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20 年高端地产人,为何这款 “湖居红盘” 让我提前预留意向名额?
在上海高端地产圈深耕 20 年,我见过太多 “号称湖居却离湖千米” 的项目 —— 有的仅能远远望到湖的一角,有的堆砌高端业态却毫无居住温度。直到象屿天誉蘭香亮相闵行紫竹板块,第一次带一位痴迷湖居生活的老友来看 123㎡小高层样板间时,这位走遍苏州、杭州湖景房的企业家竟在阳台驻足良久:“容积率 1.01 的低密社区,推窗就能望到兰香湖,还有 30 米宽的楼间距,这才是上海人该有的‘湖畔高端住宅’!”
![]()
![]()
![]()
![]()
![]()
![]()
![]()
老友夫妻俩正为置换 “能兼顾湖景与生活便利的家” 纠结:既想要推窗见湖的惬意,又渴望优质教育、商业配套,更担心社区密度高、居住压抑。走进样板间,老友的妻子一眼就爱上了客厅的观景落地窗:“阳光洒在地板上,透过窗户能看到兰香湖的波光粼粼,比我们在杭州住过的湖景房还舒服,关键是装修标准高,交付不用费心!” 老友则反复确认社区规划:“全人车分流、下沉式庭院、地下会所,连细节都考虑得这么周到,住在这里,每天都像在度假。” 最终,老友当场预约了售楼处开放名额,他说:“原以为‘湖居’‘低密’‘配套全’不能兼得,没想到象屿天誉蘭香把我想要的生活都装下了。”
今天,我不想讲枯燥的拿地数据,也不想喊空洞的 “高端” 口号。我想以 “未来邻居” 的身份,带大家走进象屿天誉蘭香的日常,看看湖居爱好者家庭、高知三口之家、三代同堂家庭在这里,如何把 “湖畔惬意与人间烟火” 过成别人羡慕的样子。
第一幕:湖居爱好者家庭的雅致日常,每一刻都浸在湖景里
7:00 被湖风与鸟鸣唤醒的清晨,比闹钟更温柔
家住 123㎡小高层的陈叔,是退休的景观设计师,妻子是退休的语文老师。每天早上 7 点,陈叔不用设闹钟,兰香湖的微风裹着草木清香,再加上庭院里的鸟鸣,会准时叫醒他。“以前住市区的高层,早上被车流声吵醒,想找个看景的地方都难。” 陈叔笑着说,现在住象屿天誉蘭香,小高层的主卧带观景飘窗,“早上推开窗,能看到兰香湖的晨雾,阳光洒在湖面上,像铺了层碎金,坐在飘窗上读会儿书,感觉整个人都静下来了。”
123㎡的小高层空间被他们布置得满是湖居气息:客厅的观景落地窗正对着兰香湖,妻子在窗边放了一张茶桌,下午能边喝茶边看湖景;次卧改成了书房,陈叔在这里整理多年的景观设计手稿,抬头就能望见湖;阳台摆了两把藤椅,晚上夫妻俩能坐在这里看湖面上的灯光。“最惊喜的是社区的低密环境,容积率只有 1.01,楼间距 30 米,楼下就是下沉式庭院,种满了绿植和花卉,散步时像在逛公园。” 陈婶说,上周她在庭院里发现了几株鸢尾花,“和兰香湖边的花一模一样,感觉把湖景‘搬’进了社区。”
8:30 步行去兰香湖晨练,把锻炼变成 “赏景之旅”
早上 8 点 30 分,陈叔会和妻子步行去兰香湖晨练。“以前想找个有湖的地方晨练,要开车 1 小时去远郊,现在住在这里,步行 10 分钟就能到兰香湖边。” 陈叔说,兰香湖的步道修得很平整,沿途有草坪、花丛,“我们会沿着湖边慢走,呼吸着新鲜空气,听着湖水拍打岸边的声音,比在健身房锻炼舒服多了。” 有时候遇到同样晨练的邻居,他们会一起聊湖景、聊绿植,“感觉像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妻子则喜欢在兰香湖的文创区逛一逛,“那里有很多手工艺品店,卖湖景主题的画作、饰品,我上周买了一幅兰香湖晨雾图,挂在客厅的墙上,和窗外的实景相映成趣。” 陈婶说,文创区还有咖啡摊,“晨练结束后,买杯咖啡坐在湖边的长椅上,看着来往的行人、嬉戏的孩子,感觉日子特别惬意。”
