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7日报道,5日的海南三亚某军港海风猎猎,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入列授旗仪式。当八一军旗在舰艏缓缓升起,舰上官兵整齐列队敬礼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这一时刻不仅见证着一艘“海上巨舰”的正式服役,更标志着中国航母发展迈入了全新阶段。舷号“18”的福建舰,是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2022年6月下水命名时就引发全球关注,从设计图纸到舰体建造,每一个环节都凝结着中国军工的自主创新成果,尤其是其搭载的电磁弹射技术,更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准。
![]()
福建舰的入列,蕴含着三重关乎中国海军发展的关键意义。它清晰地展现了海军从近海防御型向远海防卫型转型的扎实成果,过去海军以近海任务为主,如今随着远海训练、护航等任务日益增多,福建舰的加入让远海防卫有了更强大的装备支撑,能更好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安全形势。这一时刻也宣告中国正式进入三航母时代,辽宁舰、山东舰已形成成熟的作战训练体系,加上福建舰,三艘航母可实现更灵活的部署调度,无论是近海警戒还是远海协同,都有了更充足的力量保障。同时,电磁弹射技术的实战应用,让中国海军跳过了传统蒸汽弹射的局限,直接开启电磁弹射航母时代,技术代差的缩小让中国航母在全球同类装备中占据了重要一席。
![]()
而福建舰带来的能力飞跃,更是超出了预期的三方面,形成了实实在在的四重突破。第一重是舰载战斗机作战能力的质的提升,歼 - 15T、歼 - 35等舰载机借助电磁弹射系统,可满载燃料和弹药起飞,不再受滑跃起飞的重量限制,作战半径和打击威力大幅增强,能更高效地执行对海、对空、对陆打击任务。第二重是航母作战效率的显著提升,电磁弹射的起降间隔比蒸汽弹射缩短近一半,航母在单位时间内可出动更多架次战机,从侦察预警到火力突击的节奏更快,战场响应能力大大提高。
![]()
第三重是航母编队攻防一体体系的完善,福建舰搭配055型驱逐舰、护卫舰、核潜艇等舰艇,加上空警 - 600舰载预警机的空中指挥,构建起从空中到水面、从水面到水下的立体防御网,既能主动发起多维度打击,也能有效拦截来袭导弹和战机。第四重则是自主技术体系的全面飞跃,福建舰从舰体设计到电磁弹射核心部件,全流程实现国产化,没有依赖任何国外技术,这不仅提升了航母本身的可靠性,还带动了材料科学、电子工程、船舶制造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升级,为后续装备研发积累了宝贵的自主经验。
![]()
不过,三航母时代的到来只是中国航母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从辽宁舰的改造探索,到山东舰的自主建造,再到福建舰的技术跨越,中国航母用十几年时间走完了其他国家几十年的发展路程,但这并不会是终点。随着电磁弹射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未来航母可能在动力系统、舰载机数量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甚至有望向核动力方向探索。而且,航母的发展不仅是军事领域的进步,还能带动海洋经济、科研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比如舰载机研发推动航空工业创新,航母配套设施建设促进船舶制造业升级。福建舰的入列,是中国国防科技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中国海军迈向深蓝的坚实一步,未来还会有更多“国之重器”不断涌现,守护着国家的海洋权益和发展利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