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25 景德镇瓷博会的盛况吗?
这场升级成 “1819 陶瓷嘉年华” 的国际盛会,直接让千年瓷都火遍全网!
花车巡游穿梭在城市街巷,13 辆主题花车把陶瓷艺术的传统与现代撞出精彩火花;
![]()
350 多位世界友城市长齐聚 “世界市长对话”,用陶瓷架起跨国桥梁;
当晚幕降临,名坊园内的景德镇记忆《china》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将带你开启一场穿越唐宋元明清的陶瓷文化视听盛宴。
![]()
陶瓷器不愧是景德镇最厚重、最闪亮的名片。
近来好多人为了鸡排哥来到景德镇,却依然被这里的陶瓷器所征服。
你知道吗?陶瓷堪称我们祖先的第一项“世界发明”,直接把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升级到新石器时代!
![]()
出土于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的陶片
目前发现世界上最早的陶片
从此,我们就在这条路上一路绝尘,独孤求败!
9世纪,世界大多数地区还在使用粗糙土陶,我们就已经烧制出“青如天、明如镜”的秘色瓷。
![]()
八棱净水秘色瓷瓶
宋 故宫博物院
到了16世纪,中国陶瓷已经成为全球贸易中最受欢迎的奢侈品,被各国王室贵族疯狂收藏!
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痴迷到用600名萨克森龙骑兵交换151件中国青花瓷瓶!这批瓷器至今仍收藏在德国茨温格宫中。
![]()
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我们熟悉的“茜茜公主”,将霍夫堡宫和布达佩斯行宫中的多个厅室打造成陶瓷世界。
![]()
“太阳王”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甚至为宠妃蒙特斯潘夫人修建“特里亚农瓷宫”,试图在凡尔赛复刻一个瓷器梦境。
![]()
艺术巨头美第奇家族曾在佛罗伦萨开办了欧洲第一家瓷工厂,试图打破中国的技术垄断,却以失败告终。
直到1708年,德国人才勉强破译了制瓷密码,而此时距离中国成熟掌握制瓷技术,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
![]()
德国梅森瓷神话雕塑,梅森瓷器博物馆藏
但是,陶瓷器之所以能够代表中国,不仅因为它曾让世界为之倾倒,更因为它是一部“火与土铸就的中华文明史”!
从2万年前新石器时代起步,它陪伴中华文明走过童年、青年与壮年,像一本不间断的 “文明成长日记”。
![]()
比如这件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纹饰,仿佛孩童在和小鱼说悄悄话,记录了中华文明童年时期的天真面孔与澎湃的想象力。
![]()
来到秦汉,中华文明迎来了充满开拓与探索的激情的“青年时代”。
那泛着青绿光泽的西汉陶楼、陶仓,正是大汉帝国“事死如事生”的厚葬观念与强大国力的真实投影。
![]()
宋代,中华文明步入成熟内敛的“壮年”,陶瓷艺术也迎来了审美巅峰。五大名窑不再追求繁复的装饰,而是将哲学思考融入釉色之中。
![]()
明清时期,乾隆时期集大成的“瓷母”,用17种工艺宣布那个鼎盛时代的全球视野与技术自信……
![]()
现在,陶瓷器仍然定义着中国顶级审美。比如2024年春晚节目《瓷影》就通过舞者的身姿,让全球观众读懂了青白瓷的清雅与风骨。这,就是顶级文化IP的魅力!
![]()
当我们翻开中国陶瓷史,我们读到的不仅是制陶技艺的演进,更是中华文明最恢弘的史诗!
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件件瓷器,而是一个朝代的政治格局,一场贸易的经济浪潮,一次艺术的审美革命,一段科技的巅峰突破!
![]()
而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中国陶瓷全书》,就是解锁这部史诗的钥匙!
它不只是中国陶瓷史,更是一部看得见的中华文明史+一场东方美学的极致盛宴!
一本书给你三重震撼收获!
![]()
全书精选1000多件国宝级陶瓷器,纵跨2万年文明历程,覆盖全球58家知名博物馆,包含14大陶瓷器功能类型。
![]()
一方面,这相当于为我们建造了一座顶级陶瓷博物馆,带我们见证传说中的稀世珍宝!
比如这件元青花釉里红堆塑楼阁式人物谷仓,它不仅是国内唯一有明确纪年的楼阁式瓷仓,更是国家明令禁止出境展览的195件顶级国宝之一!
