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小微之王”到市净率垫底:民生银行12年市值腰斩迷局

0
分享至

2025年的A股银行板块,估值的鸿沟正被拉得愈发醒目。当国有大行农业银行(601288/01288)的市净率成功“破1”,股价与市值持续刷新高点时,曾与招商银行(600036/03968)在股份行阵营中一较高下的民生银行(600016),却以0.3140倍的市净率,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落至末位,股价长期在低位区间震荡,昔日“股份行明星”的荣光,在岁月的冲刷下已渐渐黯淡。


回溯至2013年,民生银行曾是那般耀眼。彼时,它以3245亿元的A股总市值,一举超越招商银行,成为股份制银行市值排行榜上的“头把交椅”。其创新推出的“商贷通”产品,精准击中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痛点,让它赢得了“小微之王”的美誉,更是普惠金融实践中当之无愧的早期标杆。

然而,十二年的时光,恰似白驹过隙。截至2025年11月6日,民生银行A股总市值仅剩下1764.4亿元,较其巅峰时期几乎“腰斩”;而同期的招商银行,A股总市值已稳稳站在1.1万亿元的量级,两者之间早已是天差地别。这家曾经在市场中被寄予无限期待的股份制银行,究竟是在怎样的历程中,从“可与招行对标”的行业优等生,一步步沦为市净率垫底的典型案例?

七期连降,盈利颓势难止血

近日,民生银行披露2025年三季报,其盈利端的压力仍未“止血”——从2024年一季度至2025年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已连续7个报告期同比负增长,盈利韧性不足的问题持续凸显。

具体来看,2024年一季度,民生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6%,中报同比降幅为5.5%,三季度降幅扩大至9.2%,年报进一步下滑9.9%;进入2025年,一季度同比下降5.1%,中报下降4.9%,2025年三季度则同比下降6.4%。

从2024年一季度到2025年三季度,这7个连续报告期里,民生银行归母净利润的同比降幅虽有波动,但“负增长”的趋势始终未被打破。这种持续性的盈利收缩,直观反映出其经营端的压力未得到有效缓解。

深入拆解民生银行的收入结构可见,其业绩下滑的困局源于利息净收入与非息净收入的双重持续失速。

从利息净收入来看,2020年该指标为1352.2亿元,随后逐年下滑:2021年降至1257.8亿元,2022年进一步收窄至1074.6亿元,2023年为1024.3亿元,2024年跌至986.9亿元,四年间呈现出陡峭的下行曲线。

这意味着其传统存贷业务的盈利能力持续削弱,无论是资产端的贷款定价能力,还是负债端的存款成本控制,均面临严峻挑战。

非息净收入的表现同样不容乐观,其2020年非息净收入为497.3亿元,直到2024年已经回落至376亿元。

民生银行利息净收入的持续下滑,源于资产规模扩张乏力、贷款增长疲软与净息差大幅收窄的三重挤压。

从资产规模看,其总资产增长长期处于低迷区间:2021年总资产同比仅增长0.04%,近乎停滞;2024年同比增长1.8%,2025年三季度同比增长2.3%,整体增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缺乏规模扩张的支撑力。

贷款端同样表现疲软,贷款规模在2024年同比仅增长1.7%,2025年三季度更是出现环比小幅缩水,贷款规模的增长动能严重不足。

与此同时,净息差的“跳水式”下滑进一步加剧了利息收入的压力:2020年净息差为2.14%,到2024年已降至1.39%,2025年三季度微升至1.42%,但仍处于历史低位。这意味着民生银行每单位资产的利息收益能力大幅削弱。

既无规模扩张的优势,又无利差收窄后的收益缓冲,最终导致利息净收入从2020年的1352.2亿元持续下滑,2024年跌破千亿至986.9亿元,陷入“规模+利差”双失速的经营困境。

在业绩持续承压的背景下,民生银行的资产质量表现也难言乐观。从监管指标来看,其不良贷款率长期处于股份制银行中的相对高位,2025年三季度末为1.48%,较年初略有抬升,在股份行中处于相对靠后的位置。

与此同时,民生银行用于缓冲资产质量波动的拨备覆盖率也常年处于低位。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其拨备覆盖率仅为143%,且自2020年以来便长期低于150%的行业“警戒线”。这一状况意味着,在应对潜在资产质量恶化时,该行缺乏充足的利润缓冲调节空间,资产风险的抵御能力备受市场担忧。

旧主退场,新势力入局

时间回到1996年,中国金融市场迎来了一个颇具突破性的尝试——民生银行应运而生。作为国内首家主要由民营资本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新希望集团、泛海集团、东方集团等民营资本巨头共同成为创始股东,这在当时被视作民营资本深度参与金融领域的标志性探索。然而,这份寄托着创新期待的股权结构,也在无形中为后续的经营动荡埋下了隐忧。

