有接近一万两千人规模,部署地点主要集中在库尔斯克、苏梅这些方向上,执行步兵突击以及阵地防守任务,并且填补了俄方地面作战中的人力空缺情况出现个别朝方人员被俘并公开表示投奔他方意愿的事情,在媒体上引起了关注但是总体来说援兵还是对俄方行动形成了实质上的支持作用。作为交换条件俄罗斯会给予朝鲜相应的技术支持用于潜艇或者导弹升级事宜而双方也就建立起了互利互惠的关系模式存在。
![]()
把三条线放一起,就能看出彼此互补的情况,机床和加工设备确保大规模生产武器装备,伊朗交付的无人机、导弹让俄方具备远程打击和持续空中压制能力,朝鲜提供的大量弹药、人员补足了火力与人力消耗,在很多分析里,这种协同作用使得俄军在一段时间内恢复攻势能力,限制对方反攻的空间。西方曾经给俄罗斯施加上万项制裁,主要针对的是切断关键零部件和高端设备供应,并试图阻止第三方转手,但是全球化造成的产业链以及替代市场却使这些限制并未完全奏效。
从实务上说有几点事实需要注意,机床采购价格、交货速度以及可接受的精度使得中国成为了可行的替代源;伊朗即便受到制裁依旧可以通过加班加点保持产量高;朝鲜借助了和海运铁路相配合的物流以批量输出弹药。各方都利用现有的渠道及库存来规避被直接制裁的效果。情报机构和研究所所发出的多份报告能够为这一点提供佐证,并且这些报告之间也有不同之处:有些数据是基于估算得出的。
![]()
对外政策上,这有两层启示。一是封锁式策略对分散又互相联系的供应链效果不好;二是伙伴国间互换与技术转移会拉长被制裁国家恢复期,现在时间与外界支援持续性决定未来战局走向,如果这些渠道畅通无阻,俄方在谈判桌上更有底气,反之则产能和兵力恢复变慢。
综合以上,现在的局势不是一项援助能够解释的。机床、无人机和弹药三条线构筑了俄罗斯重建产能并保持作战节奏的基础,对希望用制裁改变战局的国家来说,这意味着不可能通过一种方式彻底阻断军事供应链,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些外部途径能支撑多久,以及国际社会能在多大程度上识别和遏制这些替代路径。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