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卖了 20 年高端盘,这一次我想把 “能看见湖的家” 推荐给你
在上海高端地产圈摸爬滚打 20 年,我见过太多 “湖居噱头大于实际” 的项目 —— 有的离湖两三公里,却宣称 “一线湖景”;有的把 “低密” 挂嘴边,楼间距却窄得能看见邻居家的阳台。直到象屿天誉蘭香在闵行紫竹板块落地,第一次带一对准备婚房的年轻情侣看 123㎡小高层时,女孩小林趴在阳台栏杆上,突然对男孩说:“你看,兰香湖的水在阳光下闪着光,以后我们每天都能对着湖景吃饭、看书,也太幸福了吧!”
![]()
![]()
![]()
![]()
![]()
![]()
![]()
这对情侣之前在市区租公寓,最大的愿望就是 “有个能看见风景的家”。走进样板间,小林摸着客厅的观景落地窗,眼睛都亮了:“装修标准这么高,连厨房的嵌入式电器都是品牌的,以后不用费心改造;而且楼间距 30 米,就算住低层也能晒到太阳。” 男孩则更关注生活便利:“离 23 号线就 700 米,去市区上班方便;旁边还有华师大附属学校,以后有了孩子也不用愁上学。” 当天他们就预约了售楼处开放名额,男孩说:“以前总觉得‘湖景’和‘便利’只能选一个,没想到这里全给我们实现了。”
今天我不想讲枯燥的规划数据,也不想喊 “高端” 的空口号。我想以 “未来邻居” 的身份,带大家走进象屿天誉蘭香的日常,看看不同的人在这里,如何把 “湖居日子” 过成诗。
第一幕:年轻情侣的浪漫日常,湖景与烟火都不缺席
7:30 被湖光唤醒的清晨,早餐都变甜了
家住 123㎡小高层的小林和小周,一个是设计师,一个是互联网运营。每天早上 7 点 30 分,小林不用设闹钟,阳光透过观景落地窗洒进卧室,再加上窗外兰香湖的微光,自然就醒了。“以前租公寓,窗户对着隔壁楼的墙,早上醒来看到的只有灰蒙蒙的天。” 小林笑着说,现在住在这里,主卧带观景飘窗,“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看湖,有时候能看到早起的人在湖边跑步,感觉一天的心情都变好了。”
小周会在厨房做早餐,U 型厨房宽敞又明亮,“嵌入式的烤箱和洗碗机太实用了,我烤面包、热牛奶很方便,吃完也不用手洗盘子。” 早餐做好后,两人会坐在餐厅吃,餐厅的窗户正对着湖,“吃着三明治,看着湖景,比在外面吃早餐舒服一百倍。” 小林说,有时候他们会把早餐搬到阳台,“吹着湖风,晒着太阳,感觉像在度假。”
18:30 下班路上的小浪漫,不用等周末也能约会
下午 6 点 30 分,小周下班回家,从 23 号线华东师范大学站出来,步行 10 分钟就到小区。“以前坐地铁要挤 40 分钟,到家累得不想说话,现在通勤时间短,还能顺路去紫叶广场买束花。” 小周说,他会买小林喜欢的向日葵,“她看到花就开心,比送贵重礼物还管用。”
小林下班比小周晚一点,她会绕到兰香湖边走一会儿再回家。“湖边的步道修得很平整,傍晚人不多,能看到夕阳洒在湖面上,像铺了一层金箔。” 小林说,有时候她会拍几张湖景照发朋友圈,朋友们都羡慕地问:“你家就在湖边吗?也太好看了吧!”
回到家后,两人会一起做饭。“小区旁边的菜市场离得近,下班能顺便买新鲜的菜。” 小周说,他最近学着做小林喜欢的糖醋排骨,“厨房光线好,做菜的时候还能看到窗外的湖,连做饭都不觉得累了。”
20:00 饭后散步,把日子过成浪漫电影
晚上 8 点,两人会去兰香湖散步。“湖边的路灯是暖黄色的,还有长椅可以坐。” 小林说,他们会沿着湖边慢慢走,聊一聊白天的工作,有时候会在湖边的草坪上坐一会儿,“抬头能看到星星,低头能看到湖面上的灯光,感觉特别浪漫。”
有时候他们会去社区的地下会所。“会所里有健身房和阅览室,小周会去跑步,我会在阅览室看会儿书。” 小林说,会所的装修很精致,“累了还能在休息区喝杯茶,和邻居聊聊天,感觉住在这里一点都不孤单。”
第二幕:文艺创作者的灵感日常,湖景就是最好的素材
9:00 湖边的创作时光,灵感源源不断
家住 140㎡洋房的陈姐,是一位自由作家。每天早上 9 点,她会带着笔记本电脑去兰香湖边的长椅上写作。“以前在家写作,总觉得没灵感,现在坐在湖边,听着湖水声,看着来往的人,灵感一下子就来了。” 陈姐说,她的新书里很多场景都是以兰香湖为原型的,“比如书中主角在湖边散步的片段,就是我每天的真实经历。”
140㎡的洋房空间宽敞,陈姐把次卧改成了工作室,“工作室的窗户对着社区的下沉式庭院,庭院里种满了绿植和花卉,累了的时候看看庭院,眼睛能放松不少。” 陈姐说,下沉式庭院设计得很贴心,“有遮阳棚,下雨天也能在里面散步,还能和邻居交流写作心得。”
