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打造历史上首届“碳中和”全运会,广东赛区的89个场馆目前已经交付使用,这些场馆里有什么“绿色密码”,我们先到国内首个零碳体育场馆——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攀岩场去看看。
大学城零碳攀岩场
自己发电 还会省钱
总台央视记者武兵介绍,她刚踏进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攀岩场,目光就被两样东西吸引——墙上五颜六色的“凸起疙瘩”,以及密密麻麻的“蓝色小方块”。这两个看似普通的设计,实则藏着让该场馆成为“国内首批零碳体育场馆”的关键秘密,戳视频↑一起来探寻这个能“自己发电、还会省钱”的赛场有多酷。
天河体育场
环保技术组合拳 降碳率超56%
作为广州的体育符号之一,天河体育中心承办过六运会、九运会和亚运会的赛事,此次十五运会,天河体育中心承担足球、排球、三人篮球等多项赛事任务,那里又有怎样的改变呢?
据介绍,天河体育中心的场馆改造是通过系统应用节能环保建材、高效机电设备、智慧照明系统,配合海绵城市措施,形成技术组合拳,有效降低场馆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
总台记者刘润泽介绍,天河体育场的外窗采用隔热铝合金窗框搭配低辐射中空玻璃。就像给建筑涂了防晒霜,能够大量反射太阳辐射,有效降低室内空调负荷。
![]()
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绿色低碳设计负责人 谭海阳:改造之后,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的建筑的降碳率可以达到56.9%。我们采用的是高效的全直流变频空调系统,它相比节能标准还可以进一步降低11%到23%的能耗。
为打造史上首届碳中和全运会,场馆里在很多看似不起眼的细节融入了“绿色低碳”理念。
![]()
总台记者 刘润泽:我国自主研发的预制型橡胶跑道系统具备防滑耐磨功能,又提供优秀的冲击吸收,全套生产回收闭路循环,低碳零废。
![]()
跑道研发人员 陈晨:在低碳这一块,我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其实大量启用现在数字化的控制过程,让整个的生产过程中能耗降到最低,排放也降到最低。
延续绿色理念
“无废全运”贯穿始终
在本次全运会的场馆改造过程中,设计单位将 “无废” 理念贯穿始终。绿色不仅在场馆里,更是延续到赛后,场馆化身全民健身空间,让绿色办赛的 “密码” 持续释放生态价值。
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天体改造项目负责人 聂珺:在这一次的场馆改造中,除了要满足全运会比赛,我们把赛后的市民的需求也作为改造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
在看不见的场馆幕后,数字化技术已经运用在能源消耗的精细化管理。天河体育中心的能碳管理平台系统大屏上,用电量、用水量、碳排放量及环境参数实时跳动,各类数据一目了然。
![]()
能碳管理平台系统负责人 马中旺:还可以针对能耗使用的异常情况进行预警,比如说当天的用量超过30天平均值的时候,我们平台会产生一些告警。通知场馆方关注能耗的使用情况。
![]()
此外,为推动 “无废全运” 落地,广东环境部门赛前做好绿色规划:场馆建设优先用可循环材料,赛事物资推行绿色采购,以电子门票、数字化指南减少纸张消耗。
![]()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副处长 李楠:赛时我们推动固体废物应减尽减,推动构建赛时赛事场馆可回收物分类体系,布设智能化的垃圾分类回收设施。赛后的物资设施方面,倡导循环利用,应用尽用,永久性赛事场馆在赛后进行多元高效再利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