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有钱的一代人老了。
大批资本正在排队,拼命瞄准他们的钱袋子。
这其中的主力是以60后和70后为代表的,刚退休和即将退休的中老年人,他们不差钱且舍得花钱,常被人羡慕 “有钱有闲”。
消费降级已持续三年,国补、省补、商家降价……消费端还是没起色。
但有类消费却在井喷 —— 老年人消费。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占GDP6%;老年人均文化消费更是同比涨23%,增速领跑。
消费场上的反差特别明显:年轻人死气沉沉,老年人朝气蓬勃。
年轻人还在纠结花两千看现场值不值,爸妈早坐在刀郎演唱会现场,挥着荧光棒跟唱 “你是我的情人,像玫瑰花一样的女人”—— 台下大多是中老年人。
原价480、680元的票炒到几千甚至上万,照样有人买。
![]()
携程数据显示,2024年1-9月,50 岁及以上银发族旅游订单同比涨26%,其中61-65岁群体增速最猛 —— 同比高达 58%。
![]()
他们这一代大多出生于1962年-1975年,2022-2035年正好迈入老年期。
他们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经艰险,却活得最稳妥的一代。
他们年轻的时候,迎来国家的飞速发展,享受了国家和时代带来的近20年红利。
第一个红利:赶上了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40年
从1977年到2017年,中国经济一路向好,经济规模差不多每7到8年就能翻一番,是全球范围内都少见的高增长周期。
![]()
当时的城镇职工在住房、医疗和养老等方面均享受着国家的全面保障;
实行个人缴费制度(1992年)前,国有企业或者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有过参军经历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实现年均9.8%的增长速度。70后的他们工资水平迅速攀升,北上广深体制内的小伙伴,当时就可以全款买一套房;
还有幸福的拆迁户……
![]()
第二个红利:踩上了WTO和互联网风口
中国一加入WTO,外企就扎堆来国内扎根,不少人在上海、香港这些地方找到了薪资、前景都亮眼的好出路;沿海的外贸生意也跟着爆火,不用跑远路,在家门口就能做 “国际买卖”,赚上了外汇。
后来互联网兴起,他们又学会用电脑赚钱。
第三个红利:不用愁住房
单位有分房政策,只要工龄够、工作表现不差,早晚能分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住哪儿” 从来不是难题。
1998年取消了分房政策,开放了商品房市场,他们又赶上了房地产的黄金期,那时候房价多实在啊,自己攒阵子钱就够买房,不用靠父母贴补,更不用像现在年轻人那样,一买房就背上几十年的房贷。
一边存钱一边换房子,换到最后开始领养老金。
养老金这笔钱,虽说高低不一,但也是持续的稳定的现金流。
60后攥住了时代红利:既端过 “铁饭碗”,又赶上 “下海潮”,毕业、住房都分配,人生路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70后更踩中黄金点:既靠 “知识改变命运”,又赶上房价抄底,咬牙买套房,哪怕没跃升阶级,也够安稳过下半场。
再看后辈:90后背着车贷房贷“贷贷相传”;00后“卷来卷去” 也可能找不到工作。
对比下来,60、70后是时代眷顾的 “天选之子”,有房有存款,日子松快多了。
![]()
当然,“红利” 从不是天上掉的。那会儿国家势头正好,咱们这代人也吃苦耐劳,国家给的机会,咱们稳稳接住,才换来了如今 “有钱有闲” 的退休日子。
如今这份安稳,就是对当年打拼最实在的回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