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聪明人为何偏爱低楼层?内行曝3大隐情:幸亏没买高!

0
分享至

聪明人为何偏爱低楼层?内行曝3大隐情:幸亏没买高!
买房选楼层绝对是全家争论的“重灾区”,身边不少朋友当初都跟风抢高楼层,觉得视野开阔、采光好,结果住了两年就后悔:早高峰等电梯能等20分钟,上班差点迟到;停水时高层断水一整天,只能扛着水桶往下跑;家里老人想下楼遛弯,光等电梯、爬楼梯就犯怵。

反观那些选了1-5楼低楼层的朋友,反而过得顺风顺水:买菜回来不用扛着大包小包等电梯,孩子放学自己就能上下楼,停水停电时也能淡定应对。其实不是高楼层不好,而是低楼层藏着很多内行才懂的实用优势,这些“隐情”恰恰戳中了生活的核心需求,难怪聪明人都偏爱!




1. 告别电梯依赖症,通勤+应急双靠谱
住高楼层最头疼的就是“等电梯”,这事儿真的能影响日常心情。根据住建部发布的《住宅设计标准》,住宅电梯平均等待时间不宜超过90秒,但现实中,北京朝阳某新建小区的高楼层业主反映,早高峰7-9点、晚高峰6-8点,等电梯时间经常突破3-5分钟,赶时间上班时只能急得跺脚。而低楼层完全没这烦恼,就算电梯排队,步行上下楼也花不了几分钟,成都武侯区某老小区的业主说,自己住3楼,每天上班比高楼层邻居晚出门10分钟,还能准时到岗。更关键的是应急场景,2024年上海夏季遭遇台风,浦东某小区电梯停运8小时,高楼层业主只能困在家里,低楼层居民照样能正常买菜、取快递;去年郑州突发停电,不少高楼层住户因为没水没电梯只能暂时投靠亲友,而低楼层靠市政直供水,基本没受影响。
2. 生活成本隐形省,水电维修少折腾
很多人没算过,高楼层的“隐形开销”其实不少,低楼层反而能悄悄省钱。首先是水费,高楼层需要二次供水加压,武汉洪山某小区物业公示显示,二次供水加压费每月每户要多收10-15元,一年下来就是120-180元,而低楼层用的是市政直供水,完全不用付这笔钱。然后是家电能耗,高楼层风力大,冬天保暖、夏天制冷都更费电,根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数据,相同户型下,20楼以上的空调耗电量比5楼以下高15%-20%,一个夏天就能多花几百电费。维修方面更省心,低楼层的空调外机、窗户玻璃、水管线路坏了,师傅上门不用爬高楼,施工方便还能省高空作业费;而高楼层更换外墙设施,不仅要预约专业团队,费用还得翻番,广州天河某小区业主就吐槽,自家25楼的空调外机维修,光高空作业费就花了800元。
3. 老人小孩更安心,接地气的幸福感最实在
对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来说,低楼层的“安全感”和“便利性”是无可替代的。家里有老人的都知道,频繁上下电梯对关节不好,长时间待在高层还容易觉得压抑,而低楼层老人随时能下楼遛弯、和邻居聊天,2023年杭州拱墅区某社区的调查显示,住1-3楼的老人日均户外活动时间比住15楼以上的多2.3小时,精神状态也更好。带娃家庭更是离不开低楼层,孩子放学可以自己上下楼找小伙伴玩,家长不用天天接送;买了米面油、婴儿车这些大件,不用费劲搬着等电梯,直接走楼梯就能到家。而且低楼层离地面近,能随时感受到四季变化,楼下的花草树木、邻里的烟火气,都比高楼层的“空中景观”更有生活味,不少住低楼层的宝妈说,“打开窗户就能看到孩子在楼下玩耍,心里踏实多了”。
4. 极端情况不慌神,安全兜底有保障
虽然极端情况不常发生,但低楼层的安全优势真的能让人更安心。根据消防部门的数据,火灾发生时,高楼层的逃生时间比低楼层多3-5倍,而且烟雾往上飘,高楼层更容易被浓烟困住,而低楼层不仅逃生路线短,还能通过窗户、阳台快速转移。另外,遇到地震、燃气泄漏等突发情况,低楼层居民能更快撤离到安全区域,2024年云南昭通发生轻微地震时,某小区住4楼的居民1分钟就跑到了楼下,而住20楼的业主还在等电梯或艰难爬楼梯。还有管道问题,高楼层容易出现下水堵塞、倒灌,而低楼层的下水管道更顺畅,出现故障的概率比高楼层低40%,就算出问题,维修也更及时,不用忍受长时间的生活不便。
其实选楼层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是贴合自己的生活需求。高楼层的视野和安静是优势,但低楼层的便捷、省钱、安心,才是真正贯穿日常的实用福利。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低楼层,藏着的都是聪明人对生活的通透理解——买房不是买“面子”,而是买“舒心”。如果家里有老人小孩、怕麻烦、想省成本,低楼层真的值得优先考虑,住过之后就知道,这种“接地气”的幸福感,比站得高看得远更实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徐海荣家庭,浙江“最美”

