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选举结果出炉的那一刻,这座城市仿佛被一道闪电劈开。34岁的穆斯林青年、左翼激进派的代表人物马姆达尼赢下了纽约市长选举,并在胜选演讲中高喊:“特朗普,我知道你在看,我是你最坏的噩梦!”
一个来自乌干达的印度裔移民家庭出身的年轻人,是如何在短短数年内从“街头维权者”逆袭为纽约市长?他为何能打败前州长库默和共和党候选人?这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动因?更重要的是,马姆达尼的胜选是否意味着美国政治的深层结构正在重组?
![]()
马姆达尼不是一夜成名,他的崛起是一场彻底的“草根造反”。早在2020年,他便以民主社会主义者的身份当选纽约州众议员,那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在皇后区帮助租户对抗房东,维权行动一波接一波。
他的竞选办公室设在阿斯托里亚的社区咖啡馆,宣传方式不用电视广告,而是靠穿梭地铁站、敲门拜票、街头演讲。他身边的志愿者大多是年轻人、移民、公交族、低收入群体。
![]()
他们组成了一张“生活困顿者”的网络,把马姆达尼的竞选口号变成自己的呐喊。尤其是在纽约生活成本水涨船高的背景下,中产家庭也开始感受到“候补流浪汉”的危机。
2025年6月的民主党市长初选让这股暗流第一次冲上政治台面。面对政商背景深厚的库默,马姆达尼在辩论中直接指出:“纽约的穷人不是你的数据图表,他们每天都在挣扎。”这句话让台下观众掌声雷动,也让库默脸色发红。
![]()
之后的支持率开始转向,马姆达尼意外胜出,拿下党内提名。更意外的是,这场胜利打破了传统政治的逻辑——排序投票制帮助他即便不是多数人第一选择,但却是最多人“可以接受的改变”。
特朗普的干预让选举变得更像一场全国战役。就在投票前一天,特朗普公开喊话称,如果马姆达尼上台,联邦将“严格审查”对纽约的拨款,并暗指他是“极左激进分子中的疯子”。马姆达尼没有退让,他在自己的集会上直接回应:“纽约的资金不是你的零花钱,你敢卡,我就敢吼。”
![]()
NBC的出口民调显示,马姆达尼在45岁以下选民中支持率远超对手43个百分点,尤其是在黑人、亚裔、拉美裔和穆斯林群体中,支持度极高。
选举当晚,布鲁克林、皇后区、布朗克斯的投票站外排起长队,不少年轻人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翻选民登记表。他们不是为了理想投票,而是为了能继续住在这座城市,为了地铁不要再涨价,为了父母的健康保险。
![]()
选举胜出后的马姆达尼没有感谢大会,没有灯光秀,他穿着毛呢大衣站在简陋舞台上,面对群众说出了那句点燃全场的话:“开大点声吧,这是纽约人的选择,不是你能掐断的!”
马姆达尼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召开“紧急市政通气会”。数十家中小企业、租户联盟、工会、无家可归者代表悉数到场。他开门见山,提出三项计划:冻结租金三年、试点地铁免费两年、对百万年薪者征收“城市责任税”。
![]()
这三把火直接烧向纽约资本核心。冻结房租政策影响230万租户,房东、地产商集体抗议,甚至有公司称其“违宪”。马姆达尼早有准备,联合法学院拟定“最低房东收益保障机制”,确保部分利润,同时稳定租金。
地铁免费试点资金从高收入者附加税中获取,银行和金融机构强烈反对。花旗、摩根、保险公司开始推迟扩张计划,甚至传出考虑搬离总部的声音。“谁拿城市威胁市政,可以滚。”这是马姆达尼的回应。随后他又推出“绿色物流税”,大企业如亚马逊、沃尔玛感到压力巨大。
![]()
富人税的推出更是让媒体炸锅。他主张对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者征收“城市责任费”,用于修建保障房、无家可归者医疗、失业救助。《福克斯新闻》称纽约正沦为“社会主义战场”,特朗普怒斥他“反美叛乱”。
马姆达尼反击说:“真正反美的,是让人回不起家的制度。”华尔街反应迅速,地产公司股价下跌,高端住宅区出现“恐慌挂牌”,写字楼开发案暂停。与此同时,地铁客流量上升10%,庇护所入住率增长22%,租户投诉下降。
![]()
这说明他的政策虽然震动资本,却确实缓解了底层市民的生活压力。他的胜选也让全国政治格局出现震动。波士顿、芝加哥、洛杉矶的进步派迅速发声,称要以纽约为样板,复制马姆达尼路线。亲共和党智库则开始呼吁立法阻挡“进步主义市长蔓延趋势”。
从这个角度看,马姆达尼的胜利不是一个人的崛起,而是美国传统政治秩序的瓦解。尤其在年轻人左倾情绪高涨的背景下,他的出现变成了“体制外突围”的一种象征。
![]()
马姆达尼的成长轨迹也充满现实意义。他7岁从乌干达随家人移民到纽约,大学读非洲研究,做过房地产顾问,帮助低收入家庭避免房屋被收回。他曾在布朗克斯带租客起诉房东,不穿西装,深入社区,赢得口碑。
这段经历让他深刻理解普通人在资本力量下的无力,也成为他政治主张的基础。不过,胜选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在后面。马姆达尼上任第二天,就发现财政赤字比预估高出17亿美元。联邦拨款果然被“冻结审核”,公交免费项目、公租房冻结政策、警察暴力调查预算全都卡在缺口上。
![]()
高层人事更是难题。旧市长留下的副市长放话“不接受激进改革”,市政系统内部已有抵抗声音。党内温和派议员也不愿站队马姆达尼,担心得罪白宫。
他此刻虽然名义上是市长,但实际上仍然受制于州议会、联邦政策和党内掣肘。他必须在两周后的市政预算听证会上,提交一份能让各方信服的财务计划。如果不能给出解决方案,那些曾经为他投票的年轻人、穷人、工人,也可能会迅速转身。
![]()
马姆达尼清楚,自己不是被“包容”上位的,而是被“寄托希望”推上去的。这份希望沉重而易碎,如果不能兑现承诺,失败就会很快到来。这场纽约选举引发的政治地震也值得中国深思。
美国贫富差距持续扩大,传统政治体系难以回应民众关切,这给了激进派突围的空间。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社会公平、住房保障、基础服务建设,避免了美国式的“资本绑架民生”。纽约选民用脚投票选择“极端”,反映出美国治理模式的疲软。
![]()
对中国而言,这场选举的最大启示是——基层需求若长期被忽略,必然会引发制度性的反弹。马姆达尼的成功,是一场对精英政治的反叛,更是被边缘群体的一次集体爆破。纽约变天,马姆达尼只是开始,美国政治的深层裂痕,才刚刚显现。
信息来源:
[1]纽约新市长上任,曾自称“特朗普的噩梦” 京报网
[2]马姆达尼当选纽约市长:34岁印度裔,当过说唱歌手,自称是特朗普“最坏的噩梦” 红星新闻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