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听起来像985,毕业证却是废纸!”一位河北家长在评论区怒吼,“四年血汗钱,换来一张无人认的纸!”
京津冀,这片教育资源丰饶的土地,每年吸引无数考生前来追梦。然而,在这片星光下,却隐藏着上百所“虚假大学”——它们披着华丽的外衣,打着“包录取”“包分配”的幌子,专门收割那些渴望名校却分数不足的考生家庭。
据人民日报此前曝光,仅京津冀地区就曾查出186所此类虚假高校。而近年来,这些“学历工厂”不仅未消失,反而手段愈发狡猾。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其中最典型的6所“臭名昭著”的虚假大学,并为2026届考生送上实用防骗指南。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01 起名碰瓷术:这些“李鬼大学”专骗眼尖的考生
虚假大学最常用的伎俩,就是玩“名字游戏”——通过模仿名校名称,让考生和家长一眼望去“似曾相识”,却难辨真假。
华北科技大学和首都师范学院便是典型代表。
前者碰瓷的是顶尖985高校华中科技大学,后者则模仿北京名校首都师范大学。两者仅有一二字之差,却天差地别:一个是虚假大学,毕业证形同废纸;一个是正规名校,毕业生备受认可。
有网友调侃道:“这就像‘康师傅’和‘康帅傅’,包装再像,味道骗不了人——可惜学历这‘味道’,等你尝出来已经晚了四年!”
![]()
第二类陷阱更为隐蔽:盗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校名。
比如,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和北京经济学院,都曾是正规高校的曾用名。前者对应现在的北京建筑大学,后者对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不法分子利用这些“历史外壳”,制造“老牌高校复招”的假象,令不熟悉高教历史的家长极易上当。
02 “国字头”诱惑:高大上校名背后的陷阱
如果说前两类骗术还算“保守”,那么下面这些虚假大学则直接祭出“王炸”——用国字头、大区名打造“天生名校”的人设。
华北师范大学和中国民航学院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我国,正规高校中确实有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以大区命名的名校,也有中国民航大学等“国字头”强校。
正因如此,当“华北师范大学”“中国民航学院”出现时,许多家长便下意识认为:“这名字这么大气,肯定是好学校!”
![]()
一位来自山东的网友分享了自己亲戚的惨痛经历:“我表弟当年就是被‘中国民航学院’骗了,学费一年两万八,毕业后去应聘地勤,结果人家HR直接说:‘你这毕业证,我们系统里查无此校’!”
03 骗局揭秘:虚假大学如何“空手套白狼”?
这些虚假大学究竟是如何运作的?为何每年仍有大量家庭上当?
![]()
首先,它们擅长打造“完美外壳”。
制作精美的官方网站、印制豪华的招生简章、甚至伪造校园照片和“校企合作”文件——这些都是基本操作。有教育界人士暗访发现,某些虚假大学的网站做得比真大学还“真”,不仅有在线咨询窗口,还有“24小时招生热线”。
其次,话术精准击中家长软肋。
“计划外招生”“内部名额”“低分上本科”是它们最常用的诱饵。一位差点上当的北京家长回忆:“对方说孩子分数不够本科线也能录取,毕业后‘包进铁路系统’,幸亏我儿子坚持要查教育部名单,才避免了损失。”
最令人发指的是,它们专挑弱势群体下手。
农村家庭、低分考生、信息闭塞地区的学生和家长,最容易成为目标。有媒体报道,某虚假大学在县城中学门口蹲守,专找“为孩子教育肯砸锅卖铁”的农村家长,用“保送本科,考不上全额退款”的承诺骗取巨额“赞助费”。
04 血的教训:那些被虚假大学摧毁的青春
虚假大学带来的伤害,远不止金钱损失。
考公路被断送
江苏一名考生手持“江苏科技信息学院”的假毕业证报考公务员,结果不仅被取消资格,还被列入诚信黑名单,五年内禁止参加任何编制考试。
求职遭羞辱
一位西安的HR在网上爆料:“每次收到‘华北师范学院’的简历,我都直接塞进碎纸机。这种野鸡大学的毕业生,连初步筛选都过不了,投简历纯属浪费彼此时间。”
![]()
家庭负债累累
最令人心痛的案例来自浙江:一户普通家庭借款20万供儿子读“杭州经济贸易大学”,四年后毕业才发现该校只是注册为“成人培训机构”。儿子为还债不得不日夜送外卖,最终因胃出血住院。
05 防骗指南:2026届考生必知的5大自保法则
面对层出不穷的虚假大学,如何才能避免踩坑?以下是给考生和家长的实用建议:
![]()
1. 认准官方名单
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是唯一权威渠道。任何不在该名单上的“高校”,一律视为虚假大学。
2. 警惕“特殊承诺”
正如一位资深招生办主任所说:“正规大学的招生,从来不会求着你来;只有骗子,才会承诺包录取、包就业。”凡是声称“低分录取”“内部指标”的,立即拉黑。
3. 核实录取通知书
2025年起,正规高考录取通知书均带有防伪标识,并通过EMS寄送。任何要求“到付”或通过普通快递寄送的“录取通知书”,都是骗局。
4. 实地考察验证
如果条件允许,亲自去学校看看。一位网友分享经验:“真大学不怕你考察,假大学往往地址虚假——有的藏在写字楼里,有的甚至压根没有实体校园!”
5. 谨防“历史名称”陷阱
查询学校时,务必确认使用的是教育部最新公布的规范校名。对于那些听起来“有点老旧”的校名,要多加核实是否为已被取代的历史名称。
06 官方行动与民间呼声
近年来,教育部门持续打击虚假大学。人民日报等媒体多次曝光完整名单,各地警方也破获多起相关案件。
民间反诈意识也在提升。有app可输入校名即可快速验证虚假大学;多个教育类自媒体定期更新防骗指南。
![]()
![]()
![]()
一位网友的评论道出众多家长的心声:“骗钱尚且可恨,骗孩子青春简直罪加一等! 希望国家继续加大打击力度,同时我们也得自己提高警惕,不给孩子留遗憾。”
结语
高考,是无数家庭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战;而填报志愿,则是这场战役的最后一环。“华北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经济学院”“华北师范大学”“中国民航学院” 这六所被点名的虚假大学,只是冰山一角。
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教育没有捷径。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耐心核实、理性选择,才是对青春最好的负责。愿每一位2026届考生,都能避开陷阱,走进真正属于你们的大学殿堂!
(本文依据公开报道及教育部信息整理,为防误伤,特此说明:本文提及的六所院校均为虚假大学,与任何正规高校无关。请考生和家长以教育部最新官方名单为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