徐海荣家庭,浙江“最美”

台州发布
2025-11-07 19:38:24
2009年,陈炳德将军开会时用的茶杯,竟然是一个吃完的罐头瓶子

2009年,陈炳德将军开会时用的茶杯,竟然是一个吃完的罐头瓶子

小女子不简单
2024-12-29 13:25:09
预制板房或将“全面拆除”?新规之下,一切都变了,2种方式安置

预制板房或将“全面拆除”?新规之下,一切都变了,2种方式安置

巢客HOME
2025-11-08 05:10:03
副院长出轨后续来了:两人被撤职,双方相差10岁,女子长得很漂亮

副院长出轨后续来了:两人被撤职,双方相差10岁,女子长得很漂亮

皮蛋儿电影
2025-11-06 22:01:11
成“老赖”不到72小时,于谦资产被扒底朝天,杨议的话有人信了

成“老赖”不到72小时,于谦资产被扒底朝天,杨议的话有人信了

科学发掘
2025-10-31 14:06:52
晚奶带货翻车,豆瓣女神集体过气了?

晚奶带货翻车,豆瓣女神集体过气了?

出飒
2025-11-06 12:57:13
郑丽文:绝不放弃武力保台,洪秀柱怒怼:两岸和平,岂能不统一?

郑丽文:绝不放弃武力保台,洪秀柱怒怼:两岸和平,岂能不统一?

蛙斯基娱乐中
2025-11-07 01:41:31
房价只跌了20%-30%?别傻了,真实跌幅藏在沉默成本里

房价只跌了20%-30%?别傻了,真实跌幅藏在沉默成本里

流苏晚晴
2025-11-07 17:58:04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上观新闻
2025-10-23 18:17:07
舒适又有格调!白色T恤搭配卡其色瑜伽裤,随性穿搭也能很时髦

舒适又有格调!白色T恤搭配卡其色瑜伽裤,随性穿搭也能很时髦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06 11:17:45
比尔·西蒙为热火队提出交易方案,以求得到灰熊队巨星贾·莫兰特

比尔·西蒙为热火队提出交易方案,以求得到灰熊队巨星贾·莫兰特

好火子
2025-11-08 01:22:43
被剪刀差剪掉的一生:1.8亿农村老人为何只能靠百元养老金度日?

被剪刀差剪掉的一生:1.8亿农村老人为何只能靠百元养老金度日?

霹雳炮
2025-11-02 20:52:08
决不能让俄罗斯倒下,这是基本常识

决不能让俄罗斯倒下,这是基本常识

近史博览
2025-11-07 16:19:46
有一种尴尬叫“买了一楼带院”,想象很浪漫,住着却一地鸡毛!

有一种尴尬叫“买了一楼带院”,想象很浪漫,住着却一地鸡毛!

诗意世界
2025-11-07 17:46:42
莫文蔚演唱会,到这个年纪了,感觉没有这个必要了吧!

莫文蔚演唱会,到这个年纪了,感觉没有这个必要了吧!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7 09:59:45
“老泄残精,人穷寿尽”,提醒:60岁以后,牢记三不要

“老泄残精,人穷寿尽”,提醒:60岁以后,牢记三不要

有故事的人
2025-06-25 06:32:14
王思聪女友在香奈儿VIP室的姿势,暴露他最真实的口味!

王思聪女友在香奈儿VIP室的姿势,暴露他最真实的口味!

橙星文娱
2025-11-07 22:52:24
寿命长不长,牙齿先知?60岁后,掉牙多的人活得久?告诉你答案

寿命长不长,牙齿先知?60岁后,掉牙多的人活得久?告诉你答案

涵豆说娱
2025-10-24 09:24:57
再战全运会!孙杨:我已做到99%运动员想做到、但没达到的成绩

再战全运会!孙杨:我已做到99%运动员想做到、但没达到的成绩

湖报体育
2025-11-07 23:19:02
销量撕下某国产手机遮羞布,赶超?给iPhone17提鞋都不配!

销量撕下某国产手机遮羞布,赶超?给iPhone17提鞋都不配!

柏铭锐谈
2025-11-05 23:29:16
2025-11-08 07:04:49
慧眼看世界哈哈 incentive-icons
慧眼看世界哈哈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4457文章数 20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全国2025唯一“开盘即百亿”在广州诞生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手机
亲子
教育
本地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小米17 Ultra:潜望镜头已清晰!小米17系列:销量已突破200万!

亲子要闻

教育部等三部门:科学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量

教育要闻

三部门:3至6岁儿童尽量避免接触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军事要闻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