![]()
它的传奇,远不止于烧制难度登峰造极:仓身上159字铭文,如同一封穿越时空的家书,清晰记载了主人凌氏的生平、家世与婚姻。
而那句刻在瓷魂上的祈愿——“禾黍丰而仓廪实,子孙盛而福禄崇”,正是凌氏一家人,乃至整个时代百姓最炽热、最朴素的梦想。
![]()
另一方面,当我们凝视这些陶瓷的演变,看到的也是整个中华文明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具体到每件陶瓷器,全书从34个鉴赏维度进行深度解读,带我们真正“读懂”陶瓷器!
比如,讲到彩绘十二生肖俑,不仅是欣赏造型之美、服饰之美,还从文化之美的角度深挖文化内涵。
![]()
这件釉里褐花卉纹宝座,则重点讲解了工艺之美、功能之美和纹饰之美。
![]()
除此以外,还有传承之美、史实之美、文字之美、款识之美等,就像一位博学的老师,为我们由表及里,讲解陶瓷器的方方面面。
![]()
11类专业解析图包含纹饰描线图、制作步骤图、结构剖面图、使用场景图等,将繁复的陶瓷知识化为一看就懂的插图。
使我们像专家一样,洞察肉眼观察不到的陶瓷器小秘密,从“看热闹”进阶“懂门道”。
![]()
书中还穿插了50多个陶瓷器相关的小知识,横跨古代政治、经济、艺术、军事、哲学多个领域,带我们通过陶瓷器看中国历史。
比如,你知道兵马俑类型代表古代军队怎样的等级秩序吗?
![]()
魏晋时期的陶瓷器反映了古人怎样的审美变化?
![]()
明代青花瓷上怎么会出现跳舞的波斯人?
![]()
想想看,如果我们想系统了解中国陶瓷器、中华文明、东方美学发展历程,要在图书馆里查阅多少资料啊,但是这一本书全部搞定!
![]()
新书上市期购买,还专项5项豪华礼赠!
1·“百花卷草纹”三面书口刷边
![]()
2·限定藏书票*1
![]()
图案取自三彩腾空骑马俑
将东方美学的浪漫永远珍藏
3·限定精美画片*3
![]()
青花的典雅、
各种釉彩大瓶的气势、
展现中国陶瓷器的巅峰之美
4·汝窑“桃李春风”陶瓷茶叶罐
![]()
纹理清晰,意境深远
尽显中式美学
5·帆布包
![]()
一份充满仪式感与情绪价值的精致礼物
总的来讲,这本书让我们在欣赏陶瓷之美的同时,一眼看透华夏千年文明的脉络与辉煌!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讲讲这本书。
![]()
![]()
脉络清晰,类型完整
构建中国陶瓷器完整认知体系
虽然这本书的内容硬核,它真的好读、易懂到离谱!
这源于它有一个非常清晰、完整的内容体系,让我们在最短时间内,建立起对中国陶瓷器的整体认知,把阅读门槛降到最低。
![]()
时间方面,这本书带我们从2万年的江西仙人洞出发,一路穿越五大历史时期:史前至商周时期、秦汉至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朝时期、清朝时期。
![]()
这清晰展现了陶瓷器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特点,折射出中华文明的时代特征。
比如,这件青白釉刻花牡丹婴戏纹六瓣花口盘,体现了宋代文人含蓄深远的审美意境,不就是现在流行的极简风吗?
