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曾有“A股支付第一股”之称的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拉卡拉”)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通过“H股+A股”双资本平台布局,募资聚焦海外扩张与技术升级。
据悉,拉卡拉深耕支付领域多年,以9.4%的市场份额稳居独立数字支付服务提供商榜首,但业绩下滑、股东减持与合规挑战等多重压力正如影随形,令其冲击港股之路充满了不确定性。
PART 01
增长失速 / 结构失衡
在数字支付行业增速放缓、市场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拉卡拉增长失速与结构失衡的问题愈发凸显,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核心桎梏。
2022—2024年,拉卡拉营收从53.61亿元升至59.28亿元后,2024年回落至57.54亿元;净利润波动更为剧烈,2022年巨亏14.38亿元,2023年扭亏为盈至4.57亿元,2024年又下滑至3.51亿元。
2025年,拉卡拉的业绩下滑更加明显,上半年营收26.47亿元同比降11.18%,净利润2.29亿元同比大跌45.35%,近乎腰斩。从业务构成来看,业绩承压的核心症结来自业务结构的单一。
数字支付服务对总营收的占比逐年攀升,2025年上半年占比高达89.3%,这种“单点依赖”在支付习惯迭代中暴露脆弱性。
随着用户从银行卡转向扫码支付,公司银行卡支付交易额2025年上半年下降12.2%,扫码支付也同比下滑2.6%,双重挤压下核心收入失速。
而被寄予厚望的数字商业解决方案本应成为业绩增长的“第二引擎”,却未能扛起增长大旗。2025年上半年收入1.31亿元同比降8.8%,营收占比仅有4.9%,与数字支付服务形成鲜明反差。
除了收入端的困境,毛利率表现也呈现“先升后降”的疲态。
尽管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22.8%升至2024年29.9%,数字商业解决方案毛利率更是飙升至89.4%,但高毛利业务规模过小,对利润贡献微乎其微。且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已从32.7%骤降至24.8%。
尽管业绩增长失速,但除2022年因亏损未分红外,拉卡拉自2019年A股上市以来,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分红比例。
虽截至今年年中的累计净利润都不能弥补2022年14.38亿元的大额亏损,未分配利润仍处于负值区间,公司仍在2024年两度分红,累计分红金额达2.1亿元,2025年中期又宣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分红力度与业绩基本面的矛盾,引发市场对公司资金分配合理性的讨论。
PART 02
股东退场 / 合规之痛
业绩疲软削弱了市场对拉卡拉的信心,而股东的持续离场与合规层面的频繁争议,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信任危机,成为其港股IPO路上的重要障碍。
作为早期投资方的联想控股,在2022年以27.64%的份额成为控股股东时,曾被市场视为公司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随着业绩下滑,联想控股多次减持,其中,2025年减持公司股份8,078,058股。截至目前,其持股比例已降至23.97%。
在众多减持股东中,最令人关注的当数创始人孙陶然弟弟孙浩然的操作。2025年9月,孙浩然通过二级市场清仓减持1927万股,套现金额达4.93亿元。
高管与亲属的离场动作释放出强烈的负面信号,引发市场对公司前景的质疑。
回归用户群体来看,居高不下的投诉量所凸显的服务流程缺陷和客户体验不佳的状况,也将拉卡拉的运营短板暴露无遗。
拉卡拉服务超千万中小商户,客户分散虽降低单一依赖风险,但也因导致服务标准化难度大、黏性不足等问题,导致服务质量难以保障。第三方投诉平台黑猫数据显示,其累计投诉量超过10万条,主要集中于POS机押金不退、费率擅自上调、到账延迟等问题。
![]()
中小商户对费率敏感度高,在支付宝、微信支付的线下围剿下,拉卡拉不得不通过价格战维持市场份额,进一步压缩了盈利空间。
近年来,拉卡拉因业务操作不规范多次收到监管处罚,合规成本持续攀升。仅2022-2024年间,拉卡拉累计罚没金额高达1676万元。
多地分公司因违反支付业务管理规定被监管处罚的案例频发,合规风险管控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而招股书中“加强客户管理”的表述,实则折射出此前粗放式扩张留下的治理隐患,也让市场对其合规经营能力产生质疑。
PART 03
跨境支付与科技叙事的落地难题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数字支付市场总规模331.7万亿元,但独立服务商细分市场增速已降至个位数,出海成为必然选择。
据招股书资料,拉卡拉的跨境支付业务已覆盖129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上半年交易额达371亿元,同比增长73.5%,展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不过,这一体量仅占其总支付交易金额的1.16%,对营收贡献极小,公司亟需寻找更多的业绩支撑。
为扩大市场覆盖,拉卡拉的渠道合作伙伴从2022年的1,246家增至2025年中的6,537家,但合作伙伴数量的快速扩张并未带来相应的效益提升,反而因渠道管理难度加大,出现了部分合作伙伴违规推广、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进一步拖累了品牌口碑与运营效率。
在科技转型方面,拉卡拉虽宣称投入AI、区块链等领域,战略重心从“支付工具”向“数字商业解决方案”倾斜,但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重不足5%,与真正的科技公司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数字商业解决方案领域已聚集用友、金蝶等专业厂商,这些企业在企业SaaS服务、数字化管理系统等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客户基础,拉卡拉作为后来者,在产品功能、客户资源等方面均处于劣势,短期内难以实现规模化突破,科技转型面临较大挑战。
对于投资者而言,拉卡拉的价值取决于其能否真正打破支付依赖。若跨境业务能持续渗透核心市场,SaaS解决方案实现规模化落地,数字货币场景率先突破,其“支付+科技+出海”的三角模型或将重构估值逻辑。
反之,若仅靠IPO募资续命,未能实现业务质变,叠加高分红与业绩亏损的矛盾持续,将进一步削弱投资者信心。此次登陆港股,是拉卡拉作为“A股支付第一股”在困境中的突围之举,也或将成为其未来在数字化商业生态中话语权的重要砝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