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
![]()
湖北省大悟县人大代表、大悟县三里城镇红山村党支部书记、“益心为公”志愿者 吴丽
我是一名热爱自然的环保志愿者,也是检察机关的“益心为公”志愿者。
2024年7月,我接到大悟县检察院的电话,邀请我参与朱鹮(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濒危物种)保护活动的调查。原来,有孝感市人大代表关注到朱鹮在大悟县的生存状况不佳,提出了相关保护建议。该院及时将人大代表建议转化为公益诉讼监督线索进行调查。
随后的日子里,我跟随检察官走访了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了解朱鹮的发现历史和现状,还多次深入朱鹮栖息地实地勘察。七月的田野,暑气蒸腾。我们沿着河流、稻田步行,检察官们细致地记录、拍照,不放过任何细节。在一处朱鹮栖息地附近,我看到清澈的河水下游,隐约有生活污水的痕迹,经与村里老伯聊天得知,还是有人不太了解朱鹮的珍贵,偶尔在附近使用农药。看着远处掠过水面的白色身影,我心里沉甸甸的。
![]()
2024年8月1日,一场关于朱鹮保护的公开听证会在检察院举行。我作为志愿者代表受邀参会。走进听证室,我看到市、县两级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听证员,人民监督员,还有县林业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人员,以及朱鹮栖息地的属地政府相关部门代表。现场讨论非常热烈,大家目标高度一致——如何更好地保护朱鹮。令我动容的是,没有推诿扯皮,大家都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案。最终,会议凝聚了四大共识:制定专项规划、健全保护机制与经费保障、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宣传引导。
县财政局代表说,将把朱鹮保护资金纳入下一年度预算。这让我看到了希望正在变为现实。
2024年10月底,我得知大悟县检察院向县林业局发出了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多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大悟县朱鹮保护工作实施方案》,还与河南省罗山县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朱鹮保护管理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邀请专家到大悟县讲授相关知识,提供GPS无线电跟踪观测技术,以便及时观测大悟县野外朱鹮分布及活动情况。
2024年12月,大悟县检察院依据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机制,主动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了工作情况,提出目前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朱鹮保护。在大悟县两会上,13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加强朱鹮保护的建议。
![]()
近日,我再次跟随检察官开展朱鹮保护“回头看”活动。重访昔日的栖息地,变化令人欣喜:河岸旁已悄然立起醒目的朱鹮保护宣传牌,芦苇与各类水生植物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勾勒出一片宁静而生动的绿意。听说,大悟县境内的朱鹮数量已由最初的40余只增加到了50余只,种群数量不断壮大。
作为志愿者,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大悟县检察院探索的“代表建议+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机制,像一座桥梁,巧妙地将人民呼声、法律刚性与行政效能连接起来。从调查取证到公开听证,从制发建议到“回头看”,也是检察机关对生态环境治理中“专业化监督+预防性保护+社会化治理”的一次积极探索。
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