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当立冬的节气哨声吹响,北方的寒风已带着凛冽之意,南方也开始逐渐褪去暖意。老辈人常说“立冬补冬,补嘴空”,但在进补的同时,更要警惕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突袭”,因为随着气温下降,呼吸道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
立冬之后,为何呼吸道更脆弱?
冬天本就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时段,病原体变得活跃。据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流感病毒是今冬明春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当前我国流感活动呈现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流行的流感毒株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此外,立冬之后,寒冷的天气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加上冬季人们多集中于室内活动,通风不足,病原体更容易传播,稍不留意就可能被发热、咽痛、鼻塞等症状缠上。
因此,立冬之后,一定要格外重视科学防治呼吸道疾病。
科学防护,做好这几点
预防是抵御呼吸道疾病的第一道防线,除了接种疫苗,日常做好防护也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清洁不可少:保持手部清洁,饭前便后、外出回到家都要第一时间洗手,同时可以随身携带免洗洗手液,便于在户外及时清洁双手。
保暖有重点:颈部、背部、脚部是保暖重点,出门戴好围巾、加个马甲、穿好棉鞋,避免寒风直吹。
通风要及时: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让新鲜空气驱散室内病毒。
饮食宜温补:可以适当增加生姜、萝卜、山药等温补食材,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猕猴桃、橙子、柑橘等,为免疫力“充电”。
运动需适度:适度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像慢跑、瑜伽等轻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增强身体抗寒能力。
万一不慎中招,及时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能避免小症状拖成大麻烦。很多家庭的常备药连花清瘟具有广谱抗病毒、抑菌抗炎、调节免疫的现代药理作用,能抑制甲型流感病毒(H3N2、H1N1)、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对普通感冒、流感引起的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等症状均有良好效果,有利于控制病情进展、缩短病程。
立冬不仅是季节的转折点,也是健康管理的关键期。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虽常见,但做好预防、选对药物,就能轻松应对。日常做好防护、保暖、通风、强免疫,家中备好治疗药物,以科学的方式筑牢健康防线,方能在这个寒意渐浓的冬天,无惧病毒侵扰,安心享受进补养生的惬意时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