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当今社会,为什么很多人看不惯拿高额退休金的老人?

0
分享至

年轻人不满高额退休金?其实我们都被情绪带偏了,这两年,网络上屡屡出现一些拿着高额退休金的老人,引发热议。



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大学毕业、考证无数,辛苦在职场里当“社畜”。月底工资到账三四千,不到部分老人退休金的一半。看着老人们拿着七八千、上万的退休金,吃喝玩乐、四处旅游,心里自然不平衡。

“凭什么?我干了二十年,交社保交得勤快,退休后才拿一千多?”

“是不是我们的钱被这些老人分走了?”

不少“灵活就业者”也抱怨,说自己掏钱交社保,到头来养老金还不如存银行利息高,觉得不划算。

其实,问题并不在老人身上,而在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上。

只有换个视角去理解,才能看清背后的逻辑,不至于陷入“盲人摸象”的误区。

有些高退休金的老人,其实是“吃到了时代的红利”

确实,部分老人拿高额退休金,是赶上了时代的“好运气”。

有的人年轻时拿到“转编”指标,没干几年就下海经商,后来又顺利领到退休金;



有的人八十年代“顶职”进单位,被政策照顾到了;

还有一些老人,享受了“视同缴费”的政策红利,没花钱也能算作缴费年限。

但更多的老人,其实是有功劳、有苦劳的一代人。

我父亲的一位老战友,今年九十五岁,是离休干部,退休金一万二,还能领各种补贴和慰问金。

他在解放前入伍,当年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解放后,又参加剿匪战役,后来在公安系统工作了一辈子。

他说起当年的战友,常常哽咽:“他们很多都牺牲了,我算幸运活下来。”

这些为国家拼过命、流过血的老人,拿高额退休金理所当然。

他们的“福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历史留下的“功德账”。

对这样的人,我们只会心生敬意,而非嫉妒。

有些情绪,其实是“仇富心理”的另一种表现

人性中最复杂的,就是“嫌贫爱富、笑贫不笑娼”。

很多人看到某些老人退休金上万,每天唱歌、旅游、养花,就会心理不平衡。



这种情绪,说白了,就是“仇富心理”的延伸。

我有一次爬山,碰到两个大爷聊天。两人当年是同一个国营外贸公司的员工。

一个当年搞内勤,一个挂着经理头衔。三十多年过去,他们都退休了,

但两人的养老金差了一大截。

那个搞内勤的大爷一肚子不满,天天喊“不公平”,说自己是“二房生的”,别人是“正房生的”。

其实,这样的对比到处都有。

但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合理。

岗位不同、责任不同、工资基数不同,养老金自然不同。

如果我们因为别人拿得多就愤愤不平,那只是把焦点放错了地方。

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何让自己的未来也有体面的退休生活。



极个别的“坏苹果”,毁了整个群体的口碑

这几年,确实有些老人拿着高退休金,却做出让人反感的事。

有的参加“暴走团”,穿着名牌装备,却在马路上乱穿行,不让救护车;

有的在养生馆炫耀退休金,甚至有不雅行为;

还有的在地铁、公交上要求让座,不讲道理,言语粗暴。

这些极个别的现象被放大传播,网络上一片“喊打”。

但我们要明白,那只是“一粒老鼠屎”,不该代表整锅汤。

大多数老人依旧朴实善良,他们用自己的积蓄帮子女买房、带孙子,默默承担家庭责任。

只是经济下行、就业压力大,年轻人的怨气更容易被这些极端事件点燃。

于是,网上掀起了“老人仇恨潮”,实际上,这种情绪伤害的是整个社会的信任。



理性看待退休金差距,比盲目指责更重要

与其盯着别人的高退休金流口水,不如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

努力提升职场竞争力,争取高工资;

按高档次缴社保,多积累缴费年限;

这样到自己退休时,也能领到体面的养老金。

同时,那些拿高退休金的老人,也该自律自重——

少一点炫耀,多一点体谅;

不要在公交上与年轻人争座,不要用“资历”压人;

懂得尊重下一代,社会的温度才会更和谐。

退休金,是一个社会的“历史账本”,不是几句牢骚就能算清的。



拿得多的老人,有他们的时代背景与贡献;

拿得少的年轻人,也有属于自己的奋斗机会。

嫉妒解决不了问题,理解和努力才有意义。

当年轻人不再仇视老人,老人也能体谅年轻人,这个社会的代际裂痕,才能真正愈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苹果杀死了比赛:未满2月,iPhone 17系列激活量破1000万

