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仓都加满
今天有个事件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顶流财经大V“猫笔刀”的微信公众号被禁言14天。
一、禁言
现在你在微信搜索“猫笔刀”,是无法搜索到的,但如果是关注它的粉丝,还可以在关注列表看到。
禁言的原因,和他在11月3日发的一篇文章有关,目前已被删除。
出现的问题,倒不是妄议,而是引用的报告截图,和原始报告有出入,里面的内容可能被某些人PS过图片,发到网上,然后被他不加辨别发在文章里。
二、大V是高危地带
近年以来,可以看到很多大V因为一些言论,比如大蓝,户子,或被全网封杀,或禁言一些时间。
为什么大V成为高危地带呢?
这是因为,网络治理体系下,粉丝越多、风险越大,几乎是一个“反向定律”。
关键词:风险传播系数 = 影响力 × 传播速度。
在监管思维里,大 V 不是“个人发声者”,而是“舆论放大器”。
百万粉丝意味着:一个帖子可能在几分钟内触达百万级用户,能快速放大社会情绪;
尤其财经、宏观类大 V,容易引发“市场预期变化”或“群体性讨论”,在这个时候你不是普通用户,而是被纳入“重点内容提供者”。
这些大V的文章,经常文章要审核很久才能发出来,因为平台必须提前审查你的标题、内容、有没敏感词,发完之后还要检查评论区有无不和谐的内容。
一旦是影响社会层面的敏感话题或负面内容、不实内容,触发“情绪扩散”、“群体性讨论”、“敏感议题蔓延”,就会被认为“放大舆情风险”,删帖、禁言或封号风险放大。
三、最容易被禁言的五大宏观经济内容类型
1. “唱衰论”——对整体经济进行悲观性、否定性叙述。
2.非议中央政策、央行决策、统计局数据等。
3. 涉及社会稳定、就业、生育、婚姻、收入分配、房价等舆情高敏话题。
4. 过度引用国外对中国经济的负面评价。
5. “灰色政策预测”或“内部判断”型言论。
四、结论
我的结论是,很多财经大V,并不具备和粉丝数量、影响力相匹配的风控能力,很多人起于草根,缺乏系统知识,并没有相应的政策敏感度和风险意识。
这和投资类似,许多人喜欢炫耀收益率和妖股,好像一年几倍很容易。
但是,防守远远比进攻重要,因为在市场,活下去、活得久才是最重要的。
无论前面赢再多,随着杠杆的放大和品种的集中,只要后面输一次,你可能就此告别市场。
前几天,有很多投资者哭诉在币圈爆仓,我就注意到一个新闻:
有一个人号称“100%胜率巨鲸”,在过去20天通过14次全胜操作,赚取1583万美元利润,成为市场焦点。
但就在最后一把失败了,割肉平仓全部利润回吐,还浮亏1886万美元。
前面赚再多也没有用,全身而退才是最困难的,这才是真实的市场。
所谓“过刚易折,过柔则靡”。
在生活、投资和工作中,既要有坚定的原则和目标,又要善于变通和机警。
越到顺境之时,越要意识到,可能已经是“高处不胜寒”,市场就要转势了,要保持敬畏,预防各种风险的发生,才能把事业做长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