过度依赖单一的民营资本阵营,缺乏多元化、稳定性强的股东支撑,使得民生银行在应对行业风险时,从根基上就存在先天短板。

行业周期的更迭,率先在民生银行的股东阵营中撕开了裂痕,而这裂痕逐渐演变成加剧银行衰落的重要推力。

泛海集团作为核心创始股东,其退出的轨迹清晰地暴露了民生银行与股东深度绑定所带来的风险。

1996年参与民生银行筹建后,泛海集团于2001年跻身前十大股东,2018年持股比例达到6.9%的峰值,彼时集团掌门人卢志强还担任民生银行副董事长,双方在业务上的关联深度绑定。

转折发生在2020年,民生信托“假黄金案”让泛海集团亏损超25亿元,叠加房地产行业下行的压力,泛海的债务危机全面爆发。这不仅导致其被动减持民生银行的股份,更留下了巨额的贷款风险——截至2024年底,泛海在民生银行的贷款余额仍高达184.8亿元。尽管银行已计提充足拨备,但法律追讨的执行难度以及潜在的损失,仍对本就承压的资产质量构成了拖累。

同为创始股东的东方集团,其遭遇的危机进一步放大了民生银行股权结构的脆弱性。2025年3月,东方集团因财务造假触发退市,创始人张宏伟辞去民生银行副董事长职务,仅仅一个月后,其股价因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正式退市。尽管其在民生银行的76.4亿元贷款有抵押物作为保障,但抵押资产的变现能力和估值波动,仍为民生银行带来了潜在的坏账风险。

两大创始股东的接连“暴雷”,不仅导致民生银行股权结构频繁动荡,更直接削弱了其资产质量和市场信誉。

不过,在旧股东纷纷黯然退场的同时,民生银行的股东阵营中也涌现出新的参与者,深圳市立业集团便是其中之一。

这家以实业投资起家、横跨证券、银行、创投领域的资本集团,自2023年第三季度起,便持续加码对民生银行的布局。

2023年三季度末,立业集团以3.37%的持股比例首次跻身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行列;2024年一季度,其再度增持4.93亿股,持股比例攀升至4.49%;2025年6月30日,立业集团通过场外交易增持民生银行H股约1.99亿股,涉资约5.23亿港元。此次增持后,该集团合计持有民生银行21.7亿股,占总股本比例升至4.9%,稳居第四大股东,距离5%的举牌线仅剩0.055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立业集团持股有所下滑,但仍然位居第四大股东,持股总数达19.7亿股,占比4.5%。

立业集团在股权布局的同时,也试图参与公司治理。2024年6月,其创始人林立被提名为民生银行非执行董事。

专业金融机构也应声入场。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国长城资产于2024年跻身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持股超3%并提名副总裁郑海阳为董事候选人。凭借在不良资产处置领域的专业优势,长城资产有助于民生银行化解历史包袱。

连年罚单缠身,内控漏洞成“沉疴”

在业绩持续萎靡、股东阵营动荡的背景下,民生银行的内控合规短板亦在持续暴露。自2020年以来,针对其总行的天价罚单接连而至。

2020年7月,银保监会出具的银保监罚决字〔2020〕43号罚单,直指该行存在违规向房地产企业融资、贷款资金挪用、关联交易不合规等30项违法违规事实,最终罚没金额高达1.08亿元。

仅一年后的2021年7月,银保监会再度开出银保监罚决字〔2021〕26号罚单,因理财业务违规整改不到位、同业业务管理失控、信息系统管控失效等31项问题,对其处以1.15亿元罚款,一年左右时间里两次“亿元级”罚单的冲击,让市场对其合规治理能力打上了问号。

时间来到2023年,民生银行的合规困局仍在延续。2月,银保监会出具银保监罚决字〔2023〕2号罚单,聚焦小微企业贷款领域,指出其存在贷款风险分类失真、资金被挪用至房地产和银承保证金、贷款统计数据不实等14项违规行为,对其罚没合计8970万元;同年8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又以金罚决字〔2023〕7号罚单,针对其违规委托贷款监管、政府平台融资监控不力、股权质押管理问题未整改等14项痛点,处以4780万元罚款。

进入2025年,罚单的脚步并未停歇。1月,中国人民银行因该行反洗钱义务履行不到位、违规占压财政存款或资金等行为,开出银罚决字〔2024〕44号罚单,处以警告、罚款1705.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99.1万元;9月,金融监管总局又因系统使用管控不到位、基础软件版本管理不足、生产运维管理不严等运营缺陷,对其处以590万元罚款。前几天,10月3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再度出手,直指民生银行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问题,开出5865万元罚单。

