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适合什么样的职业?
学长学姐毕业后去了哪里?
想深造
在校园里该如何准备?
亲爱的ZJU小萌新
以上问题你是否也有?
来啦,我们为你准备了
“新生百问”系列第四期之
“职业认知”篇
帮助你
探索自我、认识职业
为你的大学生活引领航向

![]()
探索自我

01
探索自我的意义是什么?
还记得竺可桢校长的经典两问吗: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
若把人生比作从浙大出发的长途旅行,这趟旅程不应是一场漫无目的的citywalk,也不是拿着一摞地图却不知“下一站在哪”的彷徨。正确认知自我就是出发前的行李打包和路线设计——想清楚向往的“风景”、自己的“装备”,预判可能的“分岔路”,再把远方的目标拆成一个个能落地的小步骤,让每一步都走得有方向。
02
我未来适合从事什么职业?
“我究竟适合什么职业”“专业不对口就没机会了吗”“有测试说我是个i人,我还能胜任这个职业吗”—— 这些萦绕在你心头的疑问,别急着下结论。学校专门开设了2学分32课时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本科生课程,以及《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步入全球治理:国际化生涯规划》《高校教师职业胜任能力提升实务》等多门侧重实践应用的研究生课程。有趣的老师、志同道合的同伴,还有能启发思考的测试与话题,帮助你学会理性认识专业与职业选择的关系,正确认识自我,关注就业形势与政策,科学设定职业目标,制定行动计划。
03
迷茫也困惑,可以和老师聊聊吗?
感到迷茫困惑时,别担心,学校专门为你搭建了一对一咨询平台,校内咨询师与“启真探业”校外行业导师等你来约。不管是职业选择的纠结,还是规划方向的困惑,都能找他们聊聊。只需登录浙大就业网(https://www.career.zju.edu.cn),进入“学生”板块的“职业发展咨询”专栏,就能预约你的专属咨询啦。
![]()
职业发展咨询系统
特别提醒:首期“启真探业”校外行业导师咨询系统已重磅上线,每月咨询席位限额开放!这里汇聚智能科技、能源科技、汽车制造、国防科技、航空航天、海洋船舶、材料化工、生物医药、农牧动科、生态环境、公共管理、金融机构、建筑工程、高等教育、文化传媒、创新创业等10余个领域的130+位行业专家与校友前辈,涵盖党政管理人员、技术专家、企业高管、科研人员、人力资源总监等核心岗位人员,平均工作年限达15年以上。因导师们日常工作繁忙,每月预约名额有限,快来勾选你的本月空余日程,与导师们探讨未来职业发展之道吧。
预约攻略详情可见“浙大就业”往期推文(点击即可跳转):校外行业导师咨询通道上线!每月预约限额开放,pick你的职业发展引路人
![]()
认识职业

04
本专业的学长学姐都去哪儿了?
刚踏入浙大的你,一定好奇 “未来的我会走向何方”“这个专业的学长学姐都去哪了”。别着急,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早就为你备好宝藏工具!
用校内统一身份认证登录浙大就业网,进入“资源信息”-“历届去向查询”。这份仅对在校生开放的珍贵资源,帮你提前看清专业未来的多种可能。
05
在校园里该如何准备?
除了完成培养方案的要求,不妨多去图书馆与经典对话,在社团活动中结识挚友,借实践项目探索世界,珍惜每一堂课、每一位师长与同学,在“大不自多,海纳江河”的氛围里,感受大学的浩瀚,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
助力锦囊