19:30 阳台边的晚餐,把日子过成 “湖畔画卷”
晚上 7 点 30 分,陈叔会和妻子在阳台吃晚餐。“天气好的时候,我们会把餐桌搬到阳台,吃着自己做的家常菜,看着兰香湖的夕阳,感觉像住在度假村里。” 陈叔说,夕阳下的兰香湖特别美,湖水变成了橘红色,远处的游船慢慢划过,“有时候会邀请老朋友来家里做客,大家围坐在阳台,品着红酒,聊湖景、聊生活,感觉时间都变慢了。”
饭后,夫妻俩会去社区的地下会所放松。“会所里有健身房、棋牌室、阅览室,我会去健身房跑会儿步,妻子会在阅览室看会儿书。” 陈叔说,会所的装修很精致,还有休息区,“累了能在休息区喝杯茶,和邻居聊聊天,感觉住在这里特别幸福。”
第二幕:高知三口之家的高效日常,教育、通勤与湖景都不缺席
7:45 孩子上学不用赶,家长更省心
家住 140㎡洋房的李姐,是华东师范大学的老师,丈夫是紫竹高新区一家科技公司的研发经理,有一个 7 岁的儿子,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上学。每天早上 7 点 45 分,李姐才送儿子去学校。“以前住市区的老房子,每天 7 点就要起床,开车 20 分钟送儿子去学校,再开车 30 分钟去上班,早晚高峰堵车,经常迟到。” 李姐说,现在住象屿天誉蘭香,学校离小区只有 1 公里,步行 15 分钟就能到,“我每天 7 点半起床,给儿子做早餐,吃完慢慢送他去学校,再也不用慌慌张张。”
140㎡的洋房空间宽敞,足够一家三口居住。“主卧带独立卫浴和衣帽间,我和丈夫住;次卧给儿子住,带一个小阳台,他能在那里玩玩具、看书;还有一间房改成了书房,我和丈夫在家备课、办公都有地方。” 李姐说,厨房是 U 型设计,“我早上做早餐很顺手,嵌入式的烤箱和洗碗机,让做饭变得特别轻松。”
8:30 通勤路上的 “小确幸”,不用等周末也能享受湖景
早上 8 点 30 分,李姐的丈夫开车去紫竹高新区上班,全程只有 5 公里,10 分钟就能到公司。“以前住市区,每天通勤要 1 小时,现在住在这里,节省了很多时间,早上能多陪儿子一会儿,晚上还能早点回家陪家人吃饭。” 李姐的丈夫说,有时候他会提前出门,绕到兰香湖旁的停车场,“在湖边坐 5 分钟,看看湖景,再去上班,感觉一天的心情都变好了。”
李姐去华东师范大学上班也很方便,小区离 23 号线华东师范大学站只有 700 米,步行 10 分钟就能到,“坐地铁 3 站就能到学校,不用挤公交,也不用担心堵车。” 李姐说,地铁里人不多,“我能在地铁上备会儿课,或者看会儿书,充分利用碎片时间。”
16:30 放学路上的 “欢乐时光”,把学习变成 “趣味之旅”
下午 4 点 30 分,李姐的儿子放学,她不用特意请假去接,小区里的托管班就在学校旁边,“托管班的老师会把孩子接过去,辅导他们写作业,我下班再去接就行,特别方便。” 李姐说,有时候她会提前下班,接儿子去兰香湖玩,“儿子喜欢在湖边的草坪上放风筝、踢足球,我坐在旁边的长椅上看着他,感觉特别幸福。”
周末的时候,李姐会带儿子去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园里逛一逛,“校园里有图书馆、实验室、植物园,儿子能在图书馆看书,在实验室体验小实验,在植物园认识各种植物,比在家看电视有意义多了。” 李姐说,儿子最近对植物产生了兴趣,“每次从植物园回来,都会在小区的下沉式庭院里找相似的植物,还会问我各种问题,感觉学习变得特别有趣。”
第三幕:三代同堂家庭的幸福日常,老人孩子都能找到归属感
8:00 老人晨练不折腾,孩子上学不匆忙