![]()
与之相反的是明代五彩鱼藻纹盖罐的繁丽,这映射出一个中外文化交融的宏大时代。
![]()
空间上,这本书涵盖海内外58家顶级博物馆,包含许多五大官窑外、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小众精品。
![]()
这件收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宋代耀州窑凤纹龙首提梁壶,就是北方青瓷的骄傲——耀州瓷的代表。
它的釉色青绿如橄榄,上面的印花具有非常强的立体感,这种艺术风格在古代非常少见。
![]()
耀州窑凤纹龙首提梁壶
宋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下面这件宋代磁州窑白地黑花花卉纹梅瓶来自北方民窑——磁州窑,风格粗犷活泼,跟南方青瓷的温润形成了鲜明对比。
![]()
磁州窑白地黑花花卉纹梅瓶
宋 故宫博物院
类型方面,书中的陶瓷器包含14大功能类型,例如陈设器、盛器、礼器、随葬明器、祭祀器、寝具、酒器、宗教器等。
你会发现,陶瓷器不仅渗透古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死后世界。
比如这件宋代黑釉兔毫盞,它是宋代的点茶工具,完美体现了当时的斗茶风尚与禅宗美学。
![]()
还有宋代白瓷婴儿枕,造型活泼可爱,底部的诗句写道:“警眠常送响,底用掷籖劳。”
当人翻身的时候,枕头里的泥团就会滚动作响,提醒人们该醒来学习劳作,这就是古人的“闹钟”吧。
![]()
秦汉的陶俑与模型则体现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比如汉代人就把家畜、仓、灶、井、楼、圈厕等,全都做成陶俑搬进了墓穴。
![]()
通过这样清晰、完整的体系,我们能够把陶瓷器文物与历史建立起联系。
以后,我们在逛博物馆时就不会纠结一件器物的名称,而是通过朝代、地域、纹饰等信息,直接读懂背后的历史文化、艺术审美,乃至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
![]()
34个专业讲解维度
这一次,真正读懂陶瓷器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博物馆里,看着展柜里精美的陶瓷器,除了感叹“真好看”,就不知道还能看些什么了。
![]()
别担心,这本书将手把手教你如何真正“看懂”一件陶瓷器。
全书多达34个鉴赏维度,关于陶瓷器,你所需要知道的一起都在里面!
比如,针对这套唐代彩绘十二生肖俑,不仅通过“造型之美”“服饰之美”分析了它们可爱的造型和精致的衣服。
![]()
还通过“文化之美”解读背后的丧葬文化:古人把十二生肖视为守护神,将它们按子南午北顺时针方向布置在墓室内,来轮流守岗,守护墓主。
![]()
再看这件琉璃三彩龙凤纹熏炉,既通过“器型之美”,带我们鉴赏这件熏炉大气磅礴的造型,还通过“内容之美”解释了它如何象征皇家身份与权利。
![]()
下面这件辽代三彩摩羯形执壶,除了“造型之美”“纹样之美”,还讲述了“摩羯”,这一融合了鱼身与龙头的神秘形象的演变历程。
![]()
讲到明代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就在“发展之美”中对比了明代梅瓶相较宋代梅瓶的特点——相对矮胖,器肩曲线更为饱满圆润,不再“溜肩”。
![]()
除了这些,还有不同鉴赏维度带我们感受历史之美:
“史实之美”看传承故事:这件瓷器怎样历经朝代更替,最终来到我们面前的?
![]()
“文字之美”赏书法之美:瓷器上的一行小字,不仅见功底,更传达出文人的精神世界。
![]()
“款识之美”解文字谜题:底款上那几个字,就像瓷器的身份证,透露着它的出生年份和“娘家”(窑口)。
![]()
掌握了这34个鉴赏维度,你会发现自己突然能听懂陶瓷器的语言了。
从此,看瓷器不再是简单地说“好看”,而是能够娓娓道来:“你看,这个瓶子的器型明显受到波斯影响,但纹饰完全是中国风格,这正好体现了元代的文化交流……”
![]()
相信你的下一次博物馆之旅,一定会是一场充满乐趣的发现之旅!
高清实拍图+专业解析图
从“看热闹”进阶“懂门道”
这本书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太美,太震撼啦!
在高清大图的呈现下,那些在博物馆中总是被人群层层包围的陶瓷珍品也能零距离观赏,连上面的裂纹、笔触、窑变都清晰可见。
![]()
这种极致的细节呈现,不仅放大了陶瓷的美,更拉近了我们与历史的距离。
![]()
不过,更见功底的是这11类专业解析图,这些插图就像一位高水平老师,将复杂的陶瓷知识化繁为简。
比如这件光绪粉彩荷花吸杯的制作流程图,只用了6张示意图和几十个字,就让我们一眼看懂从塑形到彩绘的全过程。
![]()
还有战国彩绘陶钫的纹饰描线图,清晰展示了器物上以红彩描绘的卷云纹。在博物馆中隔着玻璃,我们可能都发现不了这些纹饰。
![]()
这件宋代景德镇窑青白釉倒流壶的剖面示意图,为我们揭示了这件盛酒工具“倒流不漏”的物理玄机。
![]()
清代绿地粉彩藤萝花鸟纹圆盒上的图案、款识、书法,也通过细节放大图清晰展现,让我们能够细细欣赏。
![]()
这张呈色变化图展现了铜元素在不同温度下的颜色,这也是为什么窑变的颜色如此变化莫测。
![]()
人面鱼纹彩陶盆的功能场景图,使我们知道这不是一件日常器具,而是新石器时代的祖先们对逝去婴孩的深情告别。
![]()
此外,还有建筑结构图、颜色示意图、图案分区图、效果示意图等多种专业解析图,每一张都兼具学术严谨与视觉美感。
![]()
让我们得以从工艺、构造、设计的专业层面,真正理解古代工匠们的智慧与巧思,不再只是“看热闹”的观众,而是能看懂看懂门道的行家。
59个知识延展专题
通过陶瓷器看中国历史
除了惊艳的图片,全书还有59个有趣的知识延展专题。
内容横跨古代政治、经济、艺术、军事、哲学多个领域,就像一部“中国历史趣味百科”。
![]()
比如,你以为你在看一个陶俑?其实你看的是一整支秦朝军队。
专题深扒兵马俑的“职场分工”:有带头冲锋的将军俑,有驾豪车的车士俑,还有弓箭手跪射俑和立射俑……简直像在翻大秦帝国的“军队花名册”。
![]()
这件看起来有点朴素的东晋青釉褐斑羊头壶,背后是一场席卷全国的审美变革!
