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计划11月5日返回地球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们,突然被一条紧急通知按下“暂停键”——飞船疑似被太空微小碎片撞击,专家团队需要时间评估风险。消息一出,许多网友疑惑:这些连肉眼都难看清的太空垃圾,究竟哪来的“胆子”敢撞飞船?难道我们的航天科技还防不住几粒“宇宙灰尘”?
![]()
其实,这些耽误航天员回家的“罪魁祸首”,来历可不简单。废弃的卫星、火箭残骸、甚至宇航员不小心掉落的扳手,都可能变成高速飞行的“太空子弹”。别看它们个头小,速度却快得吓人——每秒7到10公里,相当于子弹的10倍!专家打了个比方:一粒米大小的碎片撞上飞船,威力堪比手榴弹,轻则划伤太阳能板,重则直接击穿舱壁。更可怕的是,这些碎片一旦连环相撞,还会像滚雪球一样越变越多,最终可能把地球轨道变成“垃圾场”,未来连发射火箭都得“躲着走”。
普通人对太空碎片的印象,或许还停留在电影里宇航员潇洒躲陨石的画面。但现实远比电影残酷:航天员出舱时若被0.1毫米的碎片击中,防护服可能瞬间穿孔;而飞船若被10厘米以上的残骸撞上,结局可能就是灾难性的。难怪这次神舟二十号宁可推迟回家,也要先确保万无一失。
![]()
人类对付这些“太空钉子户”的办法,听起来像科幻大片。比如用激光把碎片烧成渣,或者发射带网的卫星当“宇宙清洁工”。但目前最靠谱的还是“躲”字诀——地面雷达24小时扫描,一旦发现危险就指挥飞船变轨。有网友调侃:“原来宇航员不仅要学科学,还得会玩‘躲闪游戏’!”不过也有悲观派担心:现在能躲,以后垃圾堆满轨道了怎么办?难道真要像《流浪地球》里演的那样,开着飞船撞出一条路?
【争议思考】
太空垃圾看似遥远,实则关乎每个依赖卫星导航、天气预报的普通人。当科技进步的“副产品”开始威胁人类自身,我们是否该反思:征服宇宙的脚步,是否也该留下清洁的足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