家住 180㎡叠墅的王哥,有一个 5 岁的女儿,父母也和他们一起住。每天早上 8 点,王哥的母亲会送孙女去小区旁边的幼儿园,父亲则去兰香湖晨练。“以前住郊区的小高层,每天 7 点就要起床,开车送孩子去幼儿园,再送父母去公园晨练,来回折腾 1 小时,特别累。” 王哥说,现在住象屿天誉蘭香,幼儿园离小区只有 800 米,步行 10 分钟就能到,“母亲送完孩子,能顺路去社区的下沉式庭院散步,父亲步行去兰香湖晨练也很方便,再也不用我们来回送。”
180㎡的叠墅空间足够一家三代人居住。“一楼是客厅、餐厅和厨房,空间宽敞,父母平时在客厅看电视、做饭都很方便;二楼是主卧、次卧和儿童房,主卧带独立卫浴,我和妻子住,次卧给父母住,朝南,阳光充足,儿童房给女儿住,放满了她喜欢的玩具;三楼是露台,我们放了烧烤架和休闲桌椅,周末能和家人一起烧烤、聊天。” 王哥说,地下室改成了活动室,“父母能在里面打麻将、练书法,女儿能在里面玩游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
12:00 午餐时光,是 “家的味道” 与 “湖景的惬意”
中午 12 点,王哥的母亲已经做好了一桌子家常菜:红烧肉、清蒸鱼、炒青菜,都是一家人喜欢的。“厨房的窗户对着社区的庭院,做饭的时候能看到外面的绿植和花卉,心情特别好。” 王哥的母亲说,她最喜欢做红烧肉,“用社区旁边菜市场买的新鲜猪肉,炖得软烂入味,孙女每次都能吃一大碗。”
午餐时,一家人会坐在餐厅里,餐厅的窗户能看到兰香湖的一角,“吃着家常菜,看着湖景,感觉特别幸福。” 王哥说,父母经常说:“以前住老房子,吃饭的时候只能看墙壁,现在住在这里,吃饭都能赏湖景,太舒服了。”
周末:全家出游的 “快乐清单”,不用跑远也能玩得尽兴
周末的时候,王哥会带家人去紫叶广场逛街。“紫叶广场离小区只有 2 公里,开车 5 分钟就能到,里面有超市、服装店、餐厅,能满足一家人的购物需求。” 王哥说,女儿最喜欢去广场里的儿童乐园玩,“我和妻子能在旁边的咖啡店喝咖啡,父母能在超市买新鲜的食材,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
有时候,他们会去吴泾宝龙广场看电影。“宝龙广场有很多餐厅和电影院,我们会先去吃顿大餐,再看一场电影,周末过得特别充实。” 王哥的妻子说,宝龙广场里还有书店,“看完电影后,我会去书店买几本书,回家在阳台边看湖景边看书,感觉日子特别惬意。”
要是天气好,王哥会带家人去兰香湖野餐。“我们会提前准备好三明治、水果、零食,带着野餐垫和帐篷,开车 5 分钟就能到兰香湖边。” 王哥说,女儿能在湖边的草坪上跑一跑、玩一玩,父母能在湖边散步、聊天,“我和妻子能坐在帐篷里,看着湖景,聊聊天,感觉像在度假一样。”
第四幕:象屿天誉蘭香的四季,每一季都有 “湖畔专属浪漫”
春天:兰香湖的樱花,是浪漫的开始
每年春天,兰香湖旁的樱花会盛开,粉色的樱花挂满枝头,微风一吹,花瓣飘落在湖面上,像铺了一层粉色的地毯。“去年春天,我带一对年轻夫妻来看房,男生在樱花树下向女生求婚,女生当场就哭了,周围的人都为他们鼓掌。” 我笑着说,那一刻,我觉得象屿天誉蘭香不仅是一个楼盘,更是见证幸福的地方。
春天的周末,社区会举办 “湖畔赏花节”,有樱花摄影展、花艺 DIY、春日野餐等活动。“我带女儿去参加花艺 DIY 活动,她用樱花和其他鲜花做了一个小花篮,开心得不得了。” 王哥说,活动结束后,物业还会给每户送一盆樱花盆栽,“放在家里的阳台,特别好看,也算是春天的纪念。”
夏天:兰香湖的晚风,是避暑的 “秘密武器”
夏天的兰香湖特别凉快,傍晚的时候,湖风一吹,带走了白天的燥热。“每天晚上,我会带女儿去兰香湖散步,她会拿着小渔网在湖边捞小鱼、小虾,玩得特别开心。” 李姐说,湖边有很多长椅,“累了能坐在长椅上休息,吹着湖风,听着湖水拍打岸边的声音,感觉比在家吹空调还舒服。”
