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人报名参拍,超260人设置提醒,超8600次围观——备受关注的时光漫城“凶宅”成功拍卖。
![]()
这套法拍房是一套建面约124㎡的11层洋房,起拍价约60.62万元,折合单价仅约4889元/㎡。
尽管拍卖页面明确提示“该房屋内曾发生过非正常死亡”,但由于价格优势显著,仍吸引到6人报名竞拍,经过轮加价,最终以总价约74.56万、单价约6013元/㎡成交。
![]()
事实上,该成交价仍远低于市场水平。据二手平台数据显示,10月份时光漫城共成交17套二手房(15套高层+2套洋房),整体成交均价为0.99万/㎡,洋房实际成交价在1.2万-1.3万/㎡左右。
![]()
“凶宅”并非严格的法律概念,一般指发生过自杀、他杀等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房屋。在司法拍卖中,这类房产的处置涉及多项法律规范。
从合法性来看,“凶宅”是可以被拍卖的。司法拍卖是法院为实现债权而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只要房屋权属清晰,不涉及产权争议或国家机密等禁止情形,即可依法进行拍卖。
但鉴于房屋的特殊性,法律对拍卖机构设定了更为严格的告知义务。拍卖公告中必须如实披露“非正常死亡”信息,并以加粗、标色等方式作出重点提示。若未履行该义务,可能因违反《民法典》中的诚信原则与反欺诈条款,导致交易存在瑕疵。
在价值评估方面,尽管我国房地产估价规范未将“非正常死亡”列为减价因素,但受公众心理认知影响,“凶宅”的市场价格通常低于同地段普通住宅。
然而,这种价格落差也催生了特殊的市场机遇。 尽管这类房屋被贴上“不祥”标签,有悖于传统居住观念,但其远低于市价的优势,仍吸引部分购房者跃跃欲试。甚至在一线城市,只要价格足够低,“凶宅”也能成为抢手货。
比如位于成都市成华区核心地段的“凶宅”,起拍价仅26.6万,吸引到92人报名,经过40轮角逐,最终以105.6万成交,溢价率近300%。这场拍卖吸引超4700人设置提醒,围观次数突破15万,关注度极高。
![]()
当购买一套房,意味着掏空六个钱包,甚至背负半生债务时,对“家”的渴望,与对“凶宅”的忌讳,成了一道现实的权衡题。
有人选择克服心理障碍,做出务实选择。对于他们而言,“凶宅”背后所承载的心理阴影,可以让位于一个能够遮风挡雨的“红本”。但无论如何,购买“凶宅”都是一项需慎之又慎的决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