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31日,“中安卫士北京”公众号发布的一则公示,竟意外成了网络热点。
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2025年11月份拟聘用的80名勤务辅警名单上,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名校赫然在列。
![]()
一时间,网络舆论竟然炸开了锅。不少网友直言:北大毕业生当辅警,是不是太材小用了?
随着争议不断发酵,5天后的11月5日晚,“中安卫士北京”公众号利用修改功能对名单进行了修改:原“北京大学”的信息被改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网络教育)”。
名单风波:从北大到北大网络教育
据了解,网络教育属于现代远程教育的一种。而北大医学部已经在2022年发出公告,停止了网络教育招生。
更早之前,北京大学在2018年就停止了现代远程教育招生。
高学历与基层岗位碰撞的两种观点
每当名校毕业生选择普通职业,总会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这次也不例外。“北大辅警”话题迅速引爆社交平台,持不同观点的人们展开激烈讨论。
一部分网友认为,名校生考取辅警确实是“大材小用”。在他们看来,接受国内顶尖高等教育的人才,应当从事更“高端”的职业。
另一部分人则提出“尊重个体职业选择”。他们认为职业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名校毕业生也有权选择自己心仪的基层工作。
辅警岗位的真相
那么,辅警工作到底有何要求?这份工作又提供怎样的待遇?
根据招聘公告,这次公开招聘的80名勤务辅警设有巡逻值守、警犬训导等多个岗位。所有岗位均为正常班制,被聘用后试用期工资4200元,转正后5111元至6839元。
我上网查询了一下,各地辅警招聘条件各不相同。比如绵阳市公安局招聘辅警仅要求“高中及以上”学历,而德阳市公安局招聘辅警中,文职岗位要求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哈尔滨市木兰县公安局招聘辅警则要求“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统招和非统招均可)”。
个体选择:脱下“学历长衫”的勇气
我认为,抛开舆论喧嚣,个体职业选择本该多元化。一个健康、进步的社会,理应允许多元化的成功路径和幸福定义。
高等院校的毕业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所学,提升基层管理的水平,基层人员综合素养的提高,也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不仅仅是北大毕业生考辅警,类似的例子近年来并不少见,大学生送外卖,跑滴滴,博士考基层网格员等比比皆是,而且还有做出巨大成就的。
比如,成都一位95后美术生小曾成功在煎饼界杀出一条艺术通道,他制作的梵高煎饼还受邀在北京798美术馆参展。他用创意打破了职业偏见,证明了专业技能与生活需求结合的无限可能。
职业选择没有“高低贵贱”,重要的是活出自己的精彩。
当有一天,名校生选择大众眼里的“不体面”工作不再成为新闻时,那才是一个真正“人尽其才”的理想图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