它的朴素恰恰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潮流——追求自然,不爱雕琢。正是这场变革,才给后来唐宋瓷器的简约高级风铺好了路。
![]()
再比如,这件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其实是一场元代的“跨国联名款”:
瓶身上中国龙结合伊斯兰特色的水波纹,繁密多层、不留空白。用的颜料“苏麻离青”,可能还是郑和从海外代购回来的!
![]()
还有这件清代广彩人物图盘,它是清代外贸史一个生动的缩影,直接指向了当时一项关键的贸易政策——广州一口通商。
![]()
59个专题,就是59个这样的历史盲盒,让我们拆出有趣的历史知识。
比如,你知道“瓷”在哪个时代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吗?
![]()
唐三彩除了黄、绿、白,还有哪些罕见釉色?
![]()
同治皇帝大婚时,为什么要耗银十三万两重建景德镇御窑厂?
![]()
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自己看瓷器的眼光完全不一样了。那些冷冰冰的器物突然都有了温度,它们开始向你诉说自己的故事:
![]()
一个青花瓷盘会告诉你明代海上贸易的盛况,一个陶俑能让你看见秦汉时期的生活场景,就连瓷碗上的一道普通纹路,都可能藏着一个时代的审美密码。
![]()
无论你是陶瓷爱好者,还是历史迷,这本书都会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惊喜!
匠心之作,低调奢华
高端艺术画册级藏书
这样一本内容价值超高的书,装帧也得配得上才行。
这本书采用双重锁线装订,可以180°平摊阅读,怎么翻都不坏。
![]()
内文纸选用高克重艺术纸,手感平滑细腻,不易反光,色彩还原度高。
![]()
书里的每张图片都经过多轮专业校色,颜色富有层次感,精准还原了陶瓷器的釉色与温润质感,质量一点不输高端艺术画册。
![]()
现在入手,还享有5重豪华赠品:
1·“百花卷草纹”三面书口刷边
![]()
2·限定藏书票*1
![]()
图案取自三彩腾空骑马俑
将东方美学的浪漫永远珍藏
3·限定精美画片*3
![]()
青花的典雅、
各种釉彩大瓶的气势、
展现中国陶瓷器的巅峰之美
4·汝窑“桃李春风”陶瓷茶叶罐
![]()
纹理清晰,意境深远
尽显中式美学
5·帆布包
![]()
一份充满仪式感与情绪价值的精致礼物
最后我们再总结一下这本书的核心优势:
1.体系完整:时间跨度2万年,覆盖全球58家顶级博物馆。
2.类型丰富:全书1000余件陶瓷器涵盖14大功能类型。
3.图片丰富:包含大量高清实拍图和11类专业解析图。
4.深度解析:34个陶瓷器鉴赏维度,真正读懂陶瓷器!
5.横向拓展:59个延展专题解锁趣味历史知识,超级适合学生党!
6.装帧精美,结实耐翻阅,适合收藏。
这本书相当于一部中国陶瓷史+中华文明史+东方美学盛宴,无论是为孩子开启艺术启蒙,还是为自己充实文化底蕴,这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质读物!
![]()
![]()
![]()
![]()
关注公众号“诗意文化馆”
即可查询订单跟踪物流
![]()
▼添加我,拉你进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