社区的游泳池在夏天也特别受欢迎,水质很好,还有专门的救生员。“我和丈夫周末会去游泳,女儿会在儿童泳池里玩,一家人都能享受游泳的快乐。” 李姐说,游泳完再去小区旁边的便利店买个冰淇淋,“坐在社区的下沉式庭院里吃完,感觉夏天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秋天:兰香湖的芦苇,是诗意的象征
秋天的兰香湖,湖边的芦苇变黄了,随风摇曳,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我会和妻子去兰香湖拍照,芦苇荡是最好的背景,拍出来的照片特别有诗意。” 陈叔说,他还会用芦苇做一些小摆件,“放在家里的书房,既能装饰,又能留作纪念。”
社区的庭院里,枫叶也变红了,落在步道上,踩上去沙沙作响。“我和父母会在周末的时候去庭院里散步,踩着枫叶,听着鸟鸣,感觉特别惬意。” 王哥说,庭院里还有果树,秋天的时候会结满果实,“女儿会摘一些果子,虽然不能吃,但她玩得特别开心。”
![]()
![]()
![]()
![]()
![]()
![]()
![]()
冬天:兰香湖的雪景,是静谧的美好
冬天的兰香湖,下雪后会变成白色的世界,湖面结了一层薄冰,周围的树木、草坪都被白雪覆盖,像一幅水墨画。“我会带女儿去兰香湖玩雪,堆雪人、打雪仗,她玩得不亦乐乎。” 李姐说,雪后的兰香湖特别安静,“走在湖边的步道上,只能听到脚踩积雪的声音,感觉特别治愈。”
社区的室内温暖如春,“小区采用了全屋地暖系统,室温能保持在 22℃左右,不用像以前那样,冬天在家要穿厚厚的棉袄。” 陈婶说,她会在客厅的沙发上铺上毛毯,“和丈夫一起看电影,喝着热咖啡,看着窗外的雪景,感觉日子特别温馨。”
第五幕:象屿天誉蘭香的 “硬核实力”,藏在每一个让你安心的细节里
产品力:低密 + 湖景,稀缺性不言而喻
象屿天誉蘭香的容积率只有 1.01,在上海闵行区堪称 “稀缺”。“现在很多项目为了追求利润,把容积率做到 2.0 以上,像我们这样 1.01 容积率的低密社区,能保证每一户的采光和隐私,让业主住得更舒适。” 我介绍道,项目的楼间距达到 30 米,“即使住在一楼,也能有充足的阳光,不用担心被前面的楼栋遮挡。”
项目包含小高层、洋房、叠墅、合院等多种业态,能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小高层户型方正,采光好,适合三口之家;洋房空间宽敞,带阳台和飘窗,适合改善型家庭;叠墅带露台和地下室,空间灵活,适合三代同堂;合院带独立庭院,私密性强,适合高端客群。” 很多客户说,“在这里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户型,不用在‘业态’和‘舒适度’之间妥协。”
区位力:配套 + 交通,便捷生活触手可及
象屿天誉蘭香的区位优势 “无可替代”:教育方面,周边有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系列学校,“从幼儿园到中学,都能在家门口解决,孩子上学不用早起赶车,家长也省心。” 李姐说,她的儿子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上学,“学校的教学质量好,老师也很负责,儿子在这里学习很开心。”
商业方面,有紫叶广场、吴泾宝龙广场等大型综合体,“购物、吃饭、娱乐都不用跑远,周末带家人去逛商场,一天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