苹果杀死了比赛:未满2月,iPhone 17系列激活量破1000万

热点科技
2025-11-14 18:31:10
火箭对决魔术,8人缺阵,2大看点聚焦3连胜之战

火箭对决魔术,8人缺阵,2大看点聚焦3连胜之战

马探解说体育
2025-11-16 17:03:09
全运会!女排1/4决赛对阵出炉:江苏战辽宁,天津进入死亡半区

全运会!女排1/4决赛对阵出炉:江苏战辽宁,天津进入死亡半区

知轩体育
2025-11-16 00:37:32
服气!林诗栋恭喜樊振东夺冠,王楚钦第一时间愣住,随后赶紧祝贺

服气!林诗栋恭喜樊振东夺冠,王楚钦第一时间愣住,随后赶紧祝贺

嘴炮体坛
2025-11-16 16:28:06
你以为现在的日本不敢发动对华战争吗?你以为高市只是耍嘴炮吗?

你以为现在的日本不敢发动对华战争吗?你以为高市只是耍嘴炮吗?

蓝色海边
2025-11-16 12:52:21
你所不知道的,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中共提供超过3000万军费

你所不知道的,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中共提供超过3000万军费

老谢谈史
2025-11-09 04:34:28
炸锅了!网友吵翻了!无锡地铁延伸

炸锅了!网友吵翻了!无锡地铁延伸

无锡eTV全媒体
2025-11-16 10:45:48
求和还是找帮手?高市宣布参加G20,日专家:或与华沟通台海问题

求和还是找帮手?高市宣布参加G20,日专家:或与华沟通台海问题

通文知史
2025-11-15 20:20:03
7连涨停!002083,最新发声!

7连涨停!002083,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16 18:37:07
百年罕见!首次在上海被目击,有人专门从北京“打飞的”赶来

百年罕见!首次在上海被目击,有人专门从北京“打飞的”赶来

鲁中晨报
2025-11-16 15:17:29
2000年到2043年大学毕业人数天梯

2000年到2043年大学毕业人数天梯

微微热评
2025-11-13 09:58:24
27国启动全面制裁,逼中西断联,中企设备将遭剔除,形势严峻

27国启动全面制裁,逼中西断联,中企设备将遭剔除,形势严峻

阿离家居
2025-11-15 16:02:45
两大消息或引爆周一市场

两大消息或引爆周一市场

趋势巡航
2025-11-16 07:51:12
于海青:为何说宁波与青岛的竞争是南北经济平衡变化的真实展现?

于海青:为何说宁波与青岛的竞争是南北经济平衡变化的真实展现?

于海青
2025-11-16 20:45:17
陪玩陪睡不够!集体开嫖、舔手指、目无王法,阴暗面彻底藏不住了

陪玩陪睡不够!集体开嫖、舔手指、目无王法,阴暗面彻底藏不住了

好贤观史记
2025-11-09 21:58:39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扬平说史
2025-11-06 20:22:42
今年冬天最火的穿法:夹克+裤子,时髦又减龄!

今年冬天最火的穿法:夹克+裤子,时髦又减龄!

LinkFashion
2025-11-16 20:08:01
蒋介石遗体早已腐烂不堪?守灵三年的贴身侍卫说出慈湖的秘密

蒋介石遗体早已腐烂不堪?守灵三年的贴身侍卫说出慈湖的秘密

阿光的技巧课堂
2025-11-14 18:55:48
谷爱凌,头发变黑,脸变精致,胸围傲人,气质变得更优?

谷爱凌,头发变黑,脸变精致,胸围傲人,气质变得更优?

娱乐领航家
2025-10-27 22:00:06
霍震霆没想到,儿媳郭晶晶再次官宣喜讯,让整个富太圈沉默

霍震霆没想到,儿媳郭晶晶再次官宣喜讯,让整个富太圈沉默

乡野小珥
2025-11-14 00:17:03
2025-11-16 22:07:00
诗词中国 incentive-icons
诗词中国
致力于传播隽永优美的诗词文化
11038文章数 405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高层:高市早苗今后应该不会再有此类发言

头条要闻

日高层:高市早苗今后应该不会再有此类发言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家居
数码
亲子
手机
公开课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数码要闻

RTX 5050借冰箱散热:频率激增23%至3.5GHz!打破世界纪录

亲子要闻

今天我们来吃小猫咪和小老鼠的糖果食玩

手机要闻

OPPO Reno15宋雨琦限定款手机明天限量发售:专属编号+镌刻符号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