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水运网)
转自:中国水运网
近日,广西北部湾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简称“北集司”)1—6号泊位顺利通过中国港口协会“四星级”绿色港口等级现场评审,这是广西首个通过“四星级”绿色港口现场评审的码头,标志着北集司绿色港口建设实现了新的重大突破,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上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近年来,北集司积极贯彻国家“双碳”发展战略,锚定“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智慧高效”的建设目标,从运输、用能、治污、生态四大维度发力,加快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转型发展,书写了港口与生态共生共荣新篇章。
生产体系“低碳化”
北集司始终以“清洁能源替代”为核心主线,聚焦港口流动机械用能结构优化,全力推动新能源化转型,致力于逐步实现集装箱水平运输全流程的低碳化、零碳化发展。在设备更新迭代方面,公司按规划持续推进油耗机械替换工作,现有2台电动堆高机、8台电动叉车,电动集卡数量已达60台,在用158台总流动机械中,电动流动机械占比提升至44%。
北集司常务副总经理曾彩礼表示:“从能源消耗实际情况来看,截至9月,今年电动流动机械用电量已达109.1万千瓦时。这一数据不仅直观反映出清洁能源在港口生产运营中的应用规模持续扩大,更标志着港口在减少传统化石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强度上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集司与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实现一体化操作运营,积极探索“散改集”“公转水”“水水中转”和铁水联运、海河联运等多式联运方式,提高运输效率,从而降低能耗。近三年,“水水中转”和铁水联运合计占比每年均超过50%。
北集司打破常规作业思路,优化作业流程,相继创新实施了“船舶并靠”“套泊热接”“船船转运”“内集卡重来重回”等降耗提效作业模式,大幅缩短船舶等泊时间,降低港口生产能耗。同步配套智能运营操作系统、智能闸口、车辆预约APP、北港网等,智慧化、无纸化、低碳化贯穿生产运营全链条。2021—2024年间,北集司平均船时达68.58自然箱/小时,平均桥时效率达31.76自然箱/小时,船舶平均锚地等泊时间由2021年的14.46小时大幅降至2024年的5.39小时,降幅62.72%。
面向未来,北集司绿色发展规划将进一步深化:一方面新增采购40台电动集卡投入使用,明年初电动集卡将增至100台;加快购进电动堆高机及电动正面吊,明年码头作业电动流动机械占比将超85%。另一方面将拓展清洁能源应用场景,未来计划启动2套风电项目建设和总规模为6.25MW的分布式仓库屋顶光伏项目,通过“光伏+风电”多能互补模式,进一步提升港口清洁能源自给率。这些举措不仅能持续减少传统能源消耗,还将通过能源结构优化降低公司长期运营成本,同时减少污染物排放,为北部湾港低碳绿色的发展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船岸协作“绿色化”
近年来,北集司岸电应用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今年岸电接用船舶已达2268艘次,累计使用时长突破3万小时,用电量约146万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339%,彰显出绿色航运的显著成效。
目前,北集司已建成覆盖高、低压需求的岸电系统,泊位低压岸电覆盖率达100%。低压岸电设施总容量0.63MVA,输出参数为0.38kV/50Hz,高压岸电设施总容量3MVA,输出参数为6.0kV/50Hz、6.6kV/60Hz,配置接电箱18个,可适配不同类型船舶,保障供电衔接高效顺畅。
北集司安全环保部环保主管张翔宇向记者介绍:“在配套设施方面,公司正持续完善岸电网络布局,1—3号泊位高压岸电建设项目预计将于今年10月底全面完成。届时,岸电设施覆盖率与合规接用率均实现100%,全面满足船舶绿色清洁用电需求。”
为强化岸电应用的智能化与精细化管理,北集司同步研发并投用北部湾港首个加水接电业务线上系统,支持自助扫码用电、在线付费,显著提升作业效率与船方服务体验,年预计减少纸张使用约7500张。岸电还接入能源管理系统,可有效监控岸电使用情况,为绿色港口的能效分析、优化调整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为保障清洁能源高效应用,北集司同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建设首个试验性“零碳”电房,房顶光伏系统年发电量约1万千瓦时;建成12台充电桩,满足电动集卡充电续航稳定性。
此外,在核心作业设备升级上,北集司对传统场桥实施“油改电”改造,目前已有2台传统场桥完成改造;重点推进轨道吊自动化远控改造项目,目前已顺利完成6台轨道吊的远控改造任务,经实测,优化后的远控轨道吊平均综合效率达18.5自然箱/小时,整体自动化作业效率提高12%,既降低了人工成本,又提升了作业稳定性与节能减排效果。
生态保护“常态化”
北集司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每年固定投入资金对绿地景观进行苗木补植、清理维护、改进提升。目前港区绿化面积达到1.64万平方米,可绿化面积绿化率达100%。
北集司构建了“分类收集、规范管控、全程追溯”的固体废物管理体系,针对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废、生活垃圾三类废弃物实施差异化收集与贮存管理,确保各类固废处置合规、高效。
在危险废物管理上,危废贮存场所全面升级,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建设,地面防渗层的渗透系数符合要求,并设置导流沟,配置活性炭吸附装置、可燃气体检测仪以及全覆盖监控系统,实现危险废物规范化处置,并实时记录产生、处置等台账,来源及去向可追溯查询,危废处置率达100%。
北集司不断提升管控举措,建立环境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准确查询和检索码头区域大气、水等关键环境要素,可对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指标进行分析与浓度预警。2025年以来,各项环境监测指标达标率100%,环境质量稳定可控。
北集司还建立了能源管理系统。该系统覆盖电、油、水等各类能源消耗,实现能源数据一体化展示、远程采集汇总、多维度分析、实时故障报警等功能;针对装卸作业、照明、岸电使用等重点能耗环节,开展实时监测与动态精准调控,精准反映并持续优化港口能效水平。开展环境监测及温室气体核查,各项监测与核查指标均达国家标准。
绿色港口,赋能未来。北部湾港将高效衔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拓展多式联运网络,打造“海港—铁路—运河—腹地”高效联动的绿色物流走廊,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建设壮美广西贡献北部湾港智慧与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