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古吉拉特邦高等法院作出的一项保释决定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周四,该法院以“高龄及心脏病恶化”为由,准予2013年强奸案被定罪的自封“宗教导师”阿萨拉姆为期六个月的保释,此决定与拉贾斯坦邦高等法院此前基于医疗理由给予其的类似宽待做法相呼应。
保释决定与法官观点
阿萨拉姆,这位在2013年强奸案中被定罪的争议人物,现年86岁。由法官I·J·沃拉和R·T·瓦查尼组成的合议庭认为,根据宪法,阿萨拉姆享有接受治疗的权利,其严重的健康问题足以成为暂时保释的合理理由。法院指出,既然焦特布尔高等法院已经基于医疗原因批准了保释,古吉拉特方面“不宜持不同意见”。
法官还进一步明确,如果阿萨拉姆就2013年强奸案的上诉审理在接下来六个月内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他有权申请延长保释期。反之,若拉贾斯坦邦政府对焦特布尔法院的裁定提出异议,古吉拉特邦政府也可对这一保释决定展开争辩。
![]()
邦政府律师提议与受害者律师反对
听证期间,邦政府律师向法院提出了一个方案:若焦特布尔监狱的医疗设施无法满足阿萨拉姆的治疗需求,可将其转送至艾哈迈达巴德的萨巴尔马蒂监狱,在那里能够为他安排更为完善的治疗。然而,这一提议遭到了受害者一方律师的强烈反对。受害者律师指责阿萨拉姆“装病”,试图以此逃避法律的制裁。
受害者律师列举了一系列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他指出,尽管阿萨拉姆声称病情严重,但近年来他却频繁往返于艾哈迈达巴德、焦特布尔、印多尔等多个城市,从未有过长期住院接受治疗的记录。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甚至被目击从瑞诗凯诗前往马哈拉施特拉邦旅行,行动能力似乎并未受到所谓严重病情的影响。律师还补充道,目前阿萨拉姆正在焦特布尔接受阿育吠陀治疗,身体状况并无生命危险,根本不存在必须保释就医的紧急情况。
案件背景与审判结果
这起案件的起因源于一名苏拉特女子的指控。她向警方透露,在1997年至2006年期间,阿萨拉姆多次在其位于艾哈迈达巴德莫特拉的修行院内对她实施性侵。最初于2013年在苏拉特立案的案件随后被移交至甘地讷格尔。
经过漫长的审理过程,当地地方法院于2023年1月作出裁定,认定阿萨拉姆罪名成立,并判处其终身监禁。这一判决结果是对受害者多年痛苦的正义回应,也让社会看到了法律对性侵犯罪的零容忍态度。
社会影响与争议
阿萨拉姆保释事件在社会上引发了轩然大波。一方面,支持保释决定的人认为,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应该给予高龄且患有严重疾病的罪犯接受治疗的机会,这也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另一方面,反对者则强烈质疑这一决定的合理性。
他们认为,阿萨拉姆作为一名被定罪的性侵犯,其行为严重违背了道德和法律准则,不应该因为所谓的健康问题而轻易获得保释。而且,受害者律师提出的证据表明,阿萨拉姆可能并非真的病情严重到需要保释就医的程度,这让人怀疑他是否在利用法律漏洞来逃避应有的惩罚。
此次古吉拉特邦高等法院对阿萨拉姆的保释决定,无论是在法律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引发了深刻的思考和激烈的讨论。法律在保障公民权利的同时,如何确保对犯罪行为的公正惩处,如何平衡人道主义关怀与法律的严肃性,将是未来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重要课题。而阿萨拉姆案的后续发展,也将持续吸引着社会的目光。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作者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