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在墨西哥东南部丛林发现一座拥有逾3050年历史的玛雅文明建筑群「阿瓜达菲尼克斯」(Aguada Fénix),经多年研究后确认,这处规模庞大的遗址并非单纯祭祀场所,而是一个依循天体运行所设计的宇宙模型,反映古玛雅人对天地秩序与时间概念的深刻理解。
![]()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该遗址由亚利桑那大学考古学教授Takeshi Inomata领导的团队发现。研究显示,这是目前已知最早、规模亦最大的玛雅建筑群。由于主要以泥土建造,外观与自然地形相似,长期未被察觉,直至近年透过光学雷达(LiDAR)扫描,才揭露其宏伟全貌。
![]()
遗址中央是一座长方形高台,长达1.4公里,高约15米,可容纳上千人。两条大道沿东西、南北轴线延伸,于广场中央交会,形成明显的十字形格局。研究团队指出,这种布局象征玛雅人心目中的宇宙结构,他们相信宇宙的秩序以十字形为基础,时间的流动亦依附于这种结构。
![]()
考古团队在广场下方发现多个十字形坑道,内藏精致玉器,呈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排列。这些玉器颜色各异,蓝色象征北方、绿色代表东方,推测与宗教祭仪及方位信仰有关。研究人员指出,主轴东西方向正对玛雅历中重要节气的日出方位,显示该建筑群可能在特定日子举行祭典活动。最新研究刊登于《科学进展》( Science Advances ),报告指出,阿瓜达菲尼克斯的设计不仅体现玛雅社群对宇宙的象征认知,也展示当时社会的组织模式。团队估算,仅主平台的土方量便达360万立方米,相当于约1,080万个工作天,推断需数千人长时间协作完成。
![]()
与后期金字塔或王宫不同,遗址内并未发现阶级统治或强迫劳动的迹象。研究团队表示,该建筑群很可能是由平等社会下的民众自愿共同建造,象征社群团结及对信仰秩序的共同追求。布朗大学人类学教授何斯顿(Stephen Houston)认为,这项发现揭示中美洲早期文明以宗教方位与色彩象征构筑世界的思想根基,证明玛雅人早在三千多年前已将宇宙观融入城市设计之中,堪称古代人类精神与工程技术结合的伟大见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