这些巨额罚单,一笔笔累积,折射出的是其内控机制长期存在的深层漏洞。而合规成本的持续高企,进一步加重了本就承压的经营负担,让这家银行的发展困境愈发深沉。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民生银行股东户数出现罕见异动。据最新统计,截至2025年9月30日,该行股东总户数达336103户,较2025年6月30日大幅增加36706户,增长率达12.3%,出现了多年未见的双位数增长态势。

回顾历史数据,民生银行股东户数在过往多年大多处于“减少或微弱增长”的状态——2023年、2024年多个季度股东户数环比下滑,即便增长,增速也多在个位数甚至不足1%。

此次股东户数的大幅扩容,或折射出部分投资者认为其当前估值处于低位、存在布局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金:国内房价从2021年6月至今已下跌35%,但还未止跌

中金:国内房价从2021年6月至今已下跌35%,但还未止跌

知识圈
2025-11-15 14:38:45
日本机票大涨,三大航司免费退改签!这是航空公司与国人间的默契

日本机票大涨,三大航司免费退改签!这是航空公司与国人间的默契

垛垛糖
2025-11-15 22:16:27
一组关键词看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搞了什么事

一组关键词看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搞了什么事

环球网资讯
2025-11-15 20:57:18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命案调查:纠纷如何升级。“反杀”是否防卫过度?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命案调查:纠纷如何升级。“反杀”是否防卫过度?

澎湃新闻
2025-11-15 14:48:27
金鸡奖红毯生图来了!倪妮珠宝抢镜,关晓彤背厚,辛芷蕾礼服过季

金鸡奖红毯生图来了!倪妮珠宝抢镜,关晓彤背厚,辛芷蕾礼服过季

萌神木木
2025-11-15 18:38:53
李连杰风波再升级!业内大V曝有钱人更多内幕,不止是换器官而已

李连杰风波再升级!业内大V曝有钱人更多内幕,不止是换器官而已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15 15:23:34
日本议员:受降的是中华民国,新中国没资格说话!网友:那更好了

日本议员:受降的是中华民国,新中国没资格说话!网友:那更好了

青青子衿
2025-11-15 15:51:35
金鸡奖六大不公平:易烊千玺没资格拿影帝,祖峰颁奖前被除名

金鸡奖六大不公平:易烊千玺没资格拿影帝,祖峰颁奖前被除名

光影新天地
2025-11-15 22:28:37
时隔8年夺第2冠!广东全运女篮险胜四川 杨舒予22分韩旭13中4

时隔8年夺第2冠!广东全运女篮险胜四川 杨舒予22分韩旭13中4

醉卧浮生
2025-11-15 21:14:04
张展硕再胜潘展乐!4×200米自由泳接力:山东队力压浙江队摘金

张展硕再胜潘展乐!4×200米自由泳接力:山东队力压浙江队摘金

全景体育V
2025-11-15 20:49:52
官宣离婚仅30天,李亚鹏再迎噩耗,网友:王菲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官宣离婚仅30天,李亚鹏再迎噩耗,网友:王菲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白面书誏
2025-11-15 11:57:49
上海的通报来了,但荒诞并非只发生在上海

上海的通报来了,但荒诞并非只发生在上海

清书先生
2025-11-14 17:07:14
香港保安局更新日本外游警示资讯,呼吁游日港人注意安全

香港保安局更新日本外游警示资讯,呼吁游日港人注意安全

界面新闻
2025-11-15 17:33:59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行者聊官
2025-11-12 16:59:14
日本野心藏不住了?一旦开战,我军将如何吊打日军?

日本野心藏不住了?一旦开战,我军将如何吊打日军?

兵国大事
2025-11-15 00:45:04
日女首相发强硬对华言论,中国网友请求撤换驻大阪薛剑总领事

日女首相发强硬对华言论,中国网友请求撤换驻大阪薛剑总领事

熊孩子爱科技
2025-11-14 16:22:33
日媒关注:中方愤怒正在升级

日媒关注:中方愤怒正在升级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15 14:00:04
10月经济数据全线走弱: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全失速

10月经济数据全线走弱: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全失速

知识圈
2025-11-15 16:21:51
继三大航司后,多家航司同日发布通知:赴日机票可免费退改签

继三大航司后,多家航司同日发布通知:赴日机票可免费退改签

界面新闻
2025-11-15 17:09:58
德国恢复18岁兵役制!准备部署80万大军同俄罗斯开战

德国恢复18岁兵役制!准备部署80万大军同俄罗斯开战

项鹏飞
2025-11-13 21:50:49
2025-11-16 01:08:49
财中社 incentive-icons
财中社
国内领先的以人工智能驱动的新型金融信息服务商
98746文章数 2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家居
数码
教育
房产
公开课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数码要闻

华为Mate 80全系支持3D人脸识别,同期还有高端“二合一平板电脑”

教育要闻

天塌了啊:英国大学又开始搞大裁员了!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