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办红白事,比排场、讲面子,花钱又费心。现在有了‘红白理事会’帮忙,流程简化了,负担也轻了!”近日,荥阳市广武镇陈垌村村民提起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纷纷点赞。今年以来,该村以“红白理事会”为抓手,通过制度、宣传、服务三措并举,让陈规陋习“退了场”,文明新风“立了岗”。
制度先行,让移风易俗有“规矩”
陈垌村首先在“建章立制”上破题,将喜事新办、白事简办、厚养薄葬等要求,明确写入“红白理事会”自治章程,并制定详细工作细则,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同时,精选老党员、退休老干部加入理事会,凭借他们在村民中的威望和影响力,带头践行文明新风,引导村民主动摒弃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陋习。
宣传发力,让文明新风入“人心”
为让新风尚家喻户晓,村里多管齐下搞宣传:通过微信工作群推送政策、发放宣传页解读细则、村干部入户面对面宣讲,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明理念;还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开展主题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讲变化、树榜样,为移风易俗营造出“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服务兜底,让群众办事少“操心”
“红白理事会”不只是“管理者”,更是“服务员”。村里会提前摸排村民婚丧嫁娶情况,一旦发现可能出现的高价彩礼、大操大办苗头,立即上门预警、耐心劝导,及时化解问题;在祭祀节点,还会倡导鲜花祭扫、网络祭扫等低碳方式,让文明理念贯穿在每一个关键环节。
陈垌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红白理事会”作用,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引导村民从“要我改”变为“我要改”,让文明新风成为乡村振兴的“软实力”。(王世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