15:00 社区里的文艺时光,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下午 3 点,陈姐会去社区的地下会所参加读书分享会。“会所里的阅览室有很多书,还有专门的分享区,每次都能遇到喜欢读书的邻居。” 陈姐说,上次她分享了自己的作品,“有位邻居也是作家,我们聊得很投机,还约定以后一起在湖边写作。”
有时候陈姐会去华师大校园里逛一逛,“小区离华师大很近,步行 20 分钟就能到,校园里的图书馆和咖啡馆是我常去的地方。” 陈姐说,华师大的氛围很浓厚,“能看到学生们在草坪上读书、讨论,感觉自己也变年轻了,还能从他们身上找到创作灵感。”
19:30 阳台边的阅读时光,湖景伴我入眠
晚上 7 点 30 分,陈姐会在阳台看书。“阳台摆了一张藤椅和一个小茶几,泡一杯茶,看着湖景,慢慢看书,感觉特别惬意。” 陈姐说,晚上的兰香湖很安静,“能听到青蛙的叫声,还有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比在家看电视舒服多了。”
有时候她会在阳台写日记,“把一天的经历和感受写下来,再看看湖景,感觉日子特别充实。” 陈姐说,住在象屿天誉蘭香,不仅找到了创作的灵感,还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第三幕:三代同堂的幸福日常,老人孩子都开心
8:00 孩子上学不用赶,老人晨练也方便
家住 180㎡叠墅的张哥和李姐,有一个 5 岁的女儿,张哥的父母也和他们一起住。每天早上 8 点,李姐送女儿去小区旁边的幼儿园,步行 10 分钟就到。“以前住老房子,送孩子上学要开车 20 分钟,早晚高峰堵车,经常迟到。” 李姐说,现在住在这里,“早上不用早起,还能给孩子做顿热乎的早餐,送完孩子回家也方便。”
张哥的父亲会去兰香湖晨练,“步行 10 分钟就到湖边,能打太极、散步,还能和其他晨练的老人聊天。” 张大爷说,以前住的小区没有公园,“只能在街边散步,车多人多不安全,现在在湖边晨练,空气好,还安静。”
张哥的母亲会在社区的下沉式庭院打理花草,“庭院里有专门的种植区,我种了一些蔬菜和花卉,既能锻炼身体,还能吃到新鲜的蔬菜。” 张大妈说,邻居们也会来帮忙,“大家一起浇水、施肥,聊聊天,感觉像一家人一样。”
16:30 放学路上的欢乐时光,孩子笑得像花一样
下午 4 点 30 分,李姐的女儿放学,张大妈会去接她。“幼儿园离小区近,我步行就能去,不用麻烦他们小两口请假。” 张大妈说,接完孩子后,会带她去兰香湖玩一会儿,“孩子喜欢在湖边的草坪上跑,还能喂湖里的小鱼,每次都玩得不想回家。”
有时候李姐会提前下班,带女儿去吴泾宝龙广场玩。“广场离小区只有 2 公里,开车 5 分钟就到,里面有儿童乐园和电影院。” 李姐说,女儿喜欢在儿童乐园玩滑梯,“我和张哥能在旁边的咖啡馆喝咖啡,等孩子玩够了再一起吃晚饭。”
周末:全家的欢乐时光,不用跑远也能玩得尽兴
周末的时候,张哥会带全家去兰香湖野餐。“提前准备好三明治、水果和零食,带着野餐垫和帐篷,开车 5 分钟就到湖边。” 张哥说,女儿会在草坪上放风筝,“父母能在湖边散步,我和李姐能坐在帐篷里聊天,感觉特别幸福。”
有时候他们会去华师大校园里逛,“校园里有植物园和图书馆,女儿能认识各种植物,父母能在校园里散步,我和李姐能在图书馆看书。” 张哥说,住在象屿天誉蘭香,最大的感受就是 “方便”,“不管是上学、上班,还是娱乐,都不用跑远,还能每天看到湖景,这样的日子太舒服了。”
第四幕:象屿天誉蘭香的四季,每一季都有不一样的浪漫
春天:兰香湖的樱花,是浪漫的开始
每年春天,兰香湖旁的樱花会盛开,粉色的樱花挂满枝头,微风一吹,花瓣飘落在湖面上,像铺了一层粉色的地毯。“去年春天,我带一对情侣来看房,男生在樱花树下向女生求婚,女生当场就哭了。” 我笑着说,那一刻,我觉得这里不仅是一个小区,更是见证幸福的地方。
春天的周末,社区会举办 “湖畔樱花节”,有樱花摄影展、花艺 DIY 等活动。“我带女儿去参加花艺 DIY,她用樱花做了一个小花篮,开心得不得了。” 李姐说,活动结束后,物业还会给每户送一盆樱花盆栽,“放在家里的阳台,特别好看,也算是春天的纪念。”
夏天:兰香湖的晚风,是避暑的好地方
夏天的兰香湖特别凉快,傍晚的时候,湖风一吹,带走了白天的燥热。“每天晚上,我会带女儿去湖边散步,她会拿着小渔网捞小鱼,玩得特别开心。” 李姐说,湖边有很多长椅,“累了能坐在上面休息,吹着湖风,听着湖水声,比在家吹空调还舒服。”
