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天看景,晚上走人”—— 这是很多传统景区的真实写照。随着高铁网络普及、旅游消费升级,依赖单一门票收入的盈利模式早已难以为继。数据显示,即使是贵州黄果树这样的 5A 级景区,也曾面临 “高铁通了,游客走得更快了” 的困境,留客难、消费弱成为行业共性痛点。而江苏省文旅厅的统计更具代表性:2024 年前三季度,全省 4A 及以上景区二次消费占比已达 55%,政策明确 2026 年要突破 60%,这意味着 “后门票时代” 已然来临。
景区们的焦虑显而易见:投巨资建的民宿空房率飙到 70%,文创店库存堆积如山却总缺爆款,餐饮翻台率不足 1,游客买张门票就 “打卡即走”。问题的核心不在于资源不足,而在于 “数据不通、体验不深、运营不活”—— 当票务、餐饮、文创、住宿各搞各的,自然抓不住二次消费的机会。
智慧破局:从 “赚门票” 到 “赚全场” 的三大逻辑
智慧系统的核心不是 “装摄像头、搞扫码支付”,而是用数字化手段串联起 “人、货、场”,让游客主动愿意多花钱、花好钱。从黄果树的夜游爆款到周庄的元宇宙体验,成功案例都印证了这三大核心逻辑:
1. 技术 + 文化:打造 “留客型” 沉浸体验
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是二次消费的基础。而智慧技术正是 “让游客留下来” 的关键抓手 —— 通过 5G、AR/VR、光影技术,让自然景观变身沉浸式剧场,让文化 IP 落地为可互动的场景。
贵州黄果树的转型堪称典范。针对 “白天看瀑布,晚上无处去” 的痛点,景区打造了 2380 米的沉浸式光影秀,用声光电技术激活自然景观,更推出《再回西游》主题夜游,将国民 IP 与陡坡塘瀑布的取景地属性结合,让游客 “重走取经路”。这一创新直接让景区运营时间从白天延伸至夜晚,2023 年夜游收入超 2000 万元,更带动安顺市过夜游客增速排名第一,住宿、餐饮等综合消费大幅增长。
同样,苏州周庄推出 “数字周庄” 项目,游客扫描古牌楼就能生成虚拟分身,戴上 AR 眼镜就能让沈万三 “亲自” 导游,原本两小时能逛完的古镇,游客能从下午玩到深夜。数据证明,当游客停留时间从 1 天延长至 2 天,餐饮、住宿等二次消费将增长 3-5 倍。
2. 数据 + 精准:让消费推荐 “正中下怀”
传统景区的二次消费靠 “碰运气”,而智慧系统能让推荐从 “盲目” 变 “精准”—— 通过统一数据中台,整合票务、餐饮、住宿、文创等所有业态数据,给游客贴标签、画画像,实现 “千人千面” 的消费引导。
南京玄武湖景区的做法很有借鉴意义:景区搭建数据系统后,游船项目实现扫码登船、自动计时,不仅解决了排队纠纷,更能根据游客行程推荐消费 —— 傍晚登船的游客会收到 “游船 + 日落观景台小吃” 套餐,带娃家庭会收到 “游船 + 儿童文创” 优惠券。这套智慧运营让游船收入从 3000 万翻倍至 6500 万,每 10 个游客就有 1 人选择游船项目。
更进阶的玩法是 “跨业态联动”:某古镇景区通过数据中台,将亲子门票与儿童餐、文创玩具绑定,住店客人预订研学项目可享 9 折,最终跨业态消费率从 18% 飙升至 45%。当游客觉得 “推荐正合我意”,二次消费就从 “可选” 变成了 “必选”。
3. 运营 + 创新:让消费链 “持续增值”
智慧系统不仅能 “拉新”,更能 “留旧”,通过数字化运营让游客变成 “回头客”,让二次消费形成长效增长。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文创爆款逻辑值得深思:景区没有闭门造车,而是紧跟热点 —— 看到 “爆炸头凤头白鸭” 走红,迅速推出 “好棒鸭” 系列文创,还发起征名活动、推出换装服饰,让文创从 “商品” 变成 “社交货币”。配合景区小程序的私域运营,会员积分可兑换文创,老带新能得门票折扣,最终实现 “门票 40 元,消费 400 元” 的现象级效果。
而背后的支撑是数字化库存管理:通过系统实时监控销量,热门款及时补货,滞销款快速调整,避免了 “库存堆成山、爆款买不到” 的尴尬。同时,智能动态调度让资源更高效 —— 周末餐饮排队时,调文创区员工支援;研学项目周中冷清时,推 “周中研学 + 住宿” 套餐,让闲时客流也能创造收益。
避坑指南:智慧化转型的 3 个关键提醒
不是所有景区搞智慧系统都能成功,这三个 “雷区” 一定要避开:
- 别盲目追高端:中小景区不必一开始就花几十万买复杂系统,可从轻量化工具入手,比如先打通票务和文创的积分系统,再逐步升级;
- 别丢了 “人情味”:数据推荐要贴合需求,给老人推缓行路线 + 清淡餐饮,给年轻人推网红同款,避免机械推荐让游客觉得冰冷;
- 别忽视员工培训:系统上线后要教会员工使用,比如餐饮员工能查看客流预警,文创员工会操作积分兑换,否则再先进的系统也是 “摆设”。
从 “资源依赖” 到 “创新驱动” 的必然选择
门票经济的落幕,不是旅游业的衰退,而是高质量发展的开始。黄果树的夜游、周庄的元宇宙、红山动物园的文创,都证明了一个道理:景区的核心竞争力,早已从 “有什么资源” 变成 “能提供什么体验”。
智慧系统的价值,就是用数字化手段激活这些体验 —— 让自然景观有文化灵魂,让消费推荐有精准逻辑,让运营管理有效率支撑。当景区不再纠结于 “门票涨不涨价”,而是专注于 “如何让游客玩得更久、花得更值”,二次消费的蓝海自然会被彻底撬动。
未来,真正的智慧景区,必然是 “科技为用,文化为魂,运营为脉” 的综合体。而那些敢于打破路径依赖、主动拥抱数字化的景区,终将在 “后门票时代” 脱颖而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