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70年产权归谁?答案来了!专家同步给出夫妻署名避坑指南
过年家庭聚会,饭桌上热热闹闹,表哥刚付了新房首付,举着酒杯问:“我这房子产权70年,到期后是不是就被国家收走了?到时候我儿子还能住吗?”旁边刚领证的小侄女和女婿也凑过来:“我们俩准备买房,房产证写一个人名还是两个人名?听说写谁名差别大,怕以后有纠纷!”其实不光他们,身边很多买房人都有这困惑——70年产权到底“权”归谁?到期了会不会被收回?夫妻署名看似小事,为啥有人因为没写对名字,离婚时房子没分到?这些问题都不是小事,而且有明确的法律和政策答案。
![]()
1. 70年产权≠“租70年”,房子永远是你的!
首先得把“产权”的概念掰明白,很多人混淆了“房屋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才会担心“到期被收走”。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40条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简单说,你买的房子,只要拿到房产证,房屋本身的所有权就永远是你的,没有年限限制,哪怕过了70年,房子还是你的私有财产。
而我们常说的“70年产权”,指的是房子下面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因为我国土地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个人只能通过出让方式获得一定年限的使用权,住宅用地的最高年限就是70年(工业用地50年、商业用地40年)。这就像“租地建房”:你租了国家70年的土地,在上面盖的房子归自己,租期到了,房子还是你的,只是土地的使用权需要续期。自然资源部2020年5月发布的《关于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的指导意见》也明确强调:“依法保障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不存在“到期收回房屋”的情况。
2. 续期要花钱吗?官方已有明确原则,不用慌!
既然房子归自己,那70年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续期要不要交钱?交多少?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民法典》第359条给出了明确答案:“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目前虽然没有全国统一的续期缴费标准,但已有官方指导原则和地方试点案例。2023年10月,自然资源部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时明确:“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是保障居民财产权的重要制度,续期费用将遵循‘公平合理、简便易行’的原则,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不会增加居民负担。”从地方试点来看,深圳曾处理过一批到期住宅续期,按“年土地使用费”的标准缴纳,每年每平方米仅需缴纳几十元,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每年续期费用不过几千元,远低于大家的预期。专家解读:未来续期大概率会设置“减免门槛”,比如刚需住房、小户型可能减免,或者按很低的标准缴纳,不会出现“天价续期费”。
3. 夫妻署名不是“随便写”,产权归属差很多!
房子是夫妻共同财产还是个人财产,很多时候就看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这不是“面子问题”,而是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核心依据是2021年1月1日施行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释(一)》。
- 婚后共同出资买房:不管房产证写一方名字还是双方名字,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除非双方签了书面协议约定归一方所有)。比如小夫妻婚后一起凑首付、一起还房贷,哪怕房产证只写男方名字,离婚时女方也有权分割房产,法院会按出资比例、还贷情况等公平划分。
- 婚前一方全款买房:如果婚前一方用个人财产全款买房,房产证只写自己名字,那房子就是个人婚前财产,离婚时另一方无权分割;但如果婚后加上了另一方名字,就视为对配偶的赠与,房子变成夫妻共同财产。
- 婚前一方付首付、婚后共同还贷:房产证写首付方名字的,房子归首付方所有,但婚后共同还贷的部分及房子增值的部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首付方需要对另一方进行补偿。比如男方婚前付30万首付买100万的房,婚后夫妻共同还70万房贷,房子涨到200万,离婚时女方能分到“共同还贷部分的一半+增值部分的相应比例”。
4. 三类常见场景避坑指南,专家划重点!
针对夫妻买房的不同情况,专家结合法律规定,总结了三个高频场景的避坑要点,避免大家后续产生纠纷:
场景1:父母出资买房,署名要明确
如果父母帮子女买房,一定要注意署名和出资凭证。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释(一)》第29条:“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依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民法典第1062条第1款第4项规定的原则处理(即夫妻共同财产)。”
避坑要点:父母出资时,最好写书面赠与协议,明确是赠与子女个人还是双方;如果是借款,要写借条,避免后续说不清是“赠与”还是“借款”。
场景2:贷款买房,署名影响还贷责任
如果买房需要贷款,房产证上的署名和还贷责任直接挂钩。银行会要求所有产权人共同签订贷款合同,也就是说,房产证上写几个人名字,这几个人就都是共同还贷人,一旦一方逾期还贷,会影响所有人的征信。
避坑要点:不要为了“给对方安全感”,让没有还款能力的一方署名,否则对方逾期会影响自己的征信;也不要隐瞒自己的负债情况,共同贷款前要坦诚沟通还款能力。
场景3:二婚家庭买房,务必提前约定
二婚家庭买房,涉及婚前财产、继子女继承权等问题,更要谨慎。比如一方带着孩子再婚,用婚前财产买房,若写了配偶名字,未来自己去世后,配偶和自己的子女都有权继承房产;若只想留给自己的子女,需要提前立遗嘱,明确房产归属。
避坑要点:二婚夫妻买房前,最好做婚前财产公证,明确房产的出资、归属、未来继承等问题,避免百年后家人产生纠纷。
其实70年产权的核心答案很简单:房子永远是你的,土地使用权到期自动续期,续期费用不会加重负担;夫妻署名的关键是“明确出资、书面约定”,按法律规定来,就能避免大部分纠纷。房子是家庭的根基,买房前把这些政策和规则搞清楚,才能住得安心、过得舒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