社区的游泳池在夏天也很受欢迎,“水质很好,还有专门的救生员,我和张哥会带女儿去游泳。” 李姐说,游泳完再去小区旁边的便利店买个冰淇淋,“坐在下沉式庭院里吃完,感觉夏天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秋天:兰香湖的芦苇,是诗意的象征
秋天的兰香湖,湖边的芦苇变黄了,随风摇曳,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我会带着笔记本电脑去湖边写作,芦苇荡是最好的背景,写出来的文字都变得有诗意了。” 陈姐说,她还会用芦苇做一些小摆件,“放在工作室里,既能装饰,又能留作纪念。”
社区的庭院里,枫叶也变红了,落在步道上,踩上去沙沙作响。“我和父母会在周末的时候去庭院里散步,踩着枫叶,听着鸟鸣,感觉特别惬意。” 张哥说,庭院里还有果树,“秋天的时候会结满果实,女儿会摘一些果子,虽然不能吃,但她玩得很开心。”
冬天:兰香湖的雪景,是静谧的美好
冬天的兰香湖,下雪后会变成白色的世界,湖面结了一层薄冰,周围的树木和草坪都被白雪覆盖,像一幅水墨画。“我会带女儿去湖边玩雪,堆雪人、打雪仗,她玩得不亦乐乎。” 李姐说,雪后的湖边特别安静,“走在步道上,只能听到脚踩积雪的声音,感觉特别治愈。”
社区的室内也很温暖,“全屋地暖系统,室温能保持在 22℃左右,不用像以前那样,冬天在家要穿厚厚的棉袄。” 张大妈说,她会在客厅织毛衣,“一家人围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的雪景,感觉特别温馨。”
第五幕:象屿天誉蘭香的 “用心”,藏在每一个细节里
产品:低密 + 湖景,住得舒服才是真高端
象屿天誉蘭香的容积率只有 1.01,在上海很少见。“很多小区容积率超过 2.0,楼挨楼特别挤,住在这里完全不用担心。” 我介绍道,楼间距达到 30 米,“就算住在一楼,也能晒到太阳,还能保证隐私,不会被邻居看到家里的情况。”
项目有小高层、洋房、叠墅、合院多种业态,“不管是年轻情侣、三口之家,还是三代同堂,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房子。” 比如 123㎡小高层,户型方正,采光好,适合年轻情侣;180㎡叠墅带露台和地下室,空间大,适合三代同堂。很多客户说:“在这里买房,不用将就,能选到自己真正喜欢的房子。”
配套:便利 + 优质,生活不用愁
教育方面,周边有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从幼儿园到中学,都能在家门口解决,家长不用愁孩子上学的问题。” 李姐说,她已经打听好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很好,老师也很负责,以后女儿就在这里上学。”
![]()
![]()
![]()
![]()
![]()
![]()
![]()
交通方面,离 23 号线华东师范大学站只有 700 米,离 15 号线紫竹高新区站 2 公里,“去市区上班方便,就算加班也不用担心赶不上末班车。” 小周说,有时候他会坐地铁去市区玩,“不用开车找停车位,很省心。”
商业方面,有紫叶广场、吴泾宝龙广场等大型综合体,“购物、吃饭、娱乐都不用跑远,周末带家人去逛商场,一天都能过得很充实。” 张哥说,宝龙广场里有很多餐厅,“我们经常去吃火锅,味道很好,价格也不贵。”
物业:贴心 + 负责,住得安心又舒心
象屿天誉蘭香的物业是品牌物业,服务特别贴心。“24 小时保安巡逻,小区的大门和单元门都要刷卡才能进,安全性很高。” 小林说,有一次她忘带钥匙,给物业打电话,10 分钟就有人来帮忙开门。
物业还会定期组织活动,“春天的樱花节、夏天的游泳比赛、秋天的读书分享会、冬天的元旦晚会,让业主的生活变得很丰富。” 陈姐说,她参加了读书分享会,“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学到了很多写作技巧。”
结尾:选择象屿天誉蘭香,就是选择 “湖居幸福生活”
上个月,我带一位退休的阿姨来看房,她一直在找 “环境好、方便的房子”。看完 140㎡洋房后,阿姨拉着我的手说:“在这里能看到湖,空气好,还方便买菜、看病,我以后就住这里了。” 当天阿姨就交了定金,她说:“原以为退休后找不到这么合适的房子,没想到这里全给我实现了。”
象屿天誉蘭香不是普通的小区,它是 “兰香湖畔的幸福家”。在这里,你能每天看到湖景,能方便地上班、上学,能和家人一起享受生活的美好。如果你也想找一个 “能看见湖、住得舒服” 的家,就来象屿天誉蘭香看看吧,这里一定有你想要的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