06
有没有线上资源可以帮忙?
担心缺乏线上资源助力职业准备?学校已经为你安排好。登录浙大就业网,“学生”专栏里有丰富的生涯慕课,“职业测评”帮你在MBTI、霍兰德测试等有趣的问答中认知自我,还有简历模板、AI简历智写、AI视频模拟面试功能,均免费对在校生开放。从自我认知到求职技能提升,随时为你赋能,帮你提升竞争力。 此外,新上线学生生涯导师智能体(https://chat.career.zju.edu.cn),深度融合学校政策、职业发展指南等规范文件,激活海量招聘和就业去向数据价值,汇聚学长学姐宝贵就业经验,求职路上,“一职陪你”!
0
7
有没有培训可供我学习?
不同就业方向的培训资源,学校也为你贴心备好啦!
想进党政机关?选调生专题研修计划、“公毅计划” 基层实践、“浙大人在基层” 等活动,能提供选调资讯、政策解读、实践锻炼等全链条服务。
想走市场化就业?“启真探业”“名企之路”等系列活动带你对话行业大咖、解锁职场趋势,还有学科特色沉浸式技能培训助力提升竞争力。
此外,浙江大学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学生基层工作服务协会、学生全球治理协会、KAB创业俱乐部、学生职业形象塑造与发展协会等社团也会举办各类培训,更有教育部主办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分为校赛、省赛和国赛三级)。今年校赛已启动,等你来挑战!
08
未来想继续深造,如何准备?
本科毕业想继续深造?先了解清楚多元渠道:普通推免(本校/跨校保研)、全国统一考试招录(考研)、单独考试招录(强军计划、援藏计划、对口支援),以及出国(境)留学深造等。
无论选择哪种,从大一开始,就需要为此积累准备——稳扎稳打学习、提升外语水平,多参与科研、竞赛和社会服务,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09
如何参与科研训练为深造打好基础?
想尝试科研训练为日后深造打基础?想进入实验室,亲手试试设计实验、分析数据,感受探索未知的乐趣?浙大早就为不同阶段的你,准备了适配的科研训练项目,帮你一步步把科研想法变成现实。
如果你是刚接触科研的萌新,“启真问学”创新平台会是超贴心的“入门向导”。不用怕没经验,在这里你能跟着导师从最基础的文献检索、研究方法学起,哪怕是第一次写研究方案,导师也会耐心帮你拆解问题、梳理思路,帮你稳稳迈出第一步。
此外,“青青计划”科创人才培养计划搭建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青年战略科学家培养平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形成“思想引领—灵感激发—探索研究—科创实践”全链路人才培养模式,邀请杰青、长江等拔尖科研人才和“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等先进青年教师担任科研导师,为你引领航向!
如果已经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想接受更系统的科研训练,那SRTP(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就是你的进阶舞台。从申请立项、中期检查到最终结题,一套完整的流程能帮你建立规范的科研思维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优秀的SRTP成果不仅能丰富个人履历,还能为后续深造奠定基础,甚至有机会孵化出更高级别的学科竞赛项目。
10
如何参加高校学生“三大赛”?
“三大赛”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极具影响力、覆盖范围广的大学生竞赛平台。
学校一般于每年1月发布浙江大学“蒲公英”大学生创新大赛通知, “蒲公英”大赛聚焦创新、创意和创业三个主题,是全校规模最大的创新创业综合性赛事,也是“挑战杯”系列赛事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校内选拔赛。“蒲公英”大赛自1997年启动以来,至今已累计举办17届。
对于在“蒲公英”大赛中获得佳绩的项目团队,由校赛组委会根据项目特点进行综合评审筛选,推荐其参加5至7月举办的“挑战杯”系列赛事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赛。根据省赛成绩、团队迭代结果,推荐参加在9至10月举办的国赛。备赛期间,校团委将对团队进行“校赛—省赛—国赛”全链条式的打磨、培育和赋能。
清晰认识自我
正确认知职业
打好科研基础
萌发创新意识
都是靠近未来目标的有效助力
借鉴前辈和师长的经验
逐步探索、点滴积累
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道路
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成才有道
浙大青年未来可为!
![]()
特别鸣谢: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校团委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王翊茗 余佳欣 | 董晓萌
责任编辑:董晓萌 周亦颖
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工作
开讲啦!课单上新,速速预约
浙大“AIM”力学大模型,入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