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人畜说”惹众怒!约旦王后痛斥:像极了纳粹当年。
“人畜说”这事一冒出来,世界都看到了那句原话,约旦王后拉尼娅也出来说话,地点在德国,面对一群欧洲青年,她把一句很重的比喻摆上台面,“像极了纳粹当年那一套”,她没有拉长情绪,她就把注意力按在语言上,按在历史的痕上,说仇恨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是从话开始的,是从一个称呼、一个标签开始的。
以色列前防长约阿夫·加兰特在2023年10月,讲话里用了“我们正在与人畜作战”,他刚下令封锁加沙,水停,电停,粮停,加沙这块地方人口大约230万,很多是孩子,这个说法没有点名某个组织,它把整片区域的人都包进去了,话一落地,外界听到的指向就变了,讨论也跟着变了。
历史上这样的说法不陌生,纳粹用“害虫”去指犹太人,卢旺达电台里管图西族叫“蟑螂”,缅甸一些民族主义者把罗兴亚人贴“流浪狗”的标签,总结起来就是把人往下拉一个层级,拉到“非人”的框里,后面的动作就容易被默许,这套用词从来不孤立,像一个公式一样被反复套用。
拉尼娅为什么在德国开口,她的背景很多人都清楚,巴勒斯坦难民家庭出身,受过哈佛教育,长期做公共议题,她在德国说话这个选择很特别,德国对“纳粹”两个字极度敏感,她把这个词用在现场,不是为了制造对抗,她是把一条历史线拉过来,放在今天的说法上,让听的人对比,而不是跟着情绪跑。
她提的核心,就是“非人化”的那一步,一旦一个群体被贴上“不是人”的标签,政策和行动的边界就会松动,一个官员对外说“我们不是对人开战”,那他面对校舍、医院、民居的处置方式就可能按另一套逻辑去解释,像是在做“清理”,语言先行,后面跟着的是一条链条。
很多报道里都在围着一个问题转,媒体标题还在强调“自卫”,联访里在讲“安全”,国际机构的文件在评估是否触及“种族灭绝”的定义,有人拿出数字,有人拿出清单,现场的通讯里反复出现断供、围困、撤离的指令,从加沙到边界口岸,这些细节都在不断被记录,舆论场里,沉默和发声交错着往前推。
拉尼娅点名的不是某一个具体行动,她是在拆一个合法性的壳,她说这类语言和1930年代的做法非常相近,她把“自卫权”这件事剥开看,问的是自卫如何被拿来做更大范围的授权,这是她的焦点,她在青年群体里讲,听的人以后会成为各自社会里的意见来源,这个选择也很明确。
“像极了纳粹”这句话,落在西方语境里的重量不轻,几十年来大家都绕着走,她把它摆在桌面上,是一种提醒,提醒话语和历史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是一种道德震动的方式,不是喊口号,是让一个社会的记忆和当下的语言对上号。
阿拉伯国家这段时间不再只在背后做协调,约旦、卡塔尔、埃及、阿联酋,外交在动,媒体在动,慈善在动,他们不再只对行动本身提出异议,他们开始围着话去拆,拆“语言合法性”,把注意力从枪炮的那头拉回到叙事的这头,这是一条新路径。
社交平台上,相关词条常年在热榜,评论区里有人传现场视频,有人贴文件截图,德语、英语、阿语混在一起,青年群体的参与度在上升,线下论坛和线上直播互相补充,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在扩,德国的会场只是一个起点,它往外延伸的路径已经铺好。
总结这件事,没有复杂逻辑,语言是第一步,标签一旦按下去,后面的动作就容易找到解释,拉尼娅没有用刺激性的词,她选择把话对准语言本身,把战争的开端放在一句话上,提醒每一个听的人,面对“非人化”的说法要有反应,要有拒绝,这种拒绝不是对某国的姿态,是对一套话术的识别和阻断。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