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机器人需要"脱衣自证"
前几天小鹏机器人那出"拉链自证"的戏码看得我直乐。这帮搞科技的真会玩,机器人逼真到要被怀疑是真人扮演,只好当众拉开"衣服"验明正身。这让我想起股市里那些天天画K线的大V,把简单走势说得神乎其神,跟变戏法似的。
![]()
你们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82个自由度的精密机械结构,3颗自研芯片2250TOPS的算力,这些硬核数据反倒成了被质疑的理由。这就像我用量化系统做交易时,总有人问我:"光看数据能行吗?"废话!难道要看跳大神?
二、牛市里的数学陷阱
说到数据,最近上证指数冲上4000点,朋友圈一片哀嚎"赚了指数不赚钱"。我查了下数据:4月7日到10月30日,指数涨19.6%,但只有四成个股跑赢指数。更绝的是4200家上涨个股里,4000多家振幅超30%。
这说明什么?市场根本不缺机会,缺的是看清机会的眼睛。那些天天研究"压力位""支撑位"的,跟中世纪研究星象的有什么区别?我大学金融系的导师说过:"市场就像精密的机械表,你以为看到的是表盘,其实关键是背后的齿轮。"
三、走势图就是皇帝的新衣
给你们看个有趣的对比。这两只股票都是高位调整后反弹,光看走势你能分得清哪个是真机会?
![]()
左边那个创新高后调整,右边那个反弹没创新高又调整。按照传统技术分析,估计能编出十八种说法。但在我用了十几年的量化系统里,真相赤裸得让人发笑。
四、交易行为的X光片
我的系统多了两组关键数据:红黄蓝绿的"主导动能"和橙色的"机构库存"。前者反映四种交易行为,后者显示大资金活跃度。当蓝色"回补"遇上橙色"库存",就是机构在震仓洗盘。
![]()
左边股票明显是机构震仓,右边则是散户抢反弹。结果呢?
![]()
左边继续涨,右边很快歇菜。这就像小鹏机器人拉开拉链——内部构造决定外在表现。那些天天盯着分时图研究的,跟盯着机器人外壳瞎猜的有什么区别?
五、从实验室到工厂的启示
小鹏计划2026年量产机器人,靠的是技术复用把成本压到50万以内。这跟我做量化的思路异曲同工——找到可复制的规律比天天猜涨跌靠谱多了。
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我厌恶技术分析了吧?那套东西就像判断机器人是不是真人却不去看内部构造。而量化数据就是那把拉链,一拉开什么都清楚了。
六、给普通投资者的建议
我不是来教你们怎么操作的。但如果你还在为"赚了指数不赚钱"苦恼,不妨想想:当机器人需要自证时我们看内部结构,那股市呢?那些花里胡哨的走势分析,比得过实实在在的交易行为数据吗?
记住:在这个市场里,能看到齿轮运转的人永远比只会看表盘的人走得远。就像小鹏机器人最终要靠内部构造说服大众一样。
声明:本文涉及的市场数据及案例均来自公开信息整理,仅供交流探讨之用。金融市场变幻莫测,任何工具方法都需结合自身情况审慎使用。若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处理。再次强调,本人不提供任何操作建议,谨防假冒名义的收费服务。
核心提示:无论是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突破,还是股市运行的内在规律,唯有穿透表象的数据才能揭示本质真相。建议投资者多关注可量化的市场行为特征,找到适合自己的观察视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