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2286字 阅读6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一到秋冬,气温开始“坐过山车”,不少人鼻子不通、嗓子发干,感冒的人明显多了起来。但这波“感冒潮”背后,其实藏着更危险的对手:甲型流感。
根据国家流感中心最新监测,近期南方多个城市甲流病毒活跃度明显升高。医生特别提醒,老年人和儿童是甲流重症高发人群,一旦感染,可能不是“扛一扛就过去”的小病,而是住院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那甲流到底和普通感冒有啥不一样?家里有老人孩子又该怎么防?这篇文章一次讲清楚。
甲流不是普通感冒,别再混淆了
![]()
很多人一听“流感”,就以为是流鼻涕、打喷嚏的小毛病。可甲流跟普通感冒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事。
甲型流感是由流感A型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来势凶猛,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有些人发病当天体温就能飙到39℃以上,整个人被“放倒”。
相比之下,普通感冒多数是由鼻病毒等引起,症状轻,发热不明显,很少发展成重症。而甲流一旦感染,在儿童和老年人中更容易引发肺炎、中耳炎,甚至诱发基础病恶化。
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老年人感染甲流后不会出现明显发热,而是表现为走路不稳、精神差、饭量下降等非典型症状,容易被误判为普通疲劳或老年综合征,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为什么老人和孩子更容易“中招”?
甲流并不是“挑人传染”,但老人和孩子确实更容易中招,也更容易病情变重。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尤其是5岁以下的孩子,身体对病毒的应对能力有限,一旦感染,病毒复制速度快,容易出现高热惊厥、脱水甚至肺炎。而老年人免疫力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弱,很多人本身就有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病,甲流一感染,就像“火上浇油”。
更棘手的是,部分老年人对发热的反应不敏感,即使体内已经感染了病毒,体温可能也只是微微升高,容易被忽视。而他们本身的肺功能和心功能也不如年轻人,一旦病毒进入下呼吸道,病情可能会迅速恶化。
根据中华预防医学会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和5岁以下儿童是甲流相关重症和死亡率最高的两类人群。
流感疫苗到底要不要打?
![]()
每年秋冬这时候,流感疫苗接种门诊都会排起队。但也有不少人迟疑,觉得“打了也不一定管用”。
其实流感疫苗并不是防止你完全不感染,而是大大降低感染后的严重程度。就像下雨打伞不能保你一点不湿,但总比什么都不做强。
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将重症风险降低约一半,住院风险降低六成左右。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式之一。
![]()
目前我国使用的是三价或四价灭活疫苗,每年毒株会根据全球流行趋势更新。也就是说,去年打过的疫苗,今年还得重新打,不能图省事。
有些人担心副作用,其实流感疫苗属于安全性极高的疫苗,绝大多数人只会出现轻微红肿或低热,很快恢复。
除了疫苗,还有哪些防护细节不能忽视?
疫苗是第一道防线,但生活中的细节才决定了你是否真能挺过这个流感季。
![]()
勤洗手、戴口罩、减少聚集,是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防护措施。病毒可以通过飞沫、接触传播,电梯按钮、门把手,甚至玩具和手机屏幕上都可能藏着病毒。孩子摸完玩具不洗手就吃东西,老人逛完菜市场回家就喘气歇着,这些都是高风险动作。
家里要常通风,每天至少开窗通风两到三次,每次十五到三十分钟。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带孩子出去晒晒太阳,紫外线有助于杀菌,还能帮助合成维生素D。
饮食上,老人孩子都需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增强免疫力。豆制品、鸡蛋、鱼肉都可以适当增加。睡眠也很关键,孩子别写作业写太晚,老人也尽量规律作息,别熬夜看电视。
![]()
如果家里有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尤其是高热持续不退,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等等看”或随便吃点感冒药了事。甲流进展快,早发现早控制是关键。
如果确诊甲流,家里该怎么照顾?
一旦确诊甲流,除了遵医嘱服药,家庭护理同样重要。
患者最好单独居住一间房,尽量减少与其他家人的接触,生活用品单独使用。照顾者要戴好口罩,接触病人后及时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
高热时要注意补水,可以适当饮用温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帮助维持体液平衡。切忌让孩子狂喝饮料或者老人只喝稀饭,营养和电解质都得跟上。
用药方面,儿童不能随便使用成人退烧药,老年人也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尤其注意肝肾功能的影响。切忌擅自加量或混用药物。
观察病情变化非常关键。如果出现呼吸急促、脸色苍白或发青、意识模糊、持续高热不退,就要立即前往医院,不能再拖。
一人得病,全家防控
甲流的传染性极强,一个孩子带回家,全家可能接连“中招”。所以,一旦家里有人确诊,其他人也要加强防护。
![]()
不建议全家都吃药“预防”,但可以根据医生建议给予高风险人群适当的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家庭环境要加强清洁,每天对门把手、手机、遥控器、餐具等进行消毒。毛巾、牙刷、餐具都要分开使用。
老人和孩子的身体变化尤其要注意。哪怕是轻微的嗜睡、胃口变差、精神差,都可能是病情的早期信号。
![]()
甲流不是新病毒,但每年都换着“马甲”来袭。对于成年人来说,也许就是一场高烧几天的烦,但对于孩子和老年人,它可能是一次重病甚至危险的挑战。
我们无法阻止病毒传播,但可以通过疫苗、良好的习惯和及时的反应,最大程度地保护家人。别等发烧了才后悔,别等病重了才匆忙就医。
这个冬天,一顿热饭、一句提醒、一瓶洗手液,可能就是守护家人健康的关键。
参考资料:
国家流感中心. 《2025年第43周流感监测周报》
中华预防医学会. 《流感疫苗接种技术指南(2024年版)》
中国疾控中心. 《流感防控核心信息》2025年版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