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遗臭万载的5个三国名人,三国演义却把他们洗白,洗成了正派。
所谓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三国乱世背叛不可怕,合情合理的背叛可以理解,但不能太过分了,背叛了还刺杀旧主的,这就说不过去了。从弑父的行为上来判断此人人品肯定差。盘点正史上遗臭万载的5个三国名人,《三国演义》却把他们过分洗白了,让大家感觉是正派了。
![]()
1、马超
来看看当时同时代的人对马超的评价。张鲁的幕僚评价过马超:有人若此不爱其亲,焉能爱人?因为马超曾短暂投靠过汉中郡的张鲁,但马超和曹操决裂打仗导致了家族几百人口被杀,这一罪名连张鲁的幕僚都看不下去了。
杨阜评价马超:马超背父叛君,虐杀州将,岂独阜之忧责,一州士大夫皆蒙其耻。杨阜是曹操的名臣,曾从讨汉中,凉州天水郡人,他直接批评了马超:背父叛君,不忠不义,为读书人所不齿。但因为《三国演义》突出五虎将之名号,突出打仗勇猛之强悍,导致了对马超品行描写得忽略了,其实马超道德真的很低下,毫无情义可言。
2、杨仪
《三国演义》对于魏延和杨仪两个人的内斗恩怨,把责任都归于了魏延,因为魏延天生有反骨。但其实不然,魏延虽然有其性格的弊端,莽撞、粗暴等等,但杨仪也不是什么好货色。正史上杨仪也干了很多离谱的事情:
1、魏延死了,杨仪还要踩魏延的头,羞辱他。《三国志》记载:杨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杨仪,杨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杨仪好歹是个读书人啊,得饶人处且饶人,一点格局都没有。
2、杨仪才是真正说过要投靠曹魏的小人,魏延没有说过,魏延就是想要权力。
![]()
3、许攸
当时人荀彧评价许攸:许攸贪而不治。许攸这个人虽然有智慧有才能,但人品着实不太好,官渡之战临阵倒戈已经是没有道德了,关键许攸还恬不知耻,反而更加狂妄了。《后汉书》记载:会许攸家犯法,审配收系之,许攸不得志,遂奔曹操。人品真不行,说背叛就背叛,还以为背叛是一种骄傲。《三国演义》其实过分刻画了许攸,在袁绍的谋士阵营中,其实许攸只是一部分而已,沮授、田丰才是顶级谋士,许攸只能算次顶级。
4、张松
张松献图竟然被《三国演义》大书特书,张松这个人虽然有才,但是人品确实不太行。《益部耆旧杂记》也评价张松:张松为人短小,放荡不治节操,然识达精果,有才干。人品的形容就是:放荡不治节操。但凡忠义之人,也不至于把益州地图给这给那啊,优秀的主公真打来了,那没办法,可以理解,只能投降,但主动出去迎接优秀的主公来打老主公,这就是人品问题了。
![]()
5、陈宫
《英雄记》记载了:昔曹氏待陈公台如赤子,犹舍而来。今将军厚陈公台不过于曹公,而欲委全城,捐妻子,孤军远出,若一旦有变,妾岂得为将军妻哉!这是吕布的老婆对陈宫的评价,不得不说,确实也很有道理。当年,陈宫背叛了曹操,迎战吕布,打得曹操只剩下了鄄城、范、东阿三座县城,差点灭了曹操,这也说明了陈宫这个人人品也差。有才是有才,人品差是人品差。连吕布的老婆都认为陈宫靠不住,山穷水尽的时候陈宫也可能再次背叛吕布。
《三国演义》中是过分突出了曹操的坏,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其实陈宫